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作者: 爱心树A | 来源:发表于2022-10-02 17:3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这是10月1日我在带领共读吧共读时一位伙伴提出的一个问题。

我们共读的书目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主题是“充分表达愤怒的方法”,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和主题感兴趣的话,不妨和我一起进行这一次的共读。

喜悦在共读时分享了她在国庆假期回家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情。她说,9月30号那天,她坐火车回家,下了火车之后,有一段路她经过了四次安全健康检查。当时的她双手拎着大包小包,步行走过这一段路已经是非常的辛苦疲惫,每次进行安全健康检查时,她需要放下大包小包,掏出手机,扫安全健康码给相关安检人员过目,还要回答安检人员的大声提问。她说当时的她很烦躁,不由得想要动怒。所以她在忍过了前三次的安检之后,对于第4次的安检,简直感觉忍无可忍。所以当安检人员问她从哪里来时,她忍不住对其吼叫着:“你不是可以从手机上看到吗?”

喜悦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也在讲述她心里的想法。她说:“看他们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生气,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被安排来做这项安检工作,有什么了不起的?却把我们当做罪人一样,一点都不尊重我们,对我们大喊大叫,呼来喝去……”

我问喜悦:“你当时拎着大包小包,是不是很辛苦?你是不是想要安检人员体谅到你的辛苦,给你一个关怀的眼神,然后温柔地对你说话,带着尊重和问候对你说话,甚至主动地来关照一下你,帮助一下你?”

喜悦想了想,说:“是的,我当时太累了,我只想回家,却被他们这么对待……”

我问喜悦:“如果你在当时停下来,不关心安检人员的态度如何如何,而是先让自己喘两口气,歇一歇,然后告诉自己我太累了,我需要先歇一歇,这时会怎么样呢?”

喜悦说:“我当时确实太累了,如果我能不管他们的态度,然后停下来,喘口气歇一歇,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我当时看到他们盛气凌人,大呼小叫,不尊重我的态度,我就动怒了。”

我问喜悦说:“如果你换个想法,想的是这些安检人员确实也是普通人,他们也许是为了生计,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来从事了这项繁杂辛苦的工作,他们需要站一天,需要不停地逐个核对信息,这项工作要求他们认真核对,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为了这项工作,他们在假期值班,没有办法陪伴家人,也没有办法回老家去看望父母,他们比我更辛苦。从这个角度来想时,你的感觉怎样呢?”

喜悦想了想,回答:“嗯,我原来还真的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如果想到这些,我的怒气也许会消掉很多。”

喜悦接着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容易动怒。遇到一点小事不对付,我就特别容易动怒。我想搞清楚,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是不是也像喜悦一样,经常容易动怒呢?你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动怒呢?

我们不妨从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找一找答案。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愤怒来自我们对他人持有的评判、标签、指责——认为他人“应该”怎么做、“活该”遭受什么等等”,“让我愤怒的并非他人的行为,而是我在头脑中对他人及其行为的看法和解读。”

他还说,导致我们愤怒的是那些指责的想法,它们切断了我们与需要的连结。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在喜悦分享的例子中,你有没有找到我们经常容易动怒的原因呢?

我注意到的是,喜悦在分享的过程中,大脑里的那些想法——“看他们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生气,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被安排来做这项安检工作,有什么了不起的?却把我们当做罪人一样,一点都不尊重我们,对我们大喊大叫,呼来喝去……”

你有没有注意到,正是这些想法,让喜悦陷在愤怒中不能自拔、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了呢。是的,正是那些想法牵引着喜悦陷在了愤怒中。

而当我提醒喜悦看向她那时的需要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太累了,需要停一停,歇一歇,喘口气,同时她需要得到安检人员的体谅和关切。当她将目光转向这里,并且在脑海中试着去停一停,歇一歇,喘口气,然后对自己说“我太累了,我需要歇一歇,我也希望得到安检人员的体谅和关切”时,她的怒气就消散了很多。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我引导喜悦再次进行一次想法转化,将脑海中那些有关“他们不应该盛气凌人、他们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一点都不懂得尊重人”等等的想法转向同理安检人员的辛苦和不容易时,她的怒气又消散了很多。

所以,你是否同意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关于愤怒来源的说法呢?愤怒来源于我们的想法,特别是那些评判、指责的想法,那些“应该……不应该……”的想法;让我愤怒的并非他人的行为,而是我在头脑中对他人及其行为的看法和解读。如果我们在无意识中让这些想法牵引和牵绊,我们就特别容易动怒。

而如果能在感觉愤怒时停一停,向内探索,去联结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主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的怒气就比较容易消散。

所以,当了解了“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要”时,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满足自己的需要呢?

你不妨再次回味一下喜悦的这个案例,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个自己容易动怒的案例,试试将注意力转向挖掘自己内在的需要,然后尝试用自我关怀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看看效果如何。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一切的信息,无论形式和内容如何,都是需要的表达。当我们全然地与自己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同在时,心中自然不会生出怒气。我们越是能聚焦于每个当下的需要,就越是能触及和体会这股生命能量。那么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挖掘自己的需要和满足自己的需要上。

所以,最后,我想邀请你来做一个试验,试试看如果将注意力放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上,我们的愤怒是不是就会减少了呢?如果您想要更幸福的生活,一定要做一做这个试验,然后留言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吧!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这是10月1日我在带领共读吧共读时一位伙伴提出的一个问题。 我们共读的书目是马歇尔.卢森堡...

  • 2019-07-01

    为什么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心烦无比?为什么这么容易动怒?为什么这么压抑?为什么呢?我是怎么了?怎么干什么也不在状态,...

  • 自信与动怒指数

    你是一个容易动怒,还是不容易动怒的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易动怒的好修养,其实包括了几个重要的人格特质,其最重...

  • 容易动怒的人,也容易示弱

    01 前天周四,带女儿去眼科复诊。 诊所是每周四才营业,所以人特别多,我们去到的时候,前...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镜子,请善用这面镜子

    文/矫情的亲爱的 我们总容易自责,为什么那么容易有负面情绪,动不动就郁闷,对自己和他人动怒? 我们也总容易为了让自...

  • 控制你的情绪

    中国有句话叫,酒品见人品。但我想说,愤怒的情绪也足以见人品。 动怒容易易平息之人,是为常人; 动怒容易难平息之人,...

  • 本了老师法语诗 2019.04.03

    人在无限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动怒,因为承载的太多不被人理解。 在看不到希望时也容易动怒,如何调节?就需要从本...

  • 修炼是时时刻刻的事

    感觉自己有时候会管控不住自己的脾气,容易动怒。每次动怒完又后悔 觉得为那么小的事生气不值得,事后分析动怒的前...

  • 关于容易动怒的反思

    最近我已经连续有好几次被外界的人或事所控制和激怒,突然变得异常烦躁,心底一股能量躁动不安地想要冲出来。平时一直挂在...

  • 烦啊啊啊啊啊啊

    烦哪!烦呐!我想去高处大声呼喊,烦哪!为什么最近容易动怒,暴动,烦得我不知所措,可能是天太热了,可能是打王者莫名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动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zj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