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晋中:“儒商世家”-常家庄园(4)》
本文是《晋中:常家庄园》系列日志的最后一篇,介绍位于庄园主路中央的“奉旨承恩坊”,坊之东的“谦和堂(大夫第)”(彩绘馆);“雍和堂”(砖雕、木雕、石雕展馆);“节和堂”、“人和堂”(华夏文明看山西展览)和“慎和堂”等建筑。
下图、常家庄园护城河、南门(堡门)
下图、这是位于常家庄园主路中部的“奉旨承恩坊”,此为东面,檐下竖向匾额:奉旨。
梁枋中间石刻坊额:繼序紹述,
梁枋下石刻文字:左起:大清嘉慶元年奉旨特贈常公萬達※從二品武功將軍
中间楹柱联:田疇連阡陌不及經典充篋笥 邸肆跨坊曲何如義方遺子孫
左侧坊额:安且吉兮 右侧坊额:大有慶也
下图、这是牌坊的西面(背面),檐下竖额:承恩
梁枋中间石刻匾额:齐庄中正
中柱对联:圣人遗迹遗德和礼天之助乃顺也 贤者传世俭与廉人之助则信哉
左侧坊匾:锡兹祉福 右侧匾额:敬其所尊
下图、这是常家庄园中的“谦和堂”大门,门额:大夫第大清咸丰四年 十二世※※※※※朝议大夫※公立
门内匾额:谦受益 对联:沸耳煮茶傾心剝芋 當午讀史淩晨注經
下图、“谦和堂”简介
下图、进入“大夫第”迎面是復建庄园时新刻砖雕《鹤鹿同春》壁画
下图、大夫第前院的两厢均为开放,这是通往后院的二道垂花门。门额:淳厚
两侧花墙砖雕对联:音響通三籟 聲歌奏九成
下图、后院的主建筑,正房“谦和堂”。现辟为“清代汉纹锦彩画艺术室”。
对联:占得梁園為賦客 合成商嶺採芝僊
下图、“唐式五彩装彩画”
下图、“唐式碾玉装彩画”
下图、“唐式朱墨彩画”
下图、山西省晋中民居砖雕散件拾遗
下图、“雍和堂”大门,门内匾额:懷柔 楹柱对联:墨畫數※竹半床千古業 片石四時花香薰一架書
下图、“雍和堂”二道门和花墙。砖雕门额:格物 砖雕对联:志業常探韋編義 經濟實籍英雄姿
下图、此院内有“节和堂”、“人和堂”和“慎和堂”三组建筑。大门门额:“大夫第”,是清嘉庆年间,常怀珮被诰赠从四品朝议大夫,他的儿子秉州、秉祥、秉修、秉式、秉聪为父亲立的匾额。
楹柱对联:明月山房靜樹深時見鹿 香靄花間露溪午不聞鐘
下图、进入“大夫第”前院中央的景观石:华夏文明看山西
下图、景观石后面的附墙长廊,匾额:承啓第 楹柱对联:皓爾太素栖峙淵深 博覽典雅廼有祕書
附墙砖雕照壁对联:勤生品儉養德靜修身四時足用 嚴律已恕及人動建體一世可行
下图、“承啓第”的左侧是“人和堂”,为“慎和堂”的支堂。因时间关系,未进入。
楹柱对联:五際詩聽匡鼎說 八分碑看蔡邕書
下图、“承啓第”的右侧是“節和堂”,也是“慎和堂”的支堂。因时间关系,未进入。
楹柱对联:曠想已同鷗境界 遠逰方羨雁程途
下图、这是“慎和堂”的前院,中间为二道门和花墙,通往后院正房。
下图、后院正房匾额:樂天倫。 室内展览未拍摄。 廊柱对联:摹書最易須是古人名筆 定武最佳所貴世有蘭亭
下图、“大夫第”(慎和堂)之东,是常家庄园中“四园”之一的“静园”。此为“静园”大门。
廊柱对联:魚躍龍翔瀛海新波添夜雨 鸞栖鳳噦南山喬木長春陰
静园内的主要景点为“杏坛”、“照壁”和“流芳亭”。在本博客《榆次:常家庄园(1)》中已经介绍过了。
下图、这是在常家祠堂前向西拍摄的照片。右起:“景曐”亭、明清街、人和堂、节和堂(华夏文明看山西展览)
下图、景区导览图
下图、景区导览文字说明,我们的游览顺序,基本与导览图顺序相当。,但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展览没有拍摄,是本次常家庄园之行最大的遗憾。
关于晋中“常氏”
常氏的始祖,相传是黄帝的主要谋臣常先。晋中车辋常氏的原籍在太谷惠安村,“惠安”即明朝开国之勋臣、炎汉将军常惠死后奉安(安葬)之地,所以这支常姓奉常惠为祖。
在常家庄园的祠堂的正厅,供奉着的是常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位居正中最高处的是车辋常家始祖常仲林的牌位。据说他的原籍即太谷县惠安村,明朝弘治年间到车辋村为人放牧,后娶妻生子并在车辋村定居下来。经历了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如今已传至二十余代。据介绍:他的后人现在分布于全国近三十个省市,部分迁居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总人口大约近三千人。其它先祖则按左昭右穆依次排列,至第十一世为止。
在正厅两边的配厅,原本是预备正厅的牌位供满后续延的,由于民国以来的战乱,常氏商业的衰败使家丁外迁,所以一直闲置。现在陈列的是《常氏家乘》和制于民国十三年(1924)的常家谱系图;常氏职官图和士林图。
西配厅中陈列着常家谱系图。常家作为封建社会的旺族,为弘扬祖宗精神、联络宗族感情,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开始编撰第一部《族谱》。族谱由九世常万惠总纂并作序,确证了常仲林为车辋常氏家族的始祖。是年全族共有40余户、140余人。
距首次编制族谱60年后,至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家族人丁日兴,加之皇恩垒锡屡有功名,遂二次修《族谱》,由十二世常敏(南常)总纂并作序。
清同治五年(1866年),家业渐至丰隆,为使子孙恪守旧典爱亲敬长,再修《族谱》。由十一世长门常秉钺总纂,十二世常恪(南常)执笔,十三世常立爱、常立德、常立屏和常立方四人作序,历时六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常家两座祠堂相继修讫后,即距上次修谱30年后,第三次重修《族谱》。总纂为十二世常椿,十三世常立方编纂并作序,十三世常立屏,十五世常运元分纂和采访,十四世常望春、常第春、常赞春,常旭春、常培春、常麟图缮录。此次修谱对原《族谱》中缺失的内容如生卒年月日、功名官阶、坟茔葬地和生平事迹进行了补充。修谱历时半年,是年常氏家族共有87户、279人。
民国五年(1921年)【注:原文如此,但“民国五”年应为公元1916年,1921年是“民国10年”】,族人在举办隆重的祭祖仪式后,议定再重新编纂《族谱》,这是常氏家族20世纪唯一的一次修谱。总纂为十二世常立翰、常立纪、常立范、常灏春、十五世常运藻(南常)。分纂为常赞春、常麟隽、常彦春、常国启、十六世常旁基;常赞春作序、常乃德作跋(因写在文章、金石、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评价、鉴定之类)此次修谱历时三年,1924年成稿,正式定名《常氏家乘》。全书为线装,分六册。
东配厅:常氏以务农为本,靠经商起家,至第六、七世家道开始充裕,家业大兴则始于第八世常威。至九世万玘、万达,已侪身晋商望族行列。富裕后的常家恪守“学而优则贾”的祖训,更加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从八世起至十六世清朝灭亡,族中子弟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的达146人之多。因热心当地文化、赈灾等公益事业,朝庭授以官衔作为回报,八到十六世先后有132位族人获得从九品至从二品的各种官职,其中从二品武功将军有五位,分别为九世万达、十世怀玗、十一世秉文、十二世常懤、十三世立敬。本厅职官录中罗列的官衔多是由此而来。而常氏子弟则始终以儒商自居,并以此为荣,祠堂中高悬的匾额、楹联都是佐证。
祭奠:常氏家族族内祭奠活动很多。如春节、元宵、端阳、中秋、初二、清明、十月十五、十月初一、族中婚、丧、嫁、娶、生子等等但这些祭奠都不用献阁,只有家族的大祭,才会使用,大祭每三十年举行一次,一般是在清明节,不管族中子弟远在何处也必须返回。那时献阁内摆上长长的供桌,供菜是有名的八八席。即:八素拼、八荤拼、八果蔬、八面点、八热炒、八扣碗、八海珍、八全牲,实际上就是晋中式的满汉全席。
常家以儒商自居,礼仪自然要效彷古训,当活动之初先要洒扫亭,布置一新,将大鼎置于阁前,全体人员净面、整装。经主祭人公布开始,随扣即奏响古乐宣读祭文、颂词、然后论辈份,分门户,按年出有序排列,共向大殿中诸位先人行三跪九叩之礼。此后再轮流上香、烧祭。祭奠分两天,第一天为男丁,第二天为女丁,场面是一样隆重。据说自祠堂建成后,这种活动只进行过两次,一次为1893年,一次是1923年,此后因种种原因停止。(网络文魁)
【本文在引用时,对部分词语略加修改,特向原作者致谢。】
全文完
原题 (原创)晋中:常家庄园(5) 2016-11-26 08:32 发表
2018.12.31 阅读(156)| 评论(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