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在爱里变“强”,在关系里发现“自我”

在爱里变“强”,在关系里发现“自我”

作者: 我说了我的名字叫依莱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21:33 被阅读108次

    我们要建立自我,为自我而活。

    不为关系,也不为爱。

    那样,才美。

    花美 是因为自我绽放

    1、

    好朋友陷入了一份纠缠的爱情。

    一开始,两人处于热恋期,双方都享受着男欢女爱当中最原始的愉悦,只是随着时间的插入,男人似乎开始变了,不再有之前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好朋友的承诺也演变为张口就来的泡沫。

    她对对方态度的反转感到失落,对不明缘由的疏离而困惑。

    她不停追问原因,但却总是得不到相遇的答案;

    她想放手,但当看到男人对自己那副毫不在乎的冷漠,内心的不甘心又会再度燃烧;

    她想回归到原本的平静,但却抵挡不住对方继续在她的世界里来去自如,随起波澜;

    她想重新找回那个潇洒的自己,但面对被粉碎一地的自我,连捡起拼凑的勇气都没有。

    曾经那个外貌姣好、知书达理、谈吐优雅,众多男人眼里的女神,在遇上眼前这个风一样的男子时,却再也洒脱不起来了。

    此时的好朋友,和张爱玲一样,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可惜,这份尘埃里没有开出幸福之花,结出的只有满满伤痛的果。

    她问我:

    是不是自己最开始太骄傲,才使得对方在太多主动的用力中逐渐失去耐心而选择逃离?

    之后为了想要把变样的爱情修复成原有模样,如此卑微去爱是不是错了?

    2、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写过很多女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赵敏。

    她出场的时候女扮男装,英姿飒爽,能文能武,干净利落,可谓帅气洒脱。

    之后等遇上张无忌,两人之间产生了情愫后,她就变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疯女人”。

    因为张无忌虽也喜欢赵敏,但天生性格软弱,既缺乏令狐冲的洒落,又没有杨过的执着,浑身上下都被教义、传统礼节所束缚。

    所以,为了阻止张无忌和周芷若结婚,她在婚礼上抢亲,让其做个了断;为了营救落难的张无忌,她放下蒙古公主的身段,使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招数。

    与很多故事里两人一开始就携手同心,一起排除各种世俗阻碍的爱情不同,唯唯诺诺的张无忌非但给不了赵敏继续往前的承诺,还步步后退,不断挫伤赵敏的热烈。

    但她未有丝毫不动摇,而是一往无前,执着坦荡。 

    范瑶看赵敏在爱里四处碰壁,曾安慰她说: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结果赵敏的回答是:我偏要勉强。

    你看,她对爱情的疯狂,不仅仅是感性的冲动,也是理性之后的选择。

    有的人可能会说赵敏的做法太失体统,有损女性含蓄委婉的矜持身份;也有的人会觉得好端端的女子何苦作践自己,毕竟美丽花儿此人不采自有别人摘。

    但从赵敏身上,我没有看到卑微,没有看到作践,反而觉得可以冲破社会对女性的刻板人设,可以在关系里不计较回报,不受影响的持续付出,才算得上不委曲求全,才是真正的“遵循自我”。

    她秉持的正是“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现代爱情观。

    对方怎么想不重要,世俗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内心怎么想,我如何评定这份投入的价值。

    赵敏,拥有一个清晰稳固的自我。

    也正是这个自我,才能让她在关系里如此勇敢,让她爱的如此有力量。

    借用哲学家伏波娃的话说:

    赵敏是在用她的“强”,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

    3、

    赵敏虽然只是小说里的一个虚拟人物,但借用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她代表的是很多人内心的另一个“自我”,那个受制于社会规范不能表现出真性情的真实自我。

    而那些我们所羡慕的,能在爱里勇敢表达,敢爱敢恨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活出真实自我”,原因在于:自我分化程度高。

    什么是自我分化?

    这个概念是最早由心理学家Murray Bown提出来的,意思是:一种能够分辨和管理个人的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它有两个层面:

    一是在个体层面,能把情绪能和思维分开。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能够辨别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还拥有在特定时刻,选择自己是受理智支配还是情绪支配的能力。

    相反,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常常容易被情绪裹挟,更谈不上去是运用理性做选择,以及处理问题。

    比如:你问一个处于亲密关系当中的人,你们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可能会说:挺好的,ta对我很好,我们条件也相配。

    而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可能会说:我们性格很合适,但我在这段关系中不快乐,因为感觉不到心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能够清晰的区分出“我的感受”和“我的思考”。

    对自己好、条件般配、性格好这些都是基于客观事实评估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而开心与否则是对自己感受和情绪的判断。

    二是外部人际层面,在社会关系中关系个体独立性的完整程度。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既能保持个体的独立,又能与外部他人建立好的连接。

    他们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同时体验到“个体独立性”以及“与他人的亲密感”,也就是他们坚持的自我不会和周围格格不入,尊重别人的立场但也不会丢失自我。

    简言之,社会和他们是和谐一体的。

    而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由于没有坚定的“我”的概念,就很容易迷失在不同人的看法和立场中,经常陷入各种纠结和摇摆之中。

    比如:当你问要不要和某个人在一起?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可能会说:我觉得她对我挺好,或者我朋友和家人都很喜欢ta,我想我们应该在一起。

    而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可能会说:他善良、阳光,这些品质很吸引我,虽然我的父母觉得我们年龄不匹配,朋友不看好,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一起。

    一个人自我分化程度高,会拥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自我”概念。

    因此,可以从自我的情绪中独立出来,能从大众组成的人群中独立出来,去做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自主进行选择,不轻易就被别人的所想所做带偏,在不自觉中就把人生的主动权(不是控制权)交给别人。

    能用“强”去爱的人,本质是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

    他们的强,不在于不会受伤,没有情绪,也不是不怕在爱情里受挫,而是在于:

    他们不会受制于人群的社会约束就压抑自我不去追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和外界不一样;又因为他们忠于内心,所以他们的力量不会内耗,可以全然的投入到发现自我中去。

    当爱情来了,他们能全然去爱;当爱情走了,他们也能全身而退。

    每一次爱情,都是他们滋养自我的一次过程。

    他们的“强”,不是独自修炼,而是在爱里逐渐变“强”;

    他们的“自我”,不是一开始就清晰坚实,而是在关系中不断显现和稳固。

    4、

    所以,当我面对好朋友的问题:女人是不是在开始时不应该那么骄傲,在结束时不该丢失自我如此卑微。

    这些询问的背后,都隐含了一个假设:她的价值需要他人来判断和评价,她的行动受制于别人的反应而犹豫和易变。

    之前是她的前男友,现在是我。

    更确切说:无论是在关系之前还是关系之后,她都没有“自我”。

    我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很伤人。

    但你仔细想想,在长久以来的男权社会,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女人一直以来都是不被允许有自我的,或者说即便现在时代变化了,很多女人还是摆脱不了依赖男人来获取自我价值。

    当然,也包括我。

    比如:对大多数的女人而言,“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她们很难区分出自己是因为“爱”本身,还是“爱对方喜欢自己的感觉”而爱对方。

    如同男人会想要征服世界来证明自己一样,女人对自己的证明更多是建立追求自己的雄性数量上的。

    男人的追求,对女人的关注,就像是一张张积分卡,不断给一个女人的价值加码赋权。

    男人怎么想,女人也这么想,全社会主流价值观都这么想。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女人多么精雕细琢装扮自己,多么努力去变的更好,这种把价值感建立在外部基础上的体系,如同海市蜃楼,松散易塌。

    只要男人不再主动,自己失去了那份“被爱感觉”的权利以后,带给女人的将是一场精神世界的失重,一次生活的彻底坍塌。

    因为你的“自我”随对方而走,一去很难复返。

    所以,当一个男人从主动到不为所动,再到最后的彻底逃离,女人常常会陷入持续的自我否定中,追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该改变哪里才能让对方口中的不适合变得适合?

    于是,会后悔当初没有努力去爱,去付出,之后会去不顾底线的讨好对方,会在被拒绝后持续纠缠,放不下,也退不出。  

    最开始因为“被爱”而去爱,到结束因为“我执”而去爱。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因为“爱”而爱,没有固定的“自我”在支撑爱。

    5、

    那该怎么办?

    如何提升自我分化程度,找到稳清晰稳固的自我呢?

    山本耀司有一段名言: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背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和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是的,方法就是碰撞,主动碰撞。

    没有人,能够孤独圆满。

    只有在关系中,去与不同关系中的不同人发生“碰撞”,你的自我才会逐渐清晰出来,不断稳固起来。

    你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人可能是欲望的诱惑,什么人可能会成为适合的人;什么对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又是可以舍弃放下的。

    所以,我会鼓励那些包括好朋友在内的人,如果还爱对方,对关系里自己未曾尽力有所亏欠,就主动去投入,主动去付出,不用逼着自己放。

    因为当你在伤害位上待久了,自动就会放弃,了无遗憾的放下执念。

    因为被动等待被碰撞,从痛苦的碎片中拼凑出一个自我的时间,往往很长很长。

    如果遇到一个想要爱的人,无论自己之前是多么的冷傲高冷,从来都是等人追,那么也要尝试打破以往的被动模式,去主动爱。

    因为没有新的体验,新的尝试,你就无从发现更多面的自我。也许尝试完了,你会发现原来追人是件多么有掌控权的事情,给男人赋予价值的感觉,也是很酸爽啊。

    总之,只有碰撞过,受过伤,看见过自己的虚弱,又从虚弱中恢复,你才会变强,自我才能从丰富的经历中逐渐显现出来。

    只有被人追,追过人,你才能抛开这些形式上的局限,想追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去追,想被追的时候可以耐得住性子等人来撩,你对关系的处理也可以进退自如。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关系,但我们不能仅仅为某份关系而活;每个人都渴望爱,但我们也不能只为求爱而活。

    我们要建立自我,为自我而活,不为关系,也不为爱。

    到那时候,过往已不重要,它们会融为你自我里的一抹打底,而人们也只会记住遗失的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4a20fefc286: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傻傻的爱。
      • 34a20fefc286:恋爱不就是用来共同进步的嘛。
      • 34a20fefc286:我觉得恋爱,是要从中索取什么的。虽然这样可能有点物化。但如果给不了什么美好的东西,那不是浪费生命吗?要不给我一些以前所没有见到过的东西,没有的宠爱。要不陪我相守一生。不然凭什么让我在这里跟你浪费生命?你不值得我留下我便走。如果不能得到一些东西,那不就是在浪费生命吗?没错,爱了就是爱了。但是如果对方不爱我,那我便觉得不值得付出。

      本文标题:在爱里变“强”,在关系里发现“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b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