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金钱和时间”的羁绊
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现代社会里人群的精神疾病,也是有史以来最普遍、最可怕的。
金钱和时间,是拘役现代人的两大因素。人们很容易注意到被金钱奴役的拜金者,却很少意识到一个量化的时间也会使人丧失自由。
欢乐与欢乐不同,痛苦与痛苦不同,其间的区别远远超过欢乐与痛苦的不同。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
逝去的感情事件,无论痛苦还是欢乐,无论它们一度如何使我们激动不宁,隔开久远的时间再看,都是美丽的。我们还会发现,痛苦和欢乐的差别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大。欢乐的回忆夹着忧伤,痛苦的追念掺着甜蜜,两者又都同样令人惆怅。
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这种人尽管敏感,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他眼里,现实生活中的祸福得失已经降为次要的东西,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了补偿。
一、“情绪衰竭”泛滥
很多来访者对待生活,有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错过一个”的心态。
上班,一定要把工作全部做完,不被允许拖延摆烂;
下班,一定要把日程安排得很满,不被允许无所事事;
连看个电影,都要找一部有成长价值、收获满满的。
生活节奏快得跟上了发条一样,停不下来。
为什么停不下来?
因为之前一直没停过。
这是人的压力来源,也是情绪衰竭的主要诱因。
就像一个拧紧螺丝的机器,不停就要垮了,停下生活就停摆了,这些身心俱疲的人选择让自己垮掉。
人在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掌控一切的冲动。
就像打拼多年、身体零件几乎散架、好不容易终于财务自由的人,完全可以养花遛狗钓鱼。可是看到有新项目,还是要先抢到手。
这种逼死自己的劲头,弗洛伊德将之称为“强迫性重复”。
放纵自己不停做某件事,能保护我们从心理上远离无力感,产生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中”的错觉。
所以,即使处在超负荷的工作强度里,人也会时刻处于战斗状态里,强迫自己继续忙下去。
而这,就离情绪衰竭不远了。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代人有一个悖论:
休闲娱乐方式多的不得了,但比没休息更累。
不信,刷上几小时抖音快手试试?
除此之外还有:机械地吃零食,拼命地玩消消乐,开两倍速看电影解说停不下来……
如果你问自己:这些事有意义吗?
多半会回答:没有。
但人啊。
“明明想努力拥有更多金钱和自由,但为了填补空虚感,总在做无意义的事”,心理学家朱迪斯·莱特称之为“软瘾”。
顾名思义,就是软性上瘾,在“愉悦”中废掉。
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这本书中,揭穿了软瘾制造者的真面目:一群人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毁掉另一群人的自律。
想让人对发动态上瘾?开发“点赞”功能,没有人能发完就走,不在乎自己得到多少点赞。
想让人对打游戏上瘾,不断开发新皮肤、新人物、组织公会……就算玩腻了,也能拽着你继续呆在这个坑里。
设悬念、抛包袱、新功能、强诱导……软瘾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对大脑的诱惑。
另一个原因,也是导致软瘾的根源:内心深处的贫瘠。
在压力的折腾之下没了念想,刚长出一点干劲就被收割。
用熬夜来弥补被剥夺的自我,却只留下无数个行尸走肉般毫无活力的早上……
二、手机成为排遣无聊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般来说,有三种无聊,都与难以集中精神注意力有关。
一是被阻止去做想做的事情;
二是不得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三是没有明确原因,只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不想去做。
一种或不止一种的无聊会让人觉得空虚、抑郁、百无聊赖。无聊不仅是一种此时此刻的心情,而且还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看法和生存环境的感受。无聊使人感觉到沉闷、压抑、无可作为、没有出路或希望,因而也焦虑、冷漠、忧虑、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人们经常把无聊与太多的闲暇、无所事事、缺乏审美兴趣联系在一起,但是,工作和做事并不一定就是解除无聊的良药。
许多的工作对人有异化作用,人变成了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工具。这样的工作机械乏味、没有意义,更让人觉得无聊。
大多数人会觉得无聊是件挺难受的事情,因此会想方设法寻找排遣。手机的功能越多,就越是能成为许多人排遣无聊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等车、等飞机、等排队而无所事事的时候可以用手机;上班族在办公室、车间或工地上得闲空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机。
有时候用手机是做非做不可的事,但大多数用手机却是做可做可不做的琐屑之事,纯粹是在用无聊的方式排遣无聊,或打发无聊的时光。
人们经常用责备的眼光来看待那些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琐屑小事上的人,将之斥责为“无聊”,而看不到“无聊行为”的社会心理功能。
在斥责者看来,做“无聊”的事,是因为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什么值得花费时间精力什么不值得。
其实,对什么重要,什么有意义或值得去做,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境遇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你觉得什么事情“无聊”,你自己不做就可以了,不必以此勉强别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分辨无聊的和有意义事情的区别。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麻将赌博、打游戏机、流言八卦,上网闲聊这一类的无聊事情上。我们也可以教育子女,要求他们不要去做这些无聊的事情,因为他们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对之负有教育义务的子女。
而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用无聊来排遣无聊,因而不断持续无聊的不幸例证吧。
三、幸福与金钱的关系
贫穷的确会降低人的幸福水平,但是一旦你拥有了一定的收入后,幸福水平的高低也就与金钱不再紧密关联了。
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1、“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条规律,意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你拿起第一个馒头吃在嘴里时,你会感觉它就是这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是,等你吃到第5个馒头的时候,你不但不会觉得好吃,可能还会觉得痛苦,因为你的胃已经很撑了。
所以,虽然是一模一样的馒头,但随着吃得越来越多,它们带给你的效用和满足感却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和效用最大,然后依次递减。
事实上,这条经济学定律也完全适用于“幸福与金钱的关系”。
随着你物质水平的提高,你会发现物质产生幸福感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想要拥有与以前同样水平的幸福感,就得赚比以前多很多的钱。
比如:很多年前,几十元的肯德基对你来说就是绝对的人间美味,吃一次就能带来十足的幸福感。现在呢,接近几千元的餐,也很难达到当年那种幸福的感觉。
人们对财富是越来越贪婪的。也就是说,不是增加一块钱的收入,就会增加一块钱的幸福感。
而是财富必须成倍成倍的增加,才能产生与以往时期相同的幸福感。
2、幸福是靠“比较”得来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比较”的概念,意思是人们在建立自我概念时,常会通过“社会比较”的方法。
所以,“幸福感”常常并非来自我们真实的感受,相反,它是通过与我们周围“比照群体”的比较而获得的。
比如:当“比照群体”里有人买了更大的房子,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用了;当“比照群体”中有人在春节去海边玩了一圈,你就立刻感到自己在家附近的短途游索然无味了。
所以,只有当你拥有比“比照群体”更多更好的时候,你才能够感觉到幸福。如果不如他们,你就会想尽办法去达到他们的水准,哪怕得到后觉得毫无幸福可言。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与我们收入相当的人赚多少钱比自己赚多少钱更能让我们产生幸福感。
赚多少钱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呢?
这,取决于你身边“比照群体”的赚钱水平和生活水准。
于是,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
既然所谓“比照群体”指的不是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的人,而是与我们生活水平相似的那群人。
那么,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就会不断提高比较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会将以前的“比照群体”更换成更有钱的一拨同事或朋友。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实际收入是提高了,可我们必须经过比较才能得来的幸福感却是离得更远了。
最终,你会发现如果你一味以追求财富为目的,就会引发财富带给你的愉悦和满足,远远低于预期;为了获得相同水平的愉悦和满足,你总在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并最终把金钱和收入当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让自己栖居在了桥上。
你会成为一台为了赚取更多钱的“永动机”,而你的内心则会永远的处于一种难言的焦虑与骚动中。
结果,花的钱越来越多,获得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你离自己想要的人生也越来越远了。
与其将自己的生活目标设定为追求更多财富,不如想想如何在有限的金钱里获得更多幸福,以及如何通过其他精神途径去获得更高价值的幸福与满足,比如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工作和职业等。
想要幸福绝不容易,但也依然有路可循。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幸福的定义,了解了幸福的规律,并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来获得真正的幸福。
四、“任务心态”不胜其弊
许多人总会有这么一种思维模式:容易把许多事情,都当成一种任务。
他们会有一个默认的生活模式,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在公司做些什么,然后下班,到家,陪一下家人,自己看会剧、打会游戏,可能再看会书,睡觉,迎来新的一天 。
而一旦需要打破这种日常的状态,比如,突然想学一门课程,往往就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给自己这么一个心理暗示:这是一项新的任务,我不能用日常生活的状态去处理,我需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去行动。
这就会导向拖延。往往你准备着准备着,几年时间就过去了,但你还没准备好,回过头一看,才发现好像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其实日常生活有那么忙,忙到没有办法去行动吗?好像也没有,每天依然还是有不少时间休息、追剧、刷手机 。 但就是从心里感到,这是一件非日常的任务,我得转变一下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去攻克它。
但究竟要做什么准备呢?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不知道。
第二种则好一些:做好准备了,也开始行动了,但往往会给它赋予很强的意义和仪式感,一门心思向着完成任务的方向冲刺。
比如,设定一个量化的目标,告诉自己,我必须在多少天之内,做出多少成果,才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
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天,进行跟踪打卡,要求每天都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事项,如果没有达到,就要复盘、反思,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了更好地达成任务,让自己进入战备状态,把日常生活中一些非必须的事情都给暂停,一切为这项任务开道……
这种情况呢,稍微好一点,至少有所行动,也有结果了。但同样很容易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在这个冲刺的过程中,你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你很容易只盯着最终的目标,你每天计算的都是“我有没有做完今天的目标”、“我离最终目标还有多远”等,你的所有快乐,都只有在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才能享受到。除此之外,你能感受到的大多只有压力。
因为你会很容易把达成每天的目标当成及格线。那么,当目标达成时,你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必须做到的;但当目标没有达成的,你会感到焦虑,因为你离最终目标的距离又被拉长了。
这一点,其实跟延迟满足是相似的。我们总是给未来过高的期待,甚至牺牲掉当下去追逐未来。但这种牺牲,真的值得吗?
第二,在这种漫长的期待和压力之下,你很容易半途而废。
最常见的情况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坚持的能力。一开始兴致勃勃,坚持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没做完,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告诉自己,反正也没办法完美了,进度赶不上了,算了吧。
想一想,有多少次你定下了计划,但因为没能达到心目中完美的标准,在中间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一旦这种情形出现太多次,就很容易给自己打上这样的标签: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一行、我太没有耐性了、我一点都不自律、我真是三分钟热度……
从而,你会更加倾向于用负面、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看待自己,更容易导向自我怀疑。下一次产生类似的热情和计划时,可能都会在心里犹豫一下:过去那么多次都失败了,还行吗?
但你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其实你也许未必是能力不行,而是做事情的方式不对。
我们把这种做事情的心态,称为任务心态。
很多时候,你未必是能力不行,也未必真的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只是任务心态在作祟,不断地向你施压,为你带来阻力而已。
我们知道,大脑是天生向往稳定的。它希望每天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预测的,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熟悉的,尽量避免陌生的挑战,因为那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当出现任何打破这种稳定的事物时,大脑就会倾向于把它跟日常的生活区分开,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例外,它并不是常态,我们的生活仍然是稳定的,我只是需要把这个不安定因素给解决掉,然后一切马上就会恢复原状。
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救火。我们热衷于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日常生活,把一切超脱于日常生活的事情,都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发出挑战的敌人。而把这个敌人歼灭、攻克,就是我们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么就是回避这些任务,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么就是进入战备状态,全力以赴,争取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去把它给干掉。
五、更新思维,优化心态
1、意愿的坚定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无论是学习一门技能,还是做出一个成果,你首先必须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想要改变现状才行。
这一点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足以劝退很多人了。很多人的真实感受其实是这样的:我对现状不够满意,但似乎好像也没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感觉可以试试看,如果太麻烦的话就算了吧……
因此,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感到坚持不下去,其实未必是你没有耐性,很可能是因为你缺乏足够的意愿而已。
2、重构因果线
这个世界永远是不确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概率的世界里,而不是一个稳定的世界。今天存在的规则,明天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以前奏效的行为,换了一个场景就未必依然有效;没有人能获得所有的信息,因此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行动想象成播种。播下一颗种子,悉心照料,等着它发芽生长。它一定能长出来吗?一定能有收获吗?不知道!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温度,环境,光照……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控制的。我们能够控制的,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去影响这些因素,干预这些变量,而不是完全控制这些变量。
因此,对于我们的一切行为,不妨把目光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上。去关注“我能做些什么”、“我能影响什么”,而不是“我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结果”。
传统的因果关系,可能是一条“行为——结果”的直线。我做了什么事情,就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没有达成这个结果,就一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但这只是一个理想情况,在这个极度复杂和多变的现实世界中,其实是不适用的。执着于这种思维,只会让我们被控制欲绑架,陷入疲惫之中。
更好的方式,是把因果关系想象成“行为——因素——可能性”的一棵树。我做了一个行为,它可能导致可能性一、可能性二、可能性三……而这些可能性,又会受到因素一、因素二、因素三……的影响。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控制这个行为,同时去干预这些因素,希望降低出错的概率,让事情尽可能向着我们希望发生的可能性去演变。
这才是更好的思维方式,也是更符合现实的方式。
3、及时的反馈
不提倡任务心态和延迟满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反馈的路径太长了”。
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彻底做完,才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回报和幸福感。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的。这就导致了,除非你的意愿足够强,强得可以令你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你是很难真正坚持下去的。
所以,更好的模式是从你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依靠这些反馈来支撑你不断前行。
当你去行动的时候,要关注行动本身,享受行动的过程,而不是只盯着行动能够带来的结果。
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件事情长期地持续做下来。
4、开放的心智
心智的开放性不是去排斥和拒绝意外,而是把意外视为一种活力,一种新鲜感,一种让自己探索到不同的机会。
我们的天性都会排斥意外,因为意外就意味着要去消化,去重建我们的框架,这是十分消耗资源的事情。但是,一味地固守我们的轨迹和框架,只会慢慢地让我们的心智世界变得越来越狭窄,成为一个小角落,无法真正地融合现实世界。
这时,适当地引入新的事物、新的变化,就是一个打破固有心智世界的契机。
因此,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都不要太追求完美和可控,而是留出一定的变化空间。让自己去接纳意外和未知。把外界的变化,变成为我所用的养料,充实自己的心智世界。
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弹性和灵活性,也更加具备生命力。
5、良好的习惯
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越严肃,你真正能够做成它的几率其实反而是不高的。
因为你很容易患得患失,很容易为了它而牺牲掉其他次要的事情,让它在你的心智中占据过高的比重,从而把遭遇到的一切失败、挫折、压力都无限放大。
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更好的做法,是把它简化成最简单的步骤,然后融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面,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代替掉自己的旧习惯。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一天天去践行它,让时间来酝酿、发酵。
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去严肃对待的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地持续下去。
改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产生质变。
6、出错不可怕
紧张、压力和焦虑,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过度的完美主义。不能接受自己出错,不能接受自己的理想形象被破坏,会更容易激活我们的自我监控机制,让我们时时刻刻处于高耗能的应激状态之中,反而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成长思维告诉我们,出错并不可怕,它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经验值又增长了,你又离更好的自己近了一步。
过度苛求自己做到完美,过度苛求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但非常不现实,也会让自己一直活在慢性压力之中。
只有当你能够放下这个执念,能够放下对一切事物的控制欲时,你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丁俊贵
2022年10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