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西游记》都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对这本神话题材的小说我也读了许多遍,平时放在床头,有空就翻上几页。愈读就愈觉得《西游记》真不愧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不仅有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反映。《西游记》用一种诙谐的方式笑看社会,在给人会心一笑之后,也让往往给人深刻的启迪。像许多妖怪都与天宫或佛界有联系,多么像现实社会许多黑恶势力其实都有保护伞,犯了罪之后总有神仙千方百计为其蔽护。今年暑假,我又一次阅读了这本名著时,忽然从脑海中跳出一个问题: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好像没有之前那么厉害了?为什么?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个狠角色,尤其是大闹天宫那段故事里,悟空闹冥府,偷蟠桃,盗仙丹,十万天兵都拿他不住,他的神通广大实在令人对他赞之,叹之,心向往之。但是悟空在保唐僧取经的路上,悟空却总是时时碰到困难,要请救兵,求神仙帮助才能战而胜之,与大闹天宫时一个人就无所不能相比,本领好像小了很多。对付青牛怪,要请老君;对付狮驼岭,要请如来;过火焰山,要请哪吒;连对付一个小孩子红孩儿,都要请观音帮忙…凡此种种,我们不禁要暗问,悟空大闹天宫时的神通都到哪里去了?
那么,是否真的取经之路上,悟空的神通变小了呢?答案是,非也。悟空大闹天宫时的本事依然还在,非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神通依然如故,还加上了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与大闹天宫时的单打独斗相比,取经路上的悟空还多了八戒和沙僧两个帮手。看到这里,大家就要问了:“既然如此,孙悟空为什么取经路上,动不动就要搬救兵,是妖怪比天上的天兵天将更厉害吗?"这好像也不是,因为神仙一到收伏这些妖怪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妖怪在神仙面前,好像也没多大能耐。
但如果我们凭这些就得出悟空没有之前厉害了,那我们可能还没有看明白《西游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洞见。如果我们把眼光格局放得稍大一些,就不难发现,并非悟空不厉害了,而是悟空的任务事业发生了改变;大闹天宫时,悟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事业奋斗目标,完全是凭着性子调皮胡闹,他闹天宫,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以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礼待。他闹天宫,绝对不是为了做成什么救国救民的事业,不是为了大义而奋斗;因为没什么远大奋斗目标,悟空在闹天宫时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他实际上是让“十万天兵"都拿他没办法。而取经路上的悟空就不同了,他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要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是为了普渡众生拯救黎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因为有明确的目标,十万八千里的迢迢取经路必须一步一步走,既不能偷机取巧,自己一个筋斗云飞到西天;也不能不顾唐僧和八戒沙僧,只要自己一个人过了关就行。取经路上,悟空是必须实实在在闯过一道道难关,战胜一次次挑战。所以悟空不能再通过逃避现实来绕过困难。
以我熟悉的教育来比喻:取经之前的悟空就如同学校里的一个顽皮学生,他抽烟喝酒,旷课上网,上课睡觉,软硬不吃…屡屡违反校纪,让老师家长头痛。这些学生因为对学习没目标,所以放纵无忌,完全没有挫败感,又加上家长社会对他们保护过度,所有不当行为都以"还是未成年人"为由一笔带过,好不自由。而一旦走上社会,要自己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肩上有了责任和追求,他就要像取经路上的悟空一样,为了成功而风餐露宿,遇到困难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再不能任性而为,他要被戴上金箍,受纪律约束;他要绞尽脑汁完成一个工作方案,要为拿下一个项目攻关到深夜,要为完成一项任务而千辛万苦地忙碌…两相比较,你不难发现,工作后的“悟空"不是本事变小了,而是他有了责任心,为了事业成功不得不艰苦奋斗。
悟空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成就事业面前,谁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伟大的事业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的,每一个人的成功都要吃许多苦,流许多汗,要克服许多困难,战胜许多磨难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