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办事回来,走进电梯时,发现里面已经站着一对父子。
儿子十一二岁左右,手里拿着一本书,腼腆羞涩的模样。父亲手里提着一箱牛奶,一袋水果,看上去很沉的样子。他脸色黝黑,透露着一种饱经风吹雨打的艰辛。
见我走进去,父子俩同时往后退了退,靠边站着看着我。我一边按自家楼层,一边微笑着问他们要去多少楼。
孩子看看我,又把目光移开了。父亲紧张地说:“三楼,去三楼!”
门才缓缓关上,就听到那个父亲说:“让你按让你按,你听不懂话啊?”
我吃惊地侧头看着孩子,他紧张地看看父亲,又看看我,然后紧张地辩解说:“我又不知道在哪一层!”
“我不是早就跟你说了是三楼,说话的时候不认真听,耳朵干什么去了?”父亲接着说。
那个孩子低着头没有再说话,父亲又接着说:“一个人太笨了,那也是没有办法。你怎么就那样笨呢?……”
我赶紧说:“没事,不就是按一个电梯嘛,谁按还不是一样的!”
他看着我说:“娃儿太笨了,没办法!”
电梯在三楼停下,我按着按钮让他们父子安全走出电梯。看着慢慢消失在我眼前的父子,我的心莫名的心疼,满脑子都是那个低着头又气又恼的孩子画面。
从走进电梯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发现那个孩子什么地方笨,相反,从他闪动的眼珠,我知道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父亲为什么要那样不停地责备他,贬低他呢?仅仅因为他没有按电梯的楼层?
从父亲手里的牛奶和水果,我的猜测他们父子应该是乡下人,今天是来拜访城里的某个亲戚。
至于孩子手里为什么拿着一本书?一本课本之内的书?(不是课外读物)看他的年纪,应该是读初中的样子,他是来请亲戚补课,还是假期来亲戚家过玩?
突然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一到放假就会去城里的姨妈家里玩,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跟这个孩子一样困窘和委屈?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变得温顺了),对我们三个孩子总是喜欢支配和责备。
有一次,我因为贪玩没有把牛看好,不仅被爸爸批评打骂,他还跑去跟我的玩伴说,让她以后都不许跟我玩,不然把我带坏了。
有一次,我哥哥因为不想听爸爸的指挥,被爸爸一巴掌打出了鼻血。为此,我奶奶拖起一根锄头棒子就追着我老爸狠狠地打。
还有一次我哥哥因为想读书做作业,被老爸把他的书都扔掉了。
因为爸爸的不善解人意和蛮横无理,我曾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把妈妈吓坏了。
不过爸爸也不总是不讲理,他只是脾气急,控制不住自己。大多数时候爸爸都在外面跑江湖挣钱,家里都是妈妈陪伴着我们。
我妈妈特别好,对我们三姊妹疼爱有加,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她再苦再累,她都舍不得打骂我们,甚至是批评我们。我们家三个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跟我们有一个聪慧贤能的妈妈是离不开的。
看到这个孩子,我就想起了我童年的一切。在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也都不自信,对一切充满着彷徨的年龄里,爸爸妈妈的爱,理解和尊重是多么重要啊!
刚才那个孩子,被爸爸在外人面前损坏形象,他心里能不难过吗?他多么希望爸爸眼中的自己是棒棒的。连自己最信任,最依赖的父亲都这样看不起自己,那他还可以去哪里寻求自信呢?
我经常听到学生在我面前抱怨父母的不理解,不疼爱和不尊重。他们说他们的成长父母不仅缺席,还总是对他们充满着责备。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结构。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尤其是在因为疫情的影响下,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很艰难的情形下,在衣食住行都很难解决的情况下,尊重从哪里谈起?
现在的家庭教育很堪忧,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孩子。真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听到孩子们来自心底的声音:“爸爸妈妈请给我爱和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