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孔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其中也包含着孔子门人的一些言行事件。读《论语》会感觉到孔子为人、为师之伟大,其思想之广博,作为语录体形式的书籍,《论语》通过简单的话语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处事各方面的道理和准则。如“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虽短,却道出了“贤”“孝”“忠”“信”这四个为人的伦理道德标准。类似这样的语句在《论语》中俯拾即是,但是这样的话语读来简单,意义却深广,要实践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更难了。所以《论语》是一部言尽而意无穷的,需要我们反复体会参悟的书籍。
读《论语》最先感受到的是孔子对于礼教的维持,并且由此铺展开的关于“礼”的思想。可以说孔子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着他所坚持的“礼”而展开的,孔子面对礼乐崩坏的社会局面,立志要将整个社会拉回“正途”,从人本身的修养开始,到对待父母兄弟,再到社会处事,最后到为国家效力,这一切都是应当遵从“礼”的原则。如实行孝道需要做到“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君臣关系上,“君使臣以礼”;在“仁”和“礼”的关系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一生都在试图恢复周礼,想使社会处于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然而自己的理想却得不到实现,只能发出“觚不觚”的感慨。孔子的社会理想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理念在当时得不到重视,是由于变革动荡的社会,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需要,而当社会稳定时,孔子的思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思想,可见孔子的思想内涵丰富且意义深远。“礼”是孔子最主要的思想之一,然而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也在于此。周礼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具有严格的社会规范与等级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别、亲疏有别,这样的社会是孔子时代理想的、和谐的社会,却已经不适用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了。孔子思想的价值在于其对我们社会所提供的价值,所以我们对于这种失去的时代意义的思想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我们看待《论语》的态度。
《论语》中的语言时时刻刻透露“中庸”的思想。“中庸”是一种适合、恰当的姿态,所谓“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出现在先进篇第十一,即“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过也,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从这段话语可知孔子对“太过”和“不及”的态度是认为两者是一样的,都是不好的,应该要处于一个恰当、合适的状态。孔子也谈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所以应该做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还应该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面对朋友“朋友数,斯疏矣”。总之,要在与人交往之间把握好距离,做事情的时候把握好“度”,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到现在也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指导,这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一样,我们做事也需要掌握“火候”。
读《论语》最喜欢的是孔子和其弟子的互动,整篇《论语》就像孔子和其弟子的生活,虽不展现他们生活的行为姿态,但是通过他们的对话也可以感受到处于师生之间的一种乐趣与和谐。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对其弟子的影响总是透过语言而来潜移默化,让弟子自己去参透。孔子的弟子有聪明好学的颜渊,有寡言谨慎的闵子骞,有能言善辩的宰我,有敏捷聪颖的子贡,还有性格耿直的子路等等,孔子对这些人绝不吝啬赞美,也不缺乏提点与批评,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颜渊早亡,孔子特别悲痛,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噫!天丧予!天丧予!”,这是孔子对弟子逝世,大道无人行的悲叹。当子路对孔子去见南子感到不悦时,“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对于弟子的不悦并没有不予理睬或者厉声呵斥,而是发誓不会做不正当的事情,这样的孔子看起来总是和蔼可亲的,和弟子相处是融洽自然的,在今天看来就是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这就为我们当今师生关系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示范,为师者不仅传授知识,还能身体力行地实践所教授的知识,还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融洽的关系,而为生者,也需要做到尊重老师,跟随老师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而这种关系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
《论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精神内容。除了上述“礼”的思想,“中庸”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中还包含着“仁”的思想,“义”的思想等等,如“仁以为己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语句短小精悍,有的可以直接作为名言警句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另外,《论语》很多内容已经演变成了成语的形态,也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如“哀而不伤”“饱食终日”“比而不周”等,这些历经千年流传的成语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论语》是一部内涵深厚的书,读一遍只能大概了解其中的思想,如果要参透领悟的话,还是需要反复咀嚼其中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