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作者: 云水一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21:27 被阅读0次

再次读钱子先生的《劝读论语及论语读法》,相较之前读时更懂其劝读《论语》的真情实意。先生在人生最困难处,仍是想方设法在港办学,希冀能为中国文化留下一湾清流,能中国文化的传播尽己微薄之力。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了障碍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罪魁祸首,纷纷被知识分子所遗弃,社会上鲜有人再为儒家文化发声。而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钱子仅用一年时间撰成《国史大纲》,希望中国人能再次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文化。因为他说:“战争是一个总体性的行动,除了物质力,还有文化力、道德力、民族力。”他是从中国的文化读出了中国必胜的原因。而他说的:“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有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则是对中国文化生起的温情与敬意,以文化人,才能使人心、社会秩序自洽。即使是我们现在走上了法治的道路,但亦需儒家文化的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钱穆先生著作

钱子在劝读论语中,提到读《论语》的方法问题,读《论语》需兼读注疏,考据、义理、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在读《论语》中也是需从此三方面用心用力。随后,又一一解释了从考据、义理、辞章三方面来择选相关章节来解读《论语》原文。钱子说:《论语》义理在分别处,亦在会通处。读一章有一章的义理解读和妙用。论语重在践履功夫,但实践必须要有理想,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立志。钱子一生多是在战乱中度过,而他在颠沛流离中仍不忘修德习礼,以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以实事求是之心来读《论语》。这从侧面也给我们展现了仁者“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坚定和达观。钱子说到自己作新解是“尊朱注而不专守朱注”,如有其他说法胜于朱注解,也会改而从之。新解仿求朱注简明,力求深入浅出,能给初学者一个进入论语世界的门径。

古人常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习经典的过程,也是变化自己身心、气质的过程。程子说:“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有读了论语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虽然我们才亲近经典,但经典并未远离我们的生活。朱子在求学于李延平老师处,老师让他寻孔颜乐处,把圣贤经典与生活中相互配合。钱子告诫读者,在读论语时要抓住“吃紧为人”。中国传统重在讲人,是在探寻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它的最终路径指向的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从伦理道德处找寻一套使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则和规律,他关注人,又将人的地位提到很高,甚至与天地的地位相媲美。在钱子谈到朱子注时,朱子曾告诉学生说:“集注添不得一个字,减不得一个字。集注每一个字都如在天平上称过的,孔子怎么说,我怎么注,不轻一点,也不重一点;不高些,不低些。”朱子的学问自信,从其集注中就可窥探一二。而如此之巨著,其用意精微之处,自然遽难通晓。想到老师教到,读论语抓住朱注和钱注比对起来读,不放过一字。再细品朱子对论语注解的评价,才知老师谆谆教诲我们读注不放过丝毫纤维处的良苦用心,读注解是在给自己解经打基础,基础好义理贯通才顺畅。

钱穆先生

从钱子做劝读论语一书,也可发现他不仅只是为劝学,更是为了中国文脉的延续而努力。我国古人一直有劝学的传统,如荀子的《劝学》篇,“学不可以已”;如韩愈的《师说》,希冀弟子能嘉行古道;又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勉励学者修习德行等等。劝学无非是包括为什么学、怎么样学、学什么等几个问题,从中也可看出师长对弟子学业的重视和劝勉。而学者之学,并非是为求取功名利禄等外在的物质,更多的是学习修齐治平的人生大道,是求止于至善的大人之学。而从这个层面再反观钱子在开篇提到的读书人负起的两大责任:自己读论语,劝人读论语,是为变化人心、变化气质而言,也是他在弘扬儒学、儒家士文化精神的坚定而为的。

相关文章

  • 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再次读钱子先生的《劝读论语及论语读法》,相较之前读时更懂其劝读《论语》的真情实意。先生在人生最困难处,仍是想方设法...

  • 论攀比的正确打开方式!

    晓晓读书笔记-儒学篇 2019-8-7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追求大...

  • 士志于道

    1、儒家思想于“人与”文艺复兴的区别:儒家思想是一种人文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儒家理解的以“人”为本,跟西方...

  • 士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立志求道,却以破衣粗食为耻,那就不值得和...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论语》里仁篇第9章里孔夫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一个士人,有志于道...

  • 士志于道

    农历二月,草长莺飞,柳醉春烟。一日上午,孔子高坐杏坛,坛下弟子围坐。以颜回,子路,子贡为首,子夏,子张,曾参诸弟子...

  • 士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论语】4.9

    【立德读书践行会】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

  • 读《论语》70 | 士大夫文化的的初级现象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 道上篇已经讲了。有志于道的哪些人又是怎样的...

  • 2016-3-27论语4.9学习心得(79)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仁道,却以穿的得不好、吃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士志于道,弘毅儒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vs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