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地方。作为首个经济特区,毫无疑问的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它的历史就是中国经济腾飞崛起的缩影。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时常能听到关于深圳的消息,一直对它充满期待。
但是回看自己的足迹,踏上这块土地却只有寥寥数次,而且都是擦肩路过而已。每每细想,唏嘘不已,如此地方竟然没有完整的交集。记得第一次来深圳,大概是2013年五一节,当时我从厦门去香港旅游,途径深圳,还在罗湖汽车站附近留宿过一个晚上。第一次擦肩就是这么短暂,现在我根本回想不起任何细节了。之后,在上海上班的时候有两次来深圳出差公干,时间也很短,简单路过,别无他念。
细细一数,除了2018年这次之外,之前我一共路过过深圳三次,基本上都应该说我不曾来过深圳,深圳之于我是陌生的地方。不过,从2018年11月份开始,深圳对于我不再是个陌生的地方,我特地为它赶来了。
大学毕业之后,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了5年多,做了很多事情,有了很多成长,取得了一些成绩。5年多时间,我虽然先后转转了三个地方,武汉、厦门还有上海,但前两个地方都只呆了不到一年,重点在上海。不同人生的阶段,我选择了不同的地方作为奋斗的根基。
在武汉毕业之后,当时因为校外学习课程没有结束的缘故,只得一边上班一边上课。课程一结束,很快我就决定离开武汉去厦门了。独自闯荡厦门,仅仅是因为厦门是当时心之所向,一个美好的城市,我需要给自己一次机会。回想起来,尽管当时有点儿幼稚冲动,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到厦门之后,顺利入职一家外企上班。厦门是一个相对安逸的地方,环境很美,气候适宜,工作节奏也不快。在这个地方呆久了令人心生不安,想要逃离。该奋斗的年纪,不该如此放纵。于是,下一个目的城市,我选择了大上海,很多同学在上海,毕竟大城市,没有太多思考判断,我直接就去了。上海的四年多时间是我高速成长的几年,工作步入正轨。从毕业没多久的小白,成长为一名老练的项目工程师,从一个焦虑迷茫的小青年,成长为方向明确敢于行动的中青年。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经历开店创业,从0到1筹办起一家门店,到现在还维持正常运营。说到这里,非常要感谢前领导为我特批的停薪留职三个月,让我中途有机会去做自己的事。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在2018年初,我不得不再次面临需要停职的问题。小孩大了需要到县城上学,需要我回家置业,这不再是两三个月的问题,是大半年。没办法,尽管我也舍不得,也被挽留,但是离职成了唯一的选择。所幸的是,事情处理得还算顺利,终于11月份我又重出江湖了。这次我选择了深圳。
经历前些年的历练和思考,我觉得自己到了逃脱舒适区的时候了。毕业后第一阶段的学习和被历练已经结束,到了自己驱动自己前行的时候。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为了生存被迫工作,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主动去争取。经过了第一阶段,现在的我不再对工作有挑剔,不再面对困难逃避退缩,不再仅仅追求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而是更多地要求系统层面的成效;更更重要的是不再焦虑,不再埋怨,为了事业的发展愿意拼尽全力。这样的转变应该可以算是自己走向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之举啦。
深圳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求变求新求发展的地方,改革开放的标杆,是不一样的天地。在这样的潜意识作用下,再次选择工作城市,我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深圳,这才是我的心之所向。10月底来的深圳,很快我就入职了奇信智能。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行业,一个同样发展空间巨大的岗位,是我毫不犹豫加入的原因,如果说此等良机再不能成事,我是不相信的。
来奇信入职前几天,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凑巧我去的是北大深圳医院,又凑巧在等报告的那段时间我去对面公园遛弯。我偶遇了莲花山公园山顶上的邓公,很是惊喜。邓公脚下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邓公那自信豪迈地身姿步伐,似乎冥冥之中预示着新改革开放的光明前景,还有我窃以为这次偶遇还预示着所选择的奇信智能一定会越来越好,光芒万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