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述教育随思录--秧苗系列(二)
我是在贴地爬行 不是在云端飞舞
如果教育能够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人才,那么,它也能够给最没有前景的地方带去希望。每年有数亿的家庭送他们的孩子上学,寄希望于教育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教育通过提供技能与知识提高生产力,很多家庭在教育中看到的是获得更好工作与更高收入的资格证书。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不只是考试与证书,教育还给了孩子们离开他们的出生地,摆脱原有的社会阶层的希望。
但是家长的希望有可能带来的是失望有可能是绝望。现有的学校教育可能会是僵化而官僚、保守而缺乏变通的,因拒绝想法而难以变革。教育变成了一个筛分儿童的过程,把哪些上大学、进入专门职业学的筛出来,剩下掉队的,最终智能退出这个从设计上就让他们很艰难的学校系统。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住址决定了命运:你来自哪里,你出身于什么家庭,将决定你能否上一所不错的学校,而这又将决定你生活的选择。这种状况带来了怎样的畸形的教育和择校现象不言而喻。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够在任何地方找到并培养人才呢?这样的教育又带给家长及教育从业者怎样的挫败感!
就是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下,希望与挫败的相互混合助燃了教育创新,世界范围内都充斥着各种教育创新项目、教育创新活动或运动,及教育创新组织,都在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改变现状。同时,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全球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学校教育将迈入一个面向未来的全兴时代。美国已于2006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是全球第一所将创新教育方法与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校。进10余年来,未来学校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以满足21世纪的学习者的需求而应运而生。21世纪的学习者称之为“I-Generation”,那么,我认为与之相应的未来学校也称其为“I-School”。我希望,我期待,并努力打造一所能保全还早的天性和内在生活活动的未来学校(I-School)。I-School强调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学校应该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是教师幸福的根源,他们都能够在学校里健康成长,共同创造博爱与自由的校园,爱生校园。I-School的核心教育理念是WE ARE LOVERS.(L=Liberty人文情怀; O=Optimization 最优化;V=Vocation 职业诊断与规划;E=Encouragement 积极心态;R=Responsibility责任与使命;S=Sports健康体魄)I-School的核心关键词更是围绕不同侧面反应出的“I”,I-11。这11个不同的“I”依次是:Innovation(教学创新); Intelligence(智慧校园); Information(信息数据); 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元素); Influence(影响示范); Internetwork(互联互通); Interest(培养兴趣); Integration(文化融合); Immersion(沉浸社区); Inherence(文艺天赋);Individualization(个性发展).
这是我所想打造的I-School的整体框架,具体的内容会便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详细解读,我是一个实践者,行动者,我始终在贴地爬行,并非在云端飞舞,因为,你越胆大,为你打开的门就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