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农村,发现村里边已经不让烧柴做饭,硬性要求村民用电器做饭,不知道这种行政命令式,强势行为是出自哪个部门的文件精神。中国北方秋冬季最容易遭遇冷热空气对峙的情形,不利于大气扩散,这个愿景可以理解,但是总不能让农民都用电做饭,这样恐怕有违初衷吧。
记得小时候,农村到做饭的时候,家家烟筒冒着青烟,左邻右舍都知道在做饭,家里有人。现在一冒烟,估计想到的是谁家失火了。那种柴火灶做的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食材所具有的美味。现在食材不行了,做饭的家伙什没火了,只能吃调料了。
尤其到了深秋以后,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左邻右舍开始做晚饭,那种炊烟袅袅的景色,已经找不到了,或许在哪个文学作品中才能感受到仅存的气息,这都成了所谓的艺术品,往后的孩子估计只能想想田园生活的风光。
有家人,一幅乡村画卷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不是都讲以人为本嘛,如果田园生活没有炊烟袅袅的气象,那不就是现在死气沉沉的农村嘛。尤其春节一到十五过后,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老人被接到城里生活都接走了,就剩下一些养老的老人还在农村。
没有人的农村,还能有未来吗,所以国家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恰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让农村成为宜居的地方,而不是有事才回去的临时客栈。
毛主席说过,“这个属于我们的,也属于你们的,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你们的”。这句话是说给年轻人的,也是期望年轻人能够深入社会生活,艰苦努力奋斗。
现在的农村,如果用炊烟袅袅来看人家,估计不现实。但是没有人间烟火,怎能留住人才,发展乡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呢。
从人间烟火,看农村新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人。
美丽乡村,人间烟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