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约于十二年前,我的三伯父因病辞世。他是我最敬重的的长辈。
三伯父生前并没有令人景仰的高尚品格,更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歌颂的丰功伟绩。甚至也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给在世的家人,以致在他离世后妻儿提起他时也略有怨言。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茫茫的人海及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他只是一个渺如烟尘的悲情的小人物。他的一生并不值得人去纪念,更不值得为之写什么传记。然而,他在我的生命中,确确实实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像。
我爷爷一共有11个儿女,而在他众多的儿女中,他最痛爱的就是他的三儿子——也就是我的三伯父。我爷爷文化不高,一生靠劳力和钻营谋生,拉扯大一帮的儿女。而这个三儿子也确实为他争了一口气。曾听爷爷说过,三伯父自小读书方面非常聪明。他读过大学(大概是成人函授大学吧),毕业后就在一家国营的企业担任要职(具体什么工作,已忘记了,反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岗位),使我不得不对三伯父肃然起敬。而这一点,也正是我爷爷引以为傲的事,常在人前有意无意的夸三伯父。
三伯父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有学问的人,什么“马列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科学”……这些莫名其妙的词汇会时不时从他嘴里蹦出来,让我们这些小孩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当看着他那认真的劲儿,我们也就只有莫拜的份了。三伯父说话很温柔,且文质彬彬,说话时不时会夹杂着一些诗词歌赋、之乎者也。我听着听着,觉得挺有趣的。有时也学着模仿他。后来看了鲁迅所写的《孔乙己》,很自然的我就把他与孔乙己的形象联想在一起了,不免觉得好笑。
我爸爸年轻时就带着一个弟弟(我的九叔)离开家乡一起南下去打工。每年的春节和清明都会回爷爷家。我们小孩子都不喜欢和大人们呆在一起。只要一到爷爷家就坐不住了,一脑子想着往外窜。而这个时候,三伯父总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为我们开方便之门。他会拉着我和弟弟的手,带我们出去逛。尽管这里只是一个边陲小镇,每年改变都并不明显。但三伯父总是能找到一些新鲜事讲给我们听。甚至有时高兴的话,还会慷慨解囊——给我们买一些好吃或好玩的东西。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信给自己的亲人。我思想了一阵,就决定我的处女作——第一封信,要写给我的三伯父。信中的具体内容已忘记了,大概是一些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并一些无关痛痒之类的话。我写这封,本来也只是为了向老师作个交代。过了约两个多星期后——我已几乎把此事忘了。哪知,竟收到了三伯父的回信——饱满的信封里藏着三张写满了字的信笺。我急切地打开信笺,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而且是读了起码三遍。在信中,三伯父先是一阵寒喧家常,然后就转入正题,劝勉我要多读书,多思考,要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云云。他还答应我下次见面时送我两套书——《三国演义》及《红楼梦》的连环画,并答应等我长大一点会把这两书的原著也送给我。他还在信中还讲解了为何要向我推荐读这两本书的原因。虽然对于那部分的内容,我只是懵懵懂懂地不太明白他所说的意思,但读着读着,心里却是美滋滋的。真想不到三伯父对于我当时这样一个黄口小儿的儿戏竟如此的认真,使我受宠若惊。我甚至把这封信夹在日记本中,一直珍藏到出来工作后。
到我将近升初中的时候,三伯父果然实践他的承诺,送了《三国演义》及《红楼梦》的原著给我。我当时非常感动。自此,我也就受三伯父的影响,很喜欢读书。而三伯也不时写信向我推荐一些的书。直到进入高中前,我们还是保留着用这种方式来沟通。在书信中,他很少谈自己的事,多是问我的学习情况或问我最近看些什么书之类的话。简单的几句,但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温情和暖意是非笔墨所能言喻的。但上高中后,我们的通信就渐渐地断了。
当我读高中的时候,渐渐地我发觉很少再听到爷爷在人前夸三伯父了。而三伯父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意气风发了。说来也怪,三伯在那国营单位工作已有十多年了,但都没有升过官。直到他离开那家国企前,他仍是担任着同一个职务。后来听人说,三伯那岗位原本确是一个重要的职位,但后来却慢慢变成了闲职,且因他人缘不太好,也就没有为他调到其他好的岗位上,所以干着也觉得没意思才离开了。
当离开原来单位后,三伯父一点也没有闲着。他到处奔走,游说他的兄弟们,合伙兴办一间生产塑料药瓶的工厂。想要藉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乘风下海,成就一番事业。经三伯的一番充满憧憬与激动人心的游说后,弟兄们都被感动,人人雄心壮志,似乎已看到了那美好的愿景已近在咫尺一样。
但经过大约一年多的努力后,那残酷的现实终于把叔辈们从天堂一样的幻象中拉回到地上,再次围坐在一起商量结业的事。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埋怨的声音,也有讥诮的言语。而三伯父坐在当中,却一言不发。后来那家塑料厂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就“胎死腹中”了。后来听爸爸说,那是因为当初决定太草率,而大家又对三伯父过于的倚重和信任。但所有技术以及人员方面的一些“硬伤”,三伯父都未能作出恰当的处理,而导致最后的失败。使得弟兄们觉得他有点言过其实,以致最后大家不欢而散。生意的失败,使得兄弟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疏离。三伯父在家中的地位也就开始慢慢被大家所轻视了。
可能是由于年纪已经大了,且经历过这次的失败后,三伯父似乎觉得他的人生已没有新的希望了。他开始变得消极起来,抱恨生不逢时,怨命运之不济。原来每天穿戴整洁的他,开始变得不修边幅。且开始有了酗酒的恶习。渐渐的,人们对三伯父也不再有以前的赏识了。特别是爷爷。在爷爷离世前,我亲耳听见到爷爷跟三伯父说:“不要再记住以前的“辉煌”了,你还是脚踏实地……”。
但三伯父最后还是没有从失意消极的困境中走出来,以至在他晚年的时候终日寄情于杜康。最后终以肝癌结束其悲情的下半生。
偶然翻看书架上的书,看到那两本已发黄的《三国演义》及《红楼梦》,我也禁不住伤感油然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