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一个好友聊天时,TA突然说到:你不开心啊?如果你要是不开心,还是要多找周围的人说说的好。TA接着说,像我就会找人说啊,这就是会与人交流和不会与人交流的区别。我于是就被TA划归为不会与人交流的类里。
虽然一时有点蒙。我怎么就会被TA看到不开心了呢?好在这次反应不至于太慢,反射弧也不至于太长,就顺着追问了一句,是怎样看出我的不开心。TA说,你开心那你在朋友圈每天发的那些内容看的我头都大。
我就想问问具体是哪句给TA感觉是头大。结果没说出来,可能还没具体总结出来吧,或者仅当时对某句话有头大的感觉,过后又忘了哪句话吧。
我只好告诉TA,我写的那些语言都有些各自的背景故事,当了解了这个背景故事就不会头大了。
我后来也想明白了,可能确实是我的某些符合心理规律的话,正好触动TA的心结,可能这心结多少让TA有些不开心。于是,习惯式的以己推人,推测到我不开心,无意识想返回来“拯救”我吧,就好像这样就把TA自己也拯救了一样,那么也就不管这到底符不符合我的事实情况了。要是真如此,倒也难为TA一片苦心了,可惜我不“领情”。
我们很多人都太容易只看自己一时的想法了,太容易投射到别人那里去,太容易以己推人,总认为自己以为别人是某个样子,别人就真是某个样子。
不那么固执的人还好,还总算愿意听得进去别人的解说。固执的人就让人很无语了。偏就我才不管你说出怎样的事实,我就偏偏没有逻辑,我就是认为你就是那样。就非要与TA自己的想象较劲。那这个时候,别人又怎样能告诉固执的人,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除了无语还能怎样。
事实上每个人的心结都不一样,千差万别。你有你的心结,他有他的心结,我也有我的心结,不过是人们的心结完全不一样而已。没观察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某句语言让你痛了,我却一点都不痛。触动了你的心结、让你痛的并不是我,而是一种固定的东西,当这个东西被任何人说到都会触痛你。包括你自己对自己说到同样的东西,都一定会痛。并不是说到这个东西的那些人要主动去伤害你,只是恰好触到这个扳机点了。矛盾摩擦就是当他无意识触痛你,你又条件反射似的触痛他。
另外,在他人看来非常平淡的事,在你可能就是最痛的结。这就形成了一种孤独,就是一种人人都曾面临的、他人无可感受的时刻,一类常规存在的状态。
这个时候,你最好好好地观察自己,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想当然地推测周围所有的东西全是这样的。那样的推测没有用处,于事无补,还可能对身心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