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带灯》——带一盏灯,孑孓独行

《带灯》——带一盏灯,孑孓独行

作者: 是三三阿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09:27 被阅读0次

不同于以前的乡土小说,贾平凹的《带灯》创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主人公,她以虔诚的姿态行走在落后的贫穷山村,以温暖无暇的心牵住了一整个樱镇。

贾平凹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将一本厚重的长篇故事分成无数个简短的小镜头,小标题并非生硬的总体概括,通常是内容里某一句话的摘录,反而勾起读者不停读下去的欲望,真正做到了手不释卷。而这其中更为巧妙的是,贾平凹将带灯的原型在生活中寄给他自己的信加工成写给元天亮——一个从来不曾出场亦未曾有所回复的从樱镇飞黄腾达的官员。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他渐渐被神化,尤其是在带灯的心里,他几乎成了她的信仰,全部的精神支柱,字里行间洋溢的是无法掩饰也无需掩饰的浓浓爱意。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亦是如此,无论是追星还是沉迷于动漫,都是内心倾向于创造一种完美的形象,以此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而在这个创造和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选择性地无视了原型存在的种种不足和缺点,逐渐完成了一种内心人格的完美外化。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此时的人物与其原型有多大的联系,还不如说,此人物之所以成为此人物,其实源于其创造者心灵深处的渴望,以此弥补潜藏的遗憾。

元天亮这个人物角色在支撑起带灯精神世界的同时,每隔几节就以小结形式出现的“给元天亮的信”亦以单元小结的形式为观众理清了思路,而这种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穿插第一人称自白的形式更便于我们了解主人公——带灯独行的她。

贾平凹说,这本长篇的源头其实是一个常常写信给他的乡村女干部,一开始他不以为意,却逐渐发现她的文笔很好,好到让他惊讶——山村里的村镇政府里竟然也有文笔如此优美之人吗?她有时寄特产给他,有时夹着一些政府的文件、工作报告,渐渐地,便有了他笔下的这本书。

正如贾平凹所言,他正是这一茬作家,只能扎根于乡村,从土地中汲取养分赖以生存,而带灯又给了他一个全新的独特视角,以一个清高但亲切、黑暗中带灯孑孓的女性形象去感受、去讲述当今社会下日新月异的乡村发展。我想,带灯也许亦是贾平凹内心里的一个人,贾平凹亦是一个带灯独行的人吧,一个在浊世求光明的孤独灵魂。

相关文章

  • 《带灯》——带一盏灯,孑孓独行

    不同于以前的乡土小说,贾平凹的《带灯》创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主人公,她以虔诚的姿态行走在落后的贫穷山村,以温暖无暇的...

  • 孑孓独行

    奔波不是为了有什么,而是为了体验过什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人生,是一塌糊涂的泥坳,脏了鞋,还走不顺畅。 吆喝就是为了能...

  • 《带灯》

    我实在忍不住了,管他呢,谁愿说啥就说啥吧。“神经病?!”我不知道一路上看见我的会有几个人这样想。也许,以后...

  • 灯带

    今天跑过去装灯带了,比预想中花时间! 下午3点半开始做事,擦干净,然后开始装,在插把灯带点亮,花了一些时间,然后再...

  • 带灯

    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我总会不等落尘读完。将自己手里的三本书换了闺蜜的三本书,《带灯》是其中一本,还是贾平凹给闺...

  • 灯带

    家里客厅五个环的灯坏了(看前文),只剩下两盏能正常运做,还不能转换亮度。 还好这某宝上买的灯还有三年的保修,过了一...

  • 致青春的你║灯

    小时候 长辈为我扎了一盏灯 提着它,脚下的路亮了 最喜欢 和伙伴攀比,谁的灯更美 上学后 师长为我开启了一盏灯 带...

  • 装修灯带用得好,新家颜值翻三倍

    天花板灯带运用 墙面灯带运用 地面灯带运用 柜体中灯带的运用

  • 夜话 | 我们不确定的是那些事是否发生过

    "微风吹过神秘的深树发出低语声,带我回家\ 讲述着希望的故事,希望有一盏灯" 回家,希望有一盏灯照亮你我回家的路。...

  • 雨幕

    初夏带雨水雾茫,晚风送月星河凉。 寒夜独行灯驳影,只叹天高路更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灯》——带一盏灯,孑孓独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hz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