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同频共振 一一缤纷童年班给家长的一封信
开学两个月了,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北师大庆阳附校。 有的孩子甚至说:“北师大为什么要有周末?太不合理了!我们周末也要上学!"
"一周上六天学多好呀!"
"为什么要放学,为什么要有寒假,寒假后我没学上了!"
孩子爱上学校的背后,是老师们辛苦的付出。老师们每天晚上都会备课,有时甚至会工作到十点、十一点。




而每个周末,老师们则说,周末只有一个任务:补觉!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老师们每月都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每周都会做精美的美篇报道;每周都会给家长写一封信;有的老师每天进行一至三个家长的访谈。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孩子的成长赢得好的氛围。

(二)老师的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爱的老师,有爱的家长,才能培育出有爱的孩子。
下面是一年级缤纷童年班的老师写给家长的信。她描述的缤纷童年教室,是北师大庆阳附校每一间教室的缩影。
亲爱的家长朋友:
周末好!
首先感谢您对孩子用心的培养,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可俗语说:“静待花开,需要一个过程,您准备好了吗?”
我们允许孩子犯错,也允许孩子去跑去跳,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不一样的人生。但从这两周阅读打卡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在我跟前朗读声音宏亮,悦耳动听,而在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面前,声音有点弱小,试问?这是为什么呢?
家长朋友们,知道吗?其实,他们是一个孩子,是一个两颗门牙都还没有长齐的孩子,所以,让他慢慢的长大,慢慢的优秀好吗?
家长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的孩子之所以在我的面前可以大胆地举手、大胆地朗读,流利地表达。那是因为,我看到他们其中有一个小小优点时,我会无尽的放大。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无尽乐趣。
到目前为止,可喜的是豆包们都喜欢呆在学校。曾记得,我在一次宣讲时说:“衡量一个学校,办的是否成功。早晨,只需站在学校门口,看看上学的孩子,观察他们背着书包,是否快乐”。


另外, 家长朋友们,关于昨天我在微信上发的试卷照片,你们可以找类似的卷子让豆包去做。当然,孩子做错题了,在你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你只需要看着孩子,让孩子把作业完成就行,和孩子快乐的度过一个周末吧!不要像网络上留言:“孩子做作业时是闹剧连连”。当然这是一个玩笑话,总而言之,希望,北师大附校的孩子不一样,更希望北师大附校的家庭教育不一样。
静待花开,我们一起来欣赏教育好吗?

家长朋友,下面我想分享两个故事。
这个周三的万圣节,是豆包和包办老师以及英语组的老师们共同度过的,看到英语组老师们的装扮,我们都惊叹英语组老师的创意和想象力。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班好多豆包获得了万圣节上的小物。




还有每天中午吃饭时,我们两个老师都是和豆包坐在一起。每次端着盘子,教室里都会上演一场“争抢老师”的戏。
豆包把手举得高高的:
“老师,坐我们桌!”
“不,轮到我们桌了!”
豆包们的语气总是充满了渴望。我们两个老师轮流“陪吃”,心里也总是甜甜的。
午饭时,孩子们喜欢进行这样的对话:
“谁喜欢**(鸡翅、青椒…)的举手!”
那天,喜欢唱歌的李雨嘉说:
“谁爱老师的举手!”
同一桌的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
“谁不爱老师的举手!”
小手们立刻缩了回去,饭桌上活跃着欢快的笑声。
两个月的时间,从一开始的一年级一班,到正式有了一个美好寓意名称的缤纷童年班,老师、家长、孩子互相之间都在磨合。老师们在努力经营、维护着缤纷童年班,用心灌溉着豆包们。而豆包们对班级的认同感,也渐渐从课堂秩序上反映出来。
近期的课堂,让人尤其难忘的是每天晨诵课。豆包们都能当小老师了,每个豆包脸上写满了自信。
日常的课堂上,比活跃的发言更不容易的是安静的思考。
这一周,老师们也经常夸奖孩子们:“你们好安静,真厉害!”
豆包们已经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几个情绪不太好控制的小豆包,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喊大叫。所有的小豆包,都以自己的节奏,努力开放着。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在竭尽全力。
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吧。
孩子要成长,老师要成长,家长也要成长。
也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只有在爱中才能培育。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金科玉律:孩子首先向家长学习,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
就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