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育是清代内丹家,号云阳道人。青年时期,即慕道求仙。后师从北宗张碧虚,习北宗秘传清静丹法,兼修 南宗功诀。通晓《参同》《悟真》之学,著有《周易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等书。
《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者,清代云阳道人朱元育著。朱元育,耋年慕道,最初拜北宗张碧虚师,指示玄关,而尚未窥其堂奥。从此足穷五岳,遍参诸方,鲜有豁其积疑者。最后入终南深处,幸遇灵宝老人,点开心易,表里动然,方知一粟可藏世界。《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两书向来埋藏九地,而今始升九天之上也;两书向来沉沦幽谷,而今始浴盐池之光也。阅《参同契阐幽》和《悟真篇阐幽》者,如贫子得宝藏,不胜庆快平生。
对于《参同契阐幽》,他写道:此书出自汉代,伯阳魏祖假卦爻法象以显性命根源。性乃万劫不坏之元神,命则虚无祖炁元始至精也。拈一即两,举两即三,会三即一 。故言神而精气在。精气非麄,言精气而神在,神非精也。言性而命存,命非滞于有。言命而性存,性非沦于无也。只此两字真诠,可分可合,可放可收。在羲易则以乾坤为众卦之父母,在老子则以道德为万象之总持。后来诸子百家横说竖说总不出这两字范围。顺而达之则曰天命之谓性,逆而还之则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堂堂大道,三教合辙,千圣同归。外此悉属旁蹊曲径矣。
对于《悟真篇》,认为宋紫阳真人天台张平叔所撰也。紫阳出海蟾刘祖派下,为南宗第一祖,悯世人不知金丹大道,堕落旁门,特作此书,令学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耳。此书源头出自《阴符》、《道德》两经,其作用则略仿《参同契》,大抵是恐泄天机不敢直说,故有药物、炉鼎、火候之法象,有乾坤、坎离、龙虎、铅汞之寓言。奈何言之愈谆,世人愈加茫昧。孰知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性命在先天本来一体,在后天必须全修。大约有为之功所以了命,无为之道所以了性,性命俱了,适还其具足之本来,有为即无为,后天即先天也,所谓无上至真之道也。
阐幽实际上是朱元育结合自己的练功实践对于两本经典的解释,因此更具有参考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