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一位未婚朋友,就简称w吧。w年龄比我小一岁,可想法和为人处世很成熟。年后w和异地的对象分手了,本来两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w是江苏人,之前在外省上班,后来w父母以独生女为由要求w必须回家来工作。因此,w回江苏工作了,也有和对象商量让她对象也来江苏,没谈成,两人慢慢的也就断了联系。
w对结婚对象的要求是,能够在南京市区买得起房和车的,其次人品过硬。后来呢看到南京房价这么高,所以要求就变成结婚前能够拿的出四十万,其次人好。对于人品肯定都有要求,因为w自己也是讲原则的人,之所以会把经济条件放首位,是因为一个人品过硬,目前却没有能力没有积蓄的人,如果陪他闯荡打拼完,那真的就黄脸了。女人陪男人闯荡是风险很大的事情,换我,也不愿意承担创业或者慢慢攒钱的风险和痛苦。如果把人品摆第一,等两人感情稳定,准备成家了,却被现实的房子和车子给难住了,那感情还要不要继续呢?这时候才更难受。条件和人品都是必备要求,只是有先后顺序之差。
再说说为什么是四十万呢,因为w已经靠自己买房花了三十几万,买车用车花了差不多十万,所以希望对方至少也能拿的出这么多钱。两人能力水平都不低,地位平等那么矛盾少,以后的生活品质也会好很多。
当然,不能两人一见面就表述自己对条件的需求。什么时候说最好呢。我觉得一是接触一段时间后聊到相关话题时可以表达出来。二是双方要确认关系时,比如牵手,或者表白后,可以说出来。如果做不到,或者对方没有明确的表达,那么就不要继续了。想起三毛和荷西的一段对话:
这一段对话挺有名的,很多人应该都看过。
【荷西】 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
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
这个故事几句话,却包含了太多信息。特别是我把我自己的际遇做了对比,有好些感慨。
1.我已经不想再去回想以前的点点滴滴,以前的事情简短总结为,女人还是尽量不要尝试因为爱情嫁给一个没钱人,除非你真的非常非常有信心他有能力和你一起过好日子。
2.三毛和荷西本来生活就不差,三毛一说有钱人的标准就是千万和百万的,按照那个年代来说万元户都是多了不起的人了,所以他们有资本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一般老百姓还是不要模仿。
3.不找有钱人是例外,一般情况下,还得是有钱人。如果没钱,要么有才,也就是潜力股;要么有真挚的爱,觉得幸福。两个人在一起总是有目的的,如果没所图,那么靠什么维系两人的感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