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熵回路转——《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熵回路转——《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作者: 元元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07:48 被阅读317次

    书的全名是《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140513这是一本什么书

    我想无论书的首页摘录的书评,从序到后记,甚至书的内容前三个部分, 都准确无误地告诉你,它是一本实用的书。我也是把它当一本实用的书来读的。

    但越读越觉得其实这也是本理论的书,读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我几乎确信无疑,它就是一本理论书,一本哲学理论书。作者的意图被隐藏,其实他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引起他最终的理论,他的宗教——上帝的恩典。

    在我看来,他最后这部分写的一点都不严谨,很混乱,难以自圆其说,所以看的时候,我觉得他没法说服我。但我觉得不是他的错,他以心理学家的身份,努力寻求解释人心理发生的问题,我很欣赏他的潜意识的力量,觉得他的潜意识对人的帮助比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心理疾病根源的说法要科学,接近事实。

    是的,有很多奇迹,最终让派克走向了宗教,他说有一种神奇的外在力量。他说:

    我们作为具有科学思维方式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呢?我们无法去精准地测量它,然而它就在那里。它是真实的。我们是否应该无视它的作用,只因为它不符合传统科学对于‘自然法则’的定义?这样的态度很明显是危险的。我认为,如果从理念层面就拒绝承认恩典的存在,我们就不可能彻底理解宇宙本身,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自身的本质。

    然后他觉得这股神奇的滋养心灵的力量来自于外在,这个外在指向哪里,只能是上帝,或者不叫上帝,但类似的“神”,这样一种外在的力量的存在,这种神性。在我看来跟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并没有区别。作者的思路似乎没有错,跟历代每一个最终求助于上帝的哲学家一样。

    让我没办法的是,我喜欢它,我喜欢这种最终指向上帝的理论其中的几个“命题”(我不觉得这个词特别合适,但找不到更好的),就是关于“熵”的,我一直为宇宙的熵增加原理所迷惑,这对于我的吸引太强烈,所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提到物种的进化是逆熵的过程,我就被吸引得走不动路了,进化如此,人类的心灵成熟也是如此,人的身体渐渐老去,但心灵却可以一直保持成长,甚至在身体状况极度恶化的情况下,这种生命的力量,心智的力量都是逆熵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知道生命的演化过程,是有科学依据的,但关于心灵呢,我们知之甚少。我时常想即使我们跟三体人一样,直接就能看见对方的思维,我们也看不懂对方的心灵,因为我们连自己的都不能确定地搞清楚。人类的心智,已经是奇迹,这个说法我认可。

    他还说心智的成长是克服懒惰,而懒惰就是原罪,就是我们心中熵的力量。我喜欢这个“命题”。

    本来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是因为他帮助我理解爱,帮助我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而达到心智成长的目的,当然同时也帮助我更加知道怎么爱宝贝,在这个方面,它真的还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它非常实用,前三部分,实用性非常强。

    因为这些,所以我很想把它推荐给我的亲朋好友,准备就它给我的这些帮助写一篇读后感的,但我读完了整本书,我更想写的却变成了:去关注他的理论,虽然他的前三部分已经足够吸引人,但最后一部分对我的吸引更强。我不知道以往的哲学家在表达自己的理论体系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借助着实用性的书来把自己的哲学观点传播。也许都是这样,哲学是一种最一般经验的理论,就是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必定是在人们需要的地方出现。所以,这是一本哲学书。

    140515对《少有人走的路》书名的思考

    不知道别人对这个书名的第一印象,但当时他确实差点吓退了我,群里的悦读活动选用了这本书,我没有参加,我可不想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我可不想走满是荆棘的路,所以我也没有打算读它。

    但还是不断从豆瓣看到它,它的副标题——心智成熟的旅程——吸引了正在寻求情绪管理的我,而且他的开篇:“人生苦海无边。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让终于肯面对现实的我想一探究竟,究竟怎样面对这无边的苦海。各方的评论更是吸引我,让我觉得我非读它不可。

    然而不论是多方的评论还是书的前三部分,都让我特别疑惑:为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按照派克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每个人都应该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实现心智的成长,那应该是所有人要走的路啊,为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

    等你看到第四部分,你就明白了,少有人走的路其实是指少有人主动接纳恩典!从这个意义上,我也没有因为他的这部著作而踏上“少有人走的路”。从这个意义上,他的这本书就是上帝的恩典,怪不得他在25周年版序言里写到菲利斯对他说“你知道,它可不是你写的书。”“仿佛冥冥之中,我得到过一种帮助,一种神秘莫测、犹如来自上帝的帮助。”“实际上,帮助,帮助,帮助——它是这本书最终的主题。”这篇放在附录里的序,读书的正文之前看时我完全没懂,当时甚至是疑惑这本心理学科学的书籍最后怎么会扯到上帝。

    其实一切的溯源就在此,作者为何取这样的书名,也泄露了他的真正用意,他想用他的心理医生的经验帮助人,但更希望大家接受他的哲学理念——接受上帝的恩典!接受来自上帝的帮助。

    我试图写一下我的一些联想,可能极其不正确,但这些联想却包围着我。从一定角度来说,他是继承着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从心理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但他又完全推翻了他。荣格已经很努力纠正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派克明显深受荣格影响,或者比荣格走的更远。

    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的四大部分:规矩、爱、成长与信仰、恩典中,派克最大的篇幅给了第二部分爱,其次是恩典。在爱中,有爱情的部分,但很少,我不觉得他说的是真实情况,也许失恋的人可以借此安抚自己,但热恋中的人必定不能认可,而且真正产生过甜美真爱的人也都不能认可,我不能很好的解释“爱情”,但我不认为坠入情网是一种退化,更不认为是与人的性的要求和什么臭屁原动力有关,我想每一个纯情少女的爱里都没有性的成分。

    我想说的是派克和弗洛伊德在这上面的截然不同,也许他想说的是爱情是那种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产生的结果,但其他都不是。力比多被他否定,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被他接受,最终导向神秘主义,上帝的恩典。

    弗洛伊德说“力比多”,说无意识是心理疾病的根源,而派克说潜意识就是上帝。他们对“俄瑞斯忒斯”的解释也完全不同。

    纷杂的想法太多,我的水平已经不足以理清头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熵回路转——《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n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