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1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1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09-19 12:40 被阅读0次

    第五节:六淫六气致病

    一、在泉之气时六淫至病的病机

    【原文】

    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1)?

    歧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2),则地气不明,平野昧(3),草乃早秀(4),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5)心痛支满,两胁里急(6)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7),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8),身体皆重(9)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10),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1)民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12),喘,不能久立(13),寒热(14),皮肤痛15),目瞑,齿痛,倬zhuō肿(16),恶寒发热如疟(17),少腹中痛(18)腹大(19),蛰虫不藏(20)。

    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21),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22)至阴之交(23)民病饮积(24),心痛(25),耳聋,浑浑焞焞(26),肿,喉痹(27),阴病血见(28)少腹痛肿,不得小便(29),病冲头痛(30),目似脱,项似拔(31),腰似折,髀不可以回(32)腘如结,瑞如别(33)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34),则焰明郊野,寒热更(35)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36),少阴同候(37)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38),则霧雾清(39)。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40),甚则嗌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41)。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42),则凝肃惨慄(43)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44),上冲心痛(15),血见(46),嗌痛,颔肿(47)。

    【详解】

    (1)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

    “天地之气”,此处是指司天在泉之气。“淫指过度或失常。“内淫而病”指司天在泉之气偏胜时,可以引起人体发生与司天在泉之气在性质上相似的各种疾病。由于司天在泉之气有风、热、火、湿、燥、寒之不同,所引起的人体疾病在性质上亦有风、热、火、湿、燥、寒之不同。司天在泉之气偏胜致病,一般称六淫或外六淫。人体在外感六淫而发生与外六淫在性质上相似的各种疾病,一般称六病或内六淫。本篇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论述人体在外感六淫后所发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质言之,也就是论述临床上各种疾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问题,属于“内六淫”的范围,所以原文谓“内淫而病”。其意即司天在泉之气偏胜时,人体亦可发生与其性质相似的风、热、火、湿、燥、寒诸病。因而也就可以根据司天在泉以及患者临床表现,按风、热、火、湿、燥、寒加以归类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里所谓的“天地之气”,包括甚广,不但应指司天在泉之气,而且也应包括胜复之气在内。原文在以下论述中基本上也正是按在泉司天胜复的顺序来分别论述的。张介宾注此云:“淫,邪胜也,不务其德,是谓之淫。内淫者,自外而入,气淫于内言在泉之变病也。”窃以为,张氏对“淫”及“内淫”的解释是恰当的,但把“气淫于内”的解释仅限于“在泉之变病”则过于局限,不符经文原意,值得商権。

    (2)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

    “岁厥阴在泉”,指厥阴风木在泉之年。厥阴在泉,一定是少阳司天。因此,凡属在年支上逢寅、逢申之年,均属于厥阴在泉之年。王冰注:“谓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壬申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属年份即属于阴在泉之年。“风淫所胜”、即风气偏胜,气侯偏温。按照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一年中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本句意即凡属厥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温,风气偏胜。

    (3)地气不明,平野昧

    “地气”即在泉之气,此处是指下半年。“不明”即昏暗。“平野”即平地,大地。“昧”不清楚,亦有昏暗之义。此句是承上句“岁厥阴在泉,风气偏胜”而言。意即厥阴在泉之年,由于风气偏胜,所以在该年下半年中、风比较多。由于多风,风大,尘土飞扬,天昏地暗,所以大地阴暗不明这是对阴在泉之年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象的描述。

    (4)草乃早秀

    “草”,指草木。“早秀”,即萌芽生长提前。“草乃早秀”,意即厥阴在泉之年,由于下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冬行春令,所以有些本来是春天才开始萌芽生长的植物,此时提前萌芽生长。这是对厥阴在泉之年物候变化的描述。

    (5)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

    “洒洒”形容畏风之辞。“振寒”因恶寒而战慄,即寒战之意。“善伸”此“伸”字,根据《灵枢经脉篇》有“洒洒振寒,善呻数欠”的记载,此“伸”字可能为“呻”字之误或假借字。“数欠”即多呵欠。根据《内经》有关论述,怕风恶寒属于皮毛病,皮毛为肺之所主。因此“洒洒振寒”应为肺病。多呵欠,善呻吟,肾在声为欠,所病为“呻”。因此,“善呻数欠”应为肾病。全句意即厥阴在泉之年,可能在临床上出现上述肺病、肾病的症状。厥阴在泉之年,风气偏胜,人体肝气亦相应偏胜,因而厥阴在泉之年应以肝病为主。为什么原文在此提出肺病、肾病的问题?窃以为,应从“五脏相关”来理解。因为肝肺的关系是相克的关系,从病可以及主,所以肝气有余时可以反肺金而发生肺的疾病。肝与肾的关系为相生的关系肝气偏胜时,子病可以及母,因而也可以发生肾的疾病。这就是说,在肝气偏盛的情况下,笔者不但要从肝病本身来考虑,而且还要从相生和相克两方面,也就是从患者全身可能出现的一些连锁反应来考虑。这是中医学五脏一体观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但是,历代注家对此句的注释,几乎无一例外把“洒洒振寒,善伸数欠”这些临床症状作为胃病来解释。根据是《灵枢·经脉篇》中有“胃足阳明之脉…是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的记载,认为《内经》既然把这种临床表现列在足阳明胃经的“是动病”中,因此它就应该属于胃的疾病。笔者的认识则不然。窃以为《灵枢经脉》中所列有关疾病,实际中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本经疾病,一种是受它经影响或影响它经的疾病。足阳明胃经“是动病”所列之“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明明是肾经病征,不应孤立地只看一脏、一经的病变而把它和它脏它经的病变割裂开来,造成强解或曲解,否则前述之五色、五味、五声等等均会失去其指导临床的意义,这样也就背离了《内经》的基本精神。

    (6)心痛支满,两胁里急

    “心痛”,即胃脘痛。“支满”,即胀满。“两胁里急”,即两胁肋部抽痛。“心痛支满”,属于脾胃病。“两胁里急”,属于肝胆病。此句意即厥阴在泉之年,人体肝气偏胜,乘犯脾胃,因而在临床上可以出现肝病或肝脾同病的表现。

    (7)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

    “鬲”,与“隔”字同义。“鬲咽不通”,即咽部隔塞不通。此处是形容患者不能饮食,食入则呕。“胃主纳”,因此,“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属于胃病。此句意即厥阴在泉之年,人体肝气偏胜,肝胜必然乘脾,因此容易出现上述胃病的表现。

    (8)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噫yī”即噫气。“后”即大便。“气”此处指矢气。“衰”此处指腹胀减轻或消失。全句意即上述腹胀噫气的症状,当大便通利或矢气之后,则减轻或消失。“腹胀善噫”;也属于脾胃病。此句与上句一样,意在说明厥阴在泉之年,人体肝气偏胜,肝胜乘脾,因而在临床上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9)身体皆重

    “重”,指身体沉重或痠困无力。身重多属于湿,而湿的产生又多与脾的作用失调有关,因此身重多属脾病。此句也与上句一样意即厥阴在泉之年,人体肝气偏胜,肝胜乘脾,因而在临床上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10)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

    “岁少阴在泉”,指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少阴在泉一定是阳明司天,因此凡属于在年支上逢卯、逢酉之年,均属少阴在泉之年王冰注:“谓乙卯、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述年份均属少阴在泉之年。“热淫所胜”,即气候偏热。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全句意即凡属厥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

    (11)焰浮川泽,阴处反明

    “焰”,指火焰。“川泽”,指河流或湖泊。“阴处”,指阴暗之处。“明”,指明亮,此处亦有火热之义。“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意即少阴君火在泉之年,气候偏热,即使在河流湖泊等有水的地方或阴暗偏凉之处也很炎热。这是对少阴君火在泉之年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象的描述。

    (12)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

    “腹中常鸣”,即腹中漉漉有声。“气上冲胸”,即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这种现象可以由于痰,也可以由于火。此处则是指火气偏胜言。所以张介宾注:“腹中常鸣者,火气奔动也。气上冲胸者,火性炎上也”全意即少阴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气候偏热,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上述火气偏胜的临床表现。

    (13)喘,不能久立

    “喘”,即气喘。“喘不能久立”,即气喘不能久立。肺司呼吸,咳喘属于肺病。本句意即少阴君火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火胜可以刑金,因此可以出现肺热咳喘。

    (14)寒热

    “寒热”,即发热恶寒。发热恶寒为病在肌表,由于肺主皮毛,因此发热恶寒与肺有关。此意即少阴君火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火胜可以刑金,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因肺失治节、肺气不宣而出现表症。

    (15)皮肤痛

    皮肤,属于肺之所主,因此“皮肤痛”与肺有关。少阴在泉之年,由于该年下半年气候偏热,火胜刑金之故,所以可以出现皮肤痛。以上气喘、寒热、皮肤痛等均属肺病,均与火胜刑金有关。因此张介宾注云:.“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者,火邪乘肺也。”

    (16)目瞑,齿痛,倬肿

    “目”,此处指眼花,视物不清。“[zhuo音桌),指眼眶下缘的骨。

    倬zhuo肿”,即眼下肿。目瞑、齿痛、颛肿等症状,通常属于火热症的表现。全句意即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热,因此人体容易出现上述热病症状。

    (17)恶寒发热如疟

    “恶寒发热”,即发冷发热或寒热往来。“疟,即疟疾。此句意即患者临床上出现发冷发热或往来寒热,与疟疾发作时相似。

    (18)少腹中痛

    “少腹”,即脐以下。“少腹中痛”,即脐以下腹部疼痛。脐以下属于下焦部位。

    少腹痛属于下焦病症。少腹痛可因热,也可因寒而致此处是指少腹热痛。张介宾注此云:“热在下焦,故少腹中痛。”张隐庵亦注云“热在下焦,则少腹中痛。”说明此处所指之少腹痛是热痛。此句意即少阴在泉之年,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因此该年下半年所出现之少腹痛,在辨证上要多考虑热痛。

    (19)腹大

    “腹大”,即腹部膨隆。由于腹大病人,其腹型多胀大如鼓,因此腹大又名鼓胀或臌胀。臌胀的发生,从病位来说主要在脾;从病性来说,寒和热均可引起。此处是指由于脾胃实热而引起者。张介宾注此云:“热在中焦,故腹大。”张隐庵注云:“热在中焦,则腹大也。”脾胃属于中焦,说明此处所指之腹大属于实热。此句意即少阴在泉之年,下半年火气偏胜,因此该年下半年所出现的腹大,在辨证上要多考虑实热的问题

    (20)蛰虫不藏

    “蛰虫”,指在每年冬季进行冬眠的小动物“蛰虫不藏”,意即少阴在泉之年,该年冬季应寒不寒,因此,往年冬季匿伏过冬的小动物也就照样活动,应藏不藏。

    (21)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

    “岁太阴在泉”,指太阴湿土在泉之年。太阴在泉,一定是太阳司天。因此凡属在年支上逢辰、逢戌之年,均属于太阴在泉之年。王注:“谓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丙戌、戊戌、庚戌、壬戌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述年份即属太阴在泉之年。“湿淫所胜”,即湿气偏胜,气候偏温。按照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此句意即太阴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潮湿,雨水偏多。“草乃早荣”,从文字上看是指草木萌芽生长较一般年份提早。如果从全段综合译释,则是说太阴在泉之年,气候潮湿,雨水偏多,草木生长较一般年份提早。不过,对此句理解,历代注家不尽相同。一种意见认为“草乃早荣”一句是衍文,如《新校正》注云:“详此四字疑衍。”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土生万物”,所以“草乃早荣”,如张介宾注:“土为草木之所资生,故草乃早荣。”高士宗注:“太阴土也,土生万物故草乃早荣”这两种意见窃以为都有一定道理。《新校正》疑为衍文是有根据的,从文字体例来说本节所述诸在泉之年,都是在说明何为在泉之气以后,接着指出何气偏胜。如:“岁阴在泉,风淫所胜”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 。惟有“岁太阴在泉”之后,加一句“草乃早荣”,然后才述“湿淫所胜”,显然与其它诸气在泉之体例不符,因此,怀疑其为它处文字误刊于此是有道理的。从内容上来看,“草乃早荣”与前述厥阴在泉所述之“草乃早秀”之义完全一样,而厥阴在泉之年与太阴在泉之年应该是有区别的。张介宾、张隐庵、高士宗等认为“草乃早荣”,是由于“土生万物”,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太阴在泉,意味着当年下半年湿而且热,亦即气温偏高,不下雪而下雨,在气温偏高,雨水偏多的情况下,草木提前生长也是可能的。由于如此,窃以为上述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鉴于文字简约,不易理解,故加以补充说明。

    (22)埃昏岩谷,黄反见黑

    “埃昏岩谷”,指自然界湿气偏胜,雨水偏多时,烟雾迷、天气阴暗的自然景象。“黄”,为土之色,代表湿。“黑”,为水之色,代表寒。“黄反见黑”,意即如果湿气过度偏胜,雨水过多,则气候又会由湿热变为寒冷。用五行概念来说,就是土气偏胜时,由于土可以克水,因此水可以被土所郁而出现上述应寒不寒,应雪反雨,“草乃早荣”的现象。但是由于郁发的原因,水被土郁,待时而发,因此水郁而发时,又可以出现寒气偏胜的气候变化。关于郁发的问题笔者在《六元正纪大论》中已作较详细的详解,读者可参看前章。

    (23)至阴之交

    “至阴”,即太阴。“至阴之交”,指三气四气之间,大约在每年夏至前后一段时间

    (24)民病饮积

    “饮”,即水饮。“积”,即潴留。“民病饮积,意即太阴在泉之年,该年下半年气候偏湿,人体亦相应容易发生脾病而致运化失调,因而在临床上容易表现为“水气”、“痰饮”等水饮潴留的疾病。

    (25)心痛

    “心痛”,此处指胃脘痛,属于脾胃病。太阴在泉之年,人体脾胃容易发生疾病,因而在临床上也容易出现“心痛”症状。

    (26)耳聋,浑浑焞焞

    “焞”(tun音吞),形容星光暗弱。“浑浑焞焞”,有不清楚、不明白、反应迟钝、神识昏昧之义。此处是用以形容耳聋不聪。

    (27)嗌肿,喉痹

    “嗌肿”,即咽部肿痛。“喉痹”,病名。《诸病源候论·喉痹候》谓“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指出喉痹的临床特点是咽喉肿痛阻塞不能进食。由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上耳前,过客主人…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所生病者……颈肿喉痹…”,所以耳聋,嗌肿,喉痹等病症多与脾胃有关。太阴在泉之年,人体容易发生脾胃病,因而在该年容易发生上述病症。

    (28)阴病血见

    “阴病”,即前后阴疾病。“血见”,即出血。“阴病血见”,即前后阴出血,例如尿血,便血,妇人崩漏等等。前后阴出血可以是肾病,例如张隐庵注此云:“自阴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湿下流,为肾藏受病。”也可以是脾病,例如高士宗注此云:“阴病见血,脾络虚也。”此句意即太阴在泉之年,人体不但容易发生病,由于脾不统血而发生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也可以由于土胜乘水的原因而发生肾病,肾不藏精而出现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

    (29)少腹痛肿,不得小便

    人体少腹部,由于足太阴脾的经脉“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的经脉“下膈,属胃,络脾,……下挟脐,入气街中,…下循腹里…”,足少阴肾的经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其上贯肝膈循行中亦过腹里。因此少腹痛肿与脾肾密切相关。太阴在泉之年,人体容易发生脾胃病,也容易发生肾病,因而也就容易出现上述“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的症状。对于此句,注家多从肾病来解释,窃以为除肾病以外,脾病也可以出现上述症状。

    (30)病冲头痛

    “冲”,指水气上冲。“病冲头痛”,是承上句而言,意即“少腹痛肿,不得小便”时,则可以因小便不通,水邪上冲而发生头痛。

    (31)目似脱,项似拔

    “目似脱”,即目肿胀疼痛如脱。“项似拔”,即项部疼痛如拔。这两句仍承上句“病冲头痛”而言,是形容患者头痛十分剧烈,除头痛外,双目也肿胀疼痛,项部也疼痛如拔。

    (32)腰似折,髀不可以回

    “腰似折”,即腰痛如折。“髀不可以回”,即大腿活动障碍,屈伸不能。这也是承上句“少腹痛肿,不得小便”而言,意即在“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因水邪上逆而发生头痛、目痛、项痛等症状,还可以同时出现腰痛,下肢活动障碍等症状。

    (33)如结,如别

    “胭”,指膝关节部。“结”,指活动障碍,不能屈伸“腨”,指小腿肚。别”指分离,此处指转筋疼痛欲裂。这仍是承上句“少腹肿痛,不得小便”而言。联系以上所述诸症,意即在“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出现头痛,目肿痛,项痛,腰痛,下肢活动障碍,屈伸不能,小腿肚转筋抽痛等症状。《灵枢经脉》把上述这些症状都列入足太阳膀胱经“是动病”中。原文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背,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抵腰中…入中…过髀枢下合中,以下贯端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如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结,踹如裂。”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足太阳膀胱经脉的循行部位有关,是膀胱疾病的临床表现。那么,太阴在泉之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膀胱经的症状呢?因为太阴在泉之年,湿气偏胜,人体脾气偏胜,乘肾制水的结果。这也正如张介宾注此所云:“按经脉篇为膀胱经病,此以土邪淫胜克水,而肾合三焦膀胱,俱为水藏,故病及焉。”

    (34)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

    “岁少阳在泉”,指少阳相火在泉之年。少阳在泉,一定是厥阴司天因此凡属在年支上逢巳、逢亥之年均属于少阳相火在泉之年。王冰注:“谓乙巳,丁巳,己巳,辛已,癸巳;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述年份即属于少阳在泉之年。“火淫所胜”,即火气偏胜,气候炎热。按照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此句意即凡属少阳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炎热,火气偏胜。

    (35)焰明郊野寒热更至

    “焰明”,即炎热。“郊野”,即荒郊野外。“焰明郊野”,意即少阳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炎热,荒郊野外毫无遮蔽,更是炎热如焚。“寒”,指气候冷。“热”,

    指气候炎热。“更至”,指寒和热交替而来。“寒热更至”,意即少阳在泉之年,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是由于胜复原因,有时在炎热气候之中又突然出现寒流,气温突然降低。寒流过后,气候很快又转炎热,炎热与寒冷常常交替出现。

    (36)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

    “注泄赤白”,指赤白痢疾。“溺赤”,即尿赤“血便”,即便血。这些症状一般均属火症、热症。此句意即少阳相火在泉之年,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发生上述火热病症。

    (37)少阴同候

    “少阴”指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候”指气候,物候,病候。“少阴同候”意即“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均属于火,因此少阴君火在泉之年与少阳相火在泉之年,气候特点都是偏热,人体在发病上也都表现为火热病偏多。两者基本相同。所以少阴君火在泉之年与少阳相火在泉之年不论在气候变化上、物候变化上还是疾病变化上都可以互相参考。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少阴主热,少阳主火,热为火之渐,所以少阴主二之气;火为热之极,所以少阳主三之气。由于如此,所以少阴与少阳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相同处。虽然均属火热,但在程度上二者有所不同也正由于此,所以在本节原文中少阴在泉之年与少阳在泉之年在气候上及病候上还是有区别的。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原文谓:“焰浮川泽,阴处反明。”这一点与少阳相火在泉之年所谓“焰明郊野”,基本一样。但是少阳相火在泉之年,原文谓“寒热更至,而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则无此描述。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在病候上原文谓:“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肿”等一般热病症状,而少阳相火在泉之年则着重叙述“注下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等痢疾症状。二者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在具体分析时既要看到二者相同之处,也要看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38)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

    “岁阳明在泉”指阳明燥金在泉之年。阳明在泉一定是少阴司天,因此凡属在年支上逢子、逢午之年,均属于阳明在泉之年。王冰注:“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述年份即属阳明燥金

    在泉之年。“燥淫所胜”,即燥气偏胜,凉气偏胜。由于在泉之气主要是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凡属阳明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燥,偏凉。

    (39)霿雾清瞑

    “霿”(men音孟),有天气阴暗之义。“雾”,即烟雾。“清”,指清凉。“霿”,不明,此处指天气不明朗。“雾清明”,指气候清凉,天气阴暗。此句意即阳明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偏凉,天气阴暗。

    (40)民病善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

    “善呕”,即发生呕吐。“呕有苦”,即呕吐苦水“善太息”,即喜欢长出气或深吸气。“心胁痛”,即胃脘部胁肋部疼痛。

    (41)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嗌干”,即咽干。“面尘”,即面色无光如土“身无膏泽”,即全身皮肤不滋润,无光泽。“足外反热”,即足背外侧有热感。以上所述各种症状,《灵枢经脉》其列在足少阳胆经及足厥阴肝经的疾病之中。原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肝足厥阴之脉…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说明上述症状与肝胆疾病有关。“喜呕”,“呕有苦”、“心胁痛”,与肝乘胃有关,“善太息,与肝反侮肺有关。“嗌干”、“面尘”、“身无膏泽”,与肝失疏泄、气血失调有关“足外热”,与胆有关。因为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为什么阳明在泉之年,会出现肝胆病症?这是因为阳明在泉之年,人体肺气相应失调,肺病则肝失所制的结果。《新校正》注此云:“盖阳明在泉之岁,金王木,故病如是”张介宾注云:“此以金邪淫胜,故肝胆受伤而为病如此。”张隐庵注云:“盖金胜而肝胆病也。”均属此义。

    (42)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

    “岁太阳在泉”,指太阳寒水在泉之年。太阳在泉一定是太阴司天,因此凡属在年支上逢丑逢未之年,均属于太阳在泉之年。王冰注:“谓乙丑、丑、已丑、辛丑、癸丑、乙未、丁未、己未、辛未、癸未岁也。”意即六十年中,上述年份即属太阳在泉之年。“寒淫所胜”,即寒气偏胜。由于在泉之气主要主管当年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凡属太阳在泉之年,下半年气候比较寒冷。

    (43)凝肃惨慄

    “凝”,指凝结不动。“肃”,指肃杀不生。“惨”,指悽或惨淡。“慄”,指战慄。王冰注:“凝肃谓寒气霭空,凝而不动万物静肃其仪形也。惨,寒甚也。”这是形容太阳在泉之年,气候严寒,万物封藏,毫无生气的自然景象。

    (44)少腹控睾引腰脊

    “少腹”,即小腹。“控睾”,即牵及到睾丸。“引腰脊”,即牵及腰部及脊背部。“少腹控睾引腰脊”,意即太阳在泉之年,人体容易发生少腹疼痛,疼痛发作时还牵及睾丸和腰脊疼痛。

    (45)上冲心痛

    “上冲”,指由少腹上冲。“心痛”,此处指胸痛。

    (46)血见

    “血见”,即出血。

    (47)颔肿

    “颔”(han音含),王冰注:“颔,颊车下,前牙之下也。”相当于颏部的下方,结喉上方软肉处。“颔肿”,即此处肿大。以上“少腹控睾引腰脊”等症,属于肾、膀胱病。张介宾注此云:“寒淫于下,自伤其类则膀胱与肾受之。膀胱居腹,故少腹痛。肾主阴丸,故控睾。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中故引腰脊” 。“上冲心痛”,“血见”,“颔肿”,则属于心、小肠病。《灵枢·经脉》云:“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嗌痛颔肿。”张介宾注:“肾脉络心,故上冲心痛。心主血属而寒逼之,故血见。”这就是说太阳寒水在泉之年,下半年中人体容易发生肾、膀胱病,也容易发生心、小肠病。为什么太阳在泉之年,人体容易发心、小肠病?这是因为肾病可以及心,水胜可以克火。所以《校正》注云:“盖太阳在泉之岁,水火,故病如是。”张介宾注:“亦水邪侮火而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nu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