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过三年一年级,第一年懵懵懂懂,全是失败的经验;第二年野心勃勃,心得满满;第三年意外遇皮孩,跌宕起伏。总的下来,认清了一件事实:小孩子,成绩并不一定最重要,好的学习习惯才是重点。从此,在习惯培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从一年级开始,要教给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我没来得及翻看正规书籍和专家理论,只不过从教学经验入手,总结了几个孩子们需要养成的好规律,并实践了几年,颇有成效。
第一,是收拾桌凳的习惯。我所接手的班级,无论大小,都会要求他们在课堂开始要准备好一节课所用的所有用品,这样,不会在我安排任务时耽误时间,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课本,练习本,铅笔,尺子,橡皮,高年级还需要准备钢笔。而且,一年级我从来不允许带着转笔刀上课,因为有些孩子自制力较差,削铅笔会成为一节课的娱乐活动,再也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而且别的孩子也会跟风,影响的可能是一片,甚至整个班级。下课时,我又会要求他们把所有物品收进桌凳,这样既能防止他们掉在地上找不到,又能防止孩子们拿着铅笔尺子打闹。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思想上会重视课堂时间,更好的听讲。
第二,我会引导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会让他们对我讲的地方用手指着,然后除了需要在黑板前面展示新课,我都会起来循环绕圈,细致的观察孩子的听讲情况,遇到跟不上的提醒他们。我经常对孩子说:学习不仅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嘴巴大声读,才能学的更好。上课时,我更会表扬那些眼睛跟着我转的学生,让其它同学向他们学习。最重要的是,需要看黑板,我会强调学生抬头看黑板;需要看书时,我要抱证每个孩子眼睛盯在书本上;而需要看我时,我会要求他们的大眼睛必须全都认真看着我才行。
第三,我从一开始就很严格要求孩子的书写。并且提前告诫他们:不要偷懒,你的字会告诉我一切。我所教过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数学字体都是很认真的。我之所以如此在字上下功夫,是因为写字的态度会促成一种耐心认真持久的习惯,并最终内化成学习和做一切事情的习惯。那些字写不好的孩子,心情容易浮躁,不能长久的坚持,即使看起来脑袋瓜灵活,学习成绩也不能保持名列前茅,甚至最终敌不过认真踏实的孩子。而且,写字毛燥的孩子,用在学习上的心和态度,都是极差的。
第四,善于思考,善于借鉴,善于全面,善于动手的好习惯。关于思考,我上课总喜欢提一些与课堂问题相关,答案不确定,却又能发散思维,迁移知识的问题去引发孩子思考,久而久之,他们思考能力就会不断进步;关于借鉴,对于他们第一次见到的问题,不知如何作答,我都会先示范一下,然后鼓励他们借鉴我的想法,并在我的想法上推陈出新,如果有的同学说的答案很好,我也会鼓励其它同学学习借鉴成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学会融会贯通;关于全面,有些孩子回答问题过于单一,有些过于惜言,有些有点滑头,我都会通过鼓励和榜样引导他们,让他们思考问题趋进于全面严谨;关于动手,只要动脑不确定的问题,我都会教给他们动手的解决方法,并且制定措施结合他们实际教育惩戒,尽一切可能缩小他们懒惰的可能。
当一年级他们养成了如此多的优秀习惯,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而且,长远来看,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