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萧红和鲁迅的友谊

萧红和鲁迅的友谊

作者: 一棵树的倒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2-06 23:04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散很随意,甚至她的丈夫端木蕻良鄙夷地笑个不停: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

但是在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恰恰这篇是最有真味的。

她采用的是平等的视角,把鲁迅先生从神坛上拉下来,还原了鲁迅真实的一面,吃喝作息,嬉笑怒骂。

描写又那么细腻,那么温和,那么柔情,像一个满脸星星眼的小姑娘,细细地在旁观察着自己爱慕的男神,把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深深地刻在心底。

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生活化的爱好,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同他相处的每一个片段,在她看来,都无一不好,无一不让自己心旌摇荡,无一不使得自己不由自主地一一记录下来,带着丝丝缕缕的甜蜜的哀愁和怅惘……

在鲁迅先生家里任性地待过的这几年,该是萧红一生中最温暖的记忆吧。

萧红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她习惯于在灵魂上依赖他人。一旦有人关爱她,她便很容易深陷其中,贪恋着那一点点人世间的暖。

可惜,每次她都匆匆忙忙地身心交付,穷形尽相,姿态低到了尘埃里,使得她遇到的那些男人,都不会珍惜她。

汪恩甲如是,陆振舜如是,萧军如是,端木蕻良亦如是。

或许,她在鲁迅先生身上,寻找到了最疼爱她的爷爷的影子,更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男性给予的真正关爱。

这种关爱,无关情欲。

我们都是凡人,都有血肉之躯,有着需要满足的欲望。

但人又不仅仅是动物,人有一个高贵的灵魂,灵魂要求欲望在一种升华的形式中得到满足。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爱情,是性欲发动的对异性的爱慕。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爱情,就是为自己孤独的灵魂找一个精神伴侣。

最完美的爱情,自然是两者的结合体。

鲁迅和萧红,更多的是形而上的精神上的依恋。即便有爱情,自然也无关情欲。

鲁迅先生也对这位东北才女满怀怜香惜玉之情,他惜她的才,他喜欢她的娇憨任性,从她身上,他看到自己曾经窘迫晦暗的童年——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如此相同。

《后会无期》里说: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两人都克制地很好。

鲁迅和萧红之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这种默契叫相知,是超越了男女之情的一种情愫。

这种情愫,暧昧,又微妙难言。

是苍凉人世间的那一些些懂得,是划过心间的一丝丝悸动,是点亮生命之光的一颗颗星火,是停留在指尖的那一点点暖,微小,渺茫,却足以慰藉寂寂浮生。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如是说。

相关文章

  • 萧红和鲁迅的友谊

    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散很随意,甚至她的丈夫端木蕻良鄙夷地笑个不停: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 但是在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

  • 生性追求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读平石淑子《萧红传》有感

    提及萧红,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萧军、端木蕻良和鲁迅,前两个人是萧红的两任丈夫,鲁迅则是萧红的文学导师。相较于她的《生死...

  • 《萧红与鲁迅》萧红眼里的鲁迅

    读萧红的文字总是给我一种淡淡的感觉,很轻很飘很安静,但是冷不丁的又会抓一下你的那种,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有一种空...

  • 略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一生崇敬鲁迅,热爱鲁迅。所以她的文章里有鲁迅的影子。鲁迅的文章就如一把利刃直插人心,而萧红却是慢慢渗透人心 《...

  • 比较鲁迅和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比较鲁迅和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摘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女作家,她在女性角色塑造方面尤为成功。她生前曾与鲁迅...

  • 翻翻萧红

    看到有人在写鲁迅的纪念文章,就突然想起了萧红,在我看过的回忆鲁迅的文章里,只有萧红笔下的鲁迅最是鲜活的,是不是真实...

  • 非主流的魔力

    萧红的《呼伦河传》,写于鲁迅的年代,并且,萧红跟鲁迅也是忘年之交。根据鲁迅的批判讽刺性的笔风,很难想象,他却那么喜...

  • 读鲁迅,萧红

    热爱故乡的人,才是有根的人,有魂的人。 从年龄上讲,鲁迅是萧红的父辈;从情感上讲,鲁迅是萧红的朋友;从文学与思想启...

  • 挽歌——写给民国才女萧红(六)

    1936年10月26日,鲁迅先生去世了。萧红是在日本的报纸上看到先生去世的消息的。萧红这样说,鲁迅先生去世,我不在...

  • 自我治愈

    重读鲁迅的《社戏》,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平桥村是鲁迅理想中的乐土,祖父的菜园是萧红一生的温暖。 或许我们每个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和鲁迅的友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up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