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1/3《成功,动机与目标》(三)
第二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
并非所有目标都是生来平等的。就连大方向相同的两个人(比如都想事业有成)也往往胸怀不同的目标,这是因为工作上的成就可能是与很多方面有关的——完全取决于个人。这种成就也许与安定、被肯定、荣誉或个人成长有关——这只是几种可能性而已。有些目标能持久地带来幸福感,而另一些目标带来的改变只是过眼云烟——如果能有任何改变的话。当你在应对很大的困难与挑战时,有些目标自然引人坚持不懈地奋斗,而有的目标只会导致无助与沮丧。
“收获”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同样重要的是追求一个能充分发挥潜力并享受奋斗过程的目标。作者在下面几章中会讲解目标为何不同、如何不同、哪种目标适合你以及如何帮助自己和别人改变目标,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现有的目标是如何形成的——理解这点会使你收益。知道你为何选择了现有的目标能使你更诚实和客观地重新评估现有目标,并给于你做出不同选择的自由。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间接理论”
对自身优劣势的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制定的目标。如何我相信自己的数学和自然学科学得不错,那么下定决定成为一名工程师便是有道理的。如果我相信自己四肢不协调、动作缓慢,那么试图加入大学运动队可能就不太说得通。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可能性的认知——甚至还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成就。
有趣的是,这不仅在于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拥有某种能力,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认为某种智力(或个性、体魄)是既定的还是可塑的?一个是固定在某种聪明程度上,还是能变得更聪明?心理学家把这些信念称作“间接理论”——也就是关于智力(或个性、道德观以及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个人信念。
下面请尽量诚实地填写如下问卷。
1、你的智商有多高是固定的,真没什么方法改变。
1 2 3 4 5 6
强烈反对 强烈赞同
2、你的智力是不能改变太多的特质。
1 2 3 4 5 6
强烈反对 强烈赞同
3、说实话,你改变不了自己聪明度。
1 2 3 4 5 6
强烈反对 强烈赞同
现在请算出你的总成绩。
什么使人聪明?如果你相信聪明度是天生的、遗传的,或是在幼儿年发育形成的,但成人后就差不多不变了,那么你是一个关于智力的“实体论”者。智力的“实体论”简单的说就是相信一个人的智力空间有限,没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它(换言之,智力是个不变的实体)。你或聪明,或不聪明。
反正,如果你相信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时间从经验和学习中得来,并且投入便能获得的话,你是个“渐进论”者。智力的“渐进论”是相信聪明度为可塑质量的理论——人们在任何时期都能变得更聪明。
间接理论有时也能更具体——聚焦于某一特征或属性。比如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数学资质是固定的实体——你对数学或者在行或者不在行,但说到智力整体,“实体军团”和“渐进军团”的人数则是不分上下的。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你或许在回答上述问题时从未思考过自己属于哪个军团,但不论你觉得哪个理论听上去正确,即便是从未有意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它对你的人生和目标选择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实体论”:
大部分关于识别和理解间接理论的研究来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实验室。她在《心理模式》一书中详细说明了我们对自身成长与发展能力(或缺乏这种能力)的信念是如何影响生活中的每个方面的。在十几项实验里,德韦克和她的学生们发现并指出:那些认为自身特征(比如聪明度)是固定的人过于在乎别人的肯定。他们有任何机会都希望得到对自己智力的肯定(或至少是确认他们不笨)。他们想要感觉到自己聪明。你仔细想想就发现这个现象很合理。
如果我们只有定量的智力,那么拥有很多成就就很重要——因为无法获取更多。要记住,这不仅关乎自尊和良好的自我感觉——你还希望有很强的能力成为成功的人,得到你要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是个智力的实体论者,你的首要目标就是抓主一切机会向自己和他人证明自己的聪明。
毫不奇怪,实体论者会特别为证实自己的智力而做决定、选目标。通常他们都会避免太有挑战性的目标而选择安全选项。实体论者总是这样亏待自己——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证明自己上,却牺牲了本可能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渐进论”:
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长和发展的,你便不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证明自己聪明上,反而会更注意培养自己的智力。挑战并不可怕——它是你获取新技能的机会。犯错误并不代表你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帮助你学习的信息。
本性难移吗
间接理论不光关乎智力,它可以与任何事有关。你可以相信个性是固定的——你就是你,本性难移;或者你可以相信它是可塑的——你可以改变、改变性格,洗心革面。
心理学家珍妮弗.比尔展示了容易害羞的人竟对害羞持有不同的定义,而这些定义影响着他们的社交。在一项实验中,比尔让容易害羞的人在不同人之间选择对象进行交流。并告之过程会被录像。一种选择是和一个非常会交际、有魅力的人交流,他们能从中学到宝贵的社交技巧,而他们也被告之这个选项的弊端在于,和魅力高手相比,他们在录像中可能会显得尴尬笨拙。他们也可以选择和比自己更害羞、社交能力更差的人交流,那么他们将学不到什么,但至少在录像中不会显得太差。
那些相信“如果我愿意,就能改变害羞的某些方面”(相信害羞可被锻炼)的人强烈偏向于能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的选择,即便那样会是他们看起来傻乎乎的。相反,那些觉得“害羞是我不能改变多少的特质”(相信害羞已固定)的人则更多选择了让自己相比之下看上去不太差的机会。当我们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无法改变时便会追求那么只着重于带给自己面子的目标。讽刺的是,这些目标往往是阻碍改变的,会使我们无法学习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