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旅馆》盛名掩盖之下的老鹰乐队和不朽的音乐传奇
老鹰乐队(Eagles)组建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1971年八月,原本是Linda Ronstadt的专属乐团乐手的Glenn Frey 、Don Henry提议独立组队,集结了吉他手、班卓琴手Bernie Leadon和贝斯手Randy Meisner之后 , 老鹰乐队由此组建登上台来,走进了奢靡繁华的花花世界,上演着自己的音乐传奇,经历着队员们的争吵责骂和人员的来去变动,被裹挟在纷繁的音乐圈中,被音乐工业绑架,成了一部上演着天堂和地狱景象的赚钱机器。造星梦工厂,一旦进来,就如他们在《加州旅馆》里写的寓言所说:永远无法离去(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
强大丰富的和声是老鹰乐队的招牌
, 他们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乡村音乐和摇滚乐 ,并且给人一种放松轻快的感觉 , 毫无疑问 , 这种折衷的易于被大众接受的风格对他们赢得市场走向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
老鹰乐队有着异常完整的从业履历,组建、发展、巅峰、解散,并且非常幸运地还有成功的重组复出,开启了新的巡演征程和创作。前后一共有7位队员,队员们除了玩好自己手中的乐器,也负责和声,几乎每人也都有几首自己的主唱歌曲。而他们最重要的主唱----声音沙哑的Don
Henry则是乐队的鼓手,坐在后边的鼓手当主唱这种骚操作在摇滚乐队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当然后来的现场演出他们也雇了很多乐手,包括鼓替,这样Don Henry也经常离开架子鼓像是一位传统的主唱一样站到台前麦克风后边,或者跟其他队员一起坐着演唱,偶尔也会再抱着把吉他。
乐队创立初期的风格乡村味更浓郁一些,四个人平分股权,地位平等,都参与写歌创作、平均分钱。但是后来乐队权力的天平逐渐倾向Glenn
Frey和Don Henry ,两人要求更多自己的作品入选专辑,由此依创作人身份获得更多分红,当初创业的友谊逐渐荡然无存,后来对乐队专制的两人甚至有了“The Gods”的绰号。在1974年制作第三张专辑时乐队又加入一位吉他手Don Felder ,创作风格变成了更摇滚一些。之后因为音乐理念的分歧,Bernie Leadon离开了乐队,新吉他手是爱搞怪的Joe
Walsh 。Bernie Leadon离开后乐队的创作也再没有了班卓琴的声音。
Don Felder一次在海边弹琴中,构建出了《加州旅馆》的曲子,后来Don Henry写了晦涩影射加州音乐圈的歌词,之后围绕这一主题乐队创作了一系列自己生活状态的歌曲。 1976年末,专辑《加州旅馆》发行,这支成功的乐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在之后进行的专辑宣传巡演中,好脾气的贝斯手Randy
Meisner也被挤走了,成了这架赚钱机器的另一个牺牲品。新的贝斯手是从Poco乐队挖来的Timothy
B. Schmit ,和Randy Meisner一样同样有着一副超高嗓音。而当初Timothy B.
Schmit加入Poco就是为了顶替在Poco离队的Randy Meisner ,现在Randy Meisner离开了老鹰, Timothy B. Schmit则又替补了Randy Meisner ,不过,这次加入的是个超级乐队,报酬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而接下来专辑《The Long Run》(漫漫长路)的创作,乐队迎来了盛极而衰的沉重打击,正如专辑名所示,乐队经历了一段没完没了的漫漫长路,极其艰难的创作、录音制作,颇有江郎才尽的困扰,队员们也是审美疲劳、嫌隙丛生、难以共事。不久之后早已紧张过度摇摇欲坠的乐队走向崩塌。
1980年7月31日,乐队为参议员Alan Cranston举办了一场义演,在后台Alan
Cranston偕夫人向乐队队员们一一致谢, Don Felder一个小小的不敬举动引起了Glenn Frey的察觉,在接下来的演出中Glenn Frey和Don Felder在舞台上互相对骂,演出结束后,积怨颇深疲惫至极的乐队由此突然解散。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乐队成员或喜或忧各自开展着单飞事业,尤以Don Henry 和Glenn Frey最为成功,都有金曲上榜, Glenn Frey还玩票参加了电影演出。Timothy B.
Schmit继续着乐团打工生活,当然不如在老鹰时那么如意,虽然老鹰时常处于一种让人担心的紧张气氛。而Joe Walsh状态糟糕一度深深陷入了酗酒问题。
老鹰乐队作为一个集体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但老鹰乐队的歌曲却没有离席,一直在民间传唱,在电台播放,这些描写美国人民生活的歌曲也成了他们当下生活的背景音乐,听着老鹰,横贯北美大陆 ,“放松一点”、“在昏黑的沙漠公路”。
经过一系列的提议和努力
, 老鹰乐队在时隔多年之后 ,终于试着抛弃前嫌重新聚首 , 又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对于我们以及很多新时代的听众,老鹰乐队被人们所知,更多是因为1994年现场版的《加州旅馆》,有点悲剧的是,这首歌的锋芒甚至完全遮住了他们的其他作品。
老鹰乐队的重组回归和Don Felder被开除
《冰封地狱》(Hell Freeze Over)开启了老鹰乐队在巅峰崩塌之后新的音乐历程,大家时隔多年又聚在一起尝试写歌、排练、演出 ,担心着《The Long Run》的疲惫和拖沓是否会继续笼罩折磨着乐队,也担心是否还能像从前那样写出不错的歌曲,最终《Get Over It 》为大家打开了局面,仿佛真的还是可以重获新生的,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写出一些满意的东西,重拾久远的魔法继续从事擅长的工作,于是,大家上路了。
这一次的巡演有几首新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不插电版《加州旅馆》,这个版本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当人们谈起加州旅馆的时候,多半是说的1994年这个更长前奏的古典吉他现场版本,而不是最初的1976年分解和弦开始的电吉他录音室版。
1976年出世的《加州旅馆》和老鹰的其他歌曲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有着一点雷鬼和其他难以名状风格的加州旅馆和他们其他乡村味道浓郁的摇滚乐显然不是一路。《加州旅馆》的开启者、吉他手Don Felder尤其从那时起一直在为自己及其他成员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作品采用、更多的版税分红,而此时的老鹰乐队已经基本牢牢掌控在队长 Gleen Frey手中,能跟Frey比较平等说上话的也就鼓手以及最有分量的主唱Dan Henry了。而Frey则也有所坚持,认为Felder加入之时,老鹰已经是一支打开了市场局面的成熟乐队。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员变动,乐队对新加入成员一般都喜欢搞雇佣制。后来重聚一起的老鹰,则是同样牢牢处在Frey的控制之下 , 颇感不公的Don Felder 不甘于只是签署一个类似雇佣乐手的协议,并且试图拉拢同样“半道加入”的吉他手Joe
Walsh和贝斯手《Love Will Keep Us Alive 》、《I Cant Tell You Why 》的主唱Timothy
B. Schmit 。然而终究队员拗不过队长, Frey通知Felder的经纪人给了最后通牒,要么签协议,要么滚蛋,最终Felder也是无奈只好签了,上路。
然而 Felder的不满始终无法排遣,最终队长Frey和鼓手Henry开除了Felder , 这之后Felder则是对簿公堂声讨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直到2016年Frey的离世案件还是没有调和。而多年前2004年的墨尔本告别巡演,也看不到Felder,被开除的Felder的位置换了一位干录音室的乐手Steuart Smith 。
在乐队之内的分赃不均之外,乐队对外的利益争取的辛苦工作,则归功于他们的经纪人Irving
Azoff 。
走向商业巅峰的老鹰乐队
同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一样 ,老鹰乐队也有一位和他们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乐队经理Irving
Azoff,齐柏林飞艇的老板Peter Grant 是一位六英尺高,三百磅重的巨人,而老鹰乐队的Irving 则是一个小矮人,极为好强,谈判起来经常胡搅蛮缠,有着一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牛皮糖精神。乐手们绞尽脑汁弄出优秀的作品和每天保持状态完美演出,而经纪人,则是处理影响生活质量的生意问题。
就像披头士一直被版权问题困扰一样,所有的乐团以及艺人都受着版权以及公司合约的困扰,从自己的收入直到歌曲创作都深受影响甚至牵制。在版权以及乐队事物的掌控上大概也就齐柏林飞艇比较顺心了,含着优秀乐手出世的另类超级乐队齐柏林飞艇不仅仅音乐别出一格,乐队的收入(高大威猛一副凶相的经纪人使得演出商没人敢惹占不到乐队便宜)、乐队的形象包装、乐队采访的话语权、乐队的音乐制作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本来乐队的主创以及领导----吉他手Jimmy Page就是录音室乐手,并且和贝斯手----天才的多种乐器音乐人John
Paul Jones都是录音制作的一把好手,自己录音自己制作、母带在自己手里。齐柏林飞艇一直没有接受大量的采访和电视节目和Jimmy Page讨厌传媒的恶意曲解(或者说是营销目的造成的瞎报道)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披头士就栽过跟头,列侬就因为随口说了句披头士现在比上帝还要受欢迎,结果被恶意放大成披头士比上帝还牛逼云云。披头士乐队在宗教影响甚重的文化背景下一时之间推上风头浪尖广招厌恶。当时的英国媒体对摇滚圈以及文艺界颇有一种缔造者的自大属性,一副随意控制摇滚圈的做派,齐柏林飞艇对媒体的藐视使得传媒界很是不爽,对乐队是一众酸溜溜的不待见,当时对齐柏林飞艇说好话的乐评人简直有凛然大义的魄力。既然不是我捧的你,那我就泼脏水说你坏话,毁不了你也恶心恶心你。对后期齐柏林飞艇一系列的变故和陨落则是心满意足的沾沾自喜样。一直回避媒体的采访报道、在媒体上没什么曝光的齐柏林飞艇完全是靠乐迷的口耳相传顽强生长,虽然一副地下摇滚乐队范,但是光芒万丈、立居高峰、引人艳羡。除了采访自由,Led Zeppelin的作品也不似其他被公司掌控的艺人那般被随意出精选、出结集,齐柏林飞艇的创始人Jimmy Page 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冥府守门狗刻耳柏洛斯一样对自己的作品严加看管 。
"But the music business never ever got
honest of its own volition .
No record company ever went to an artist
and said ,' u've done a great job,we're gonna increase your royalties .'
So we created our own promotion company .
we created our own management company .
we had our own booking agency ."
“但音乐这行
,从来没有肯定 。
没有唱片公司会跟艺人说,你做得很棒 ,我们会帮你增加版税。
所以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关公司。
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
还有演唱会公司。”--Glenn Frey
老鹰乐队的经理、乐队保姆Irving
Azoff ,负责着队员日常的工作行程安排,遇到各种麻烦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用贿赂帮乐队躲避麻烦,跟乐队一起胡闹加入旅馆破坏活动,事后赔偿损失,以及使用浑身解数为乐队争取了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乐队不断进取不断发展成了名,并且乐队挣了钱,过上了挥霍无度的摇滚巨星生活。
摇滚巨星们的成长和相遇
Randy Meisner生于1946年3月8日,父母亲都是美国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小时候看过的一次“猫王”的演出让Meisner喜欢上了摇滚乐,从此整日苦练吉他,为此耽误了学业,最后连中学都没有毕业。 辍学后Meisner到处走穴以维持生活,后来辗转来到洛杉矶。这时他已改弹贝斯,并且有些名气。初到洛杉矶时,他们乐队过了一段很是窘迫的苦日子,最后乐队成员们都受不了那份苦,纷纷返回了内布拉斯加。生性淡泊很能吃苦的Meisner一个人留了下来。后来在演出过程中Meisiner认识了出色的吉他手Bernie
Leadon 。
Bernie Leadon 1947年7月19日生于美国中西部的明尼苏达州,在很小的时候就搬到了佛罗里达,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青少年时代。沉默寡言、偶尔发起脾气来非常吓人的Leadon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 ,会弹多种乐器,后来在加州音乐圈里吉他技术很是令人称赞。
直到1974年才加入Eagles的Don Felder早在老鹰的首张专辑时就以临时团员参与了Eagles的现场巡演。当时大家都惊叹于Felder高超的技艺给他起了个叫“Fingers”的绰号,曾看到有翻译成“金手指”的,总觉得跟原词“Fingers”相比好像差点意思,也不由得让我想起曾经有人给我说起Zakk
Wylde,称其为“五音之王”,这个粗暴的称呼总给我一种low爆了的感觉。
早在少年时代,同在佛罗里达州的Felder和Leadon就成为了好朋友,和几个乐器玩的不错的朋友一起搞起了个乐队叫MQ ,高高兴兴地玩音乐,没闹过啥矛盾, Felder也挺满足的,而Leadon却嚷着要走,说只有加州和纽约才能做真正的音乐。后来Bernie Leadon下定决心去往加州寻梦 ,并且极力鼓动Felder和他一起走,然而对离家有所恐惧的Felder拒绝了。
挚友相别,分外感伤。Felder帮Leadon装好行李,紧紧拥抱。车上空着副驾驶的位置,也许Leadon是希望Felder改变主意跟他一起共赴加州,但是最终还是没有。
“As I waved him off and watched his car disappear down the dustytrail west , it took all my nerve not to chase after him and jump into that empty seat .”我挥手作别,看着他的车消失在西方灰尘中,没有追上他跳上那个空座位这可真让我很不是滋味,伤脑筋。
Don Felder生于1947年9月21日,家乡是佛罗里达州一个叫Gainesville的地方,很穷,家里更是当地的穷户。
小时候的Felder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爬树摔断胳膊差点要废了,在母亲的督促下艰苦锻炼复原如初,拯救了一代吉他大师。 5岁时感染小儿麻痹症在医院独自躺了四个月治疗恢复,这时电台里的爵士音乐陪着Felder度过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同样在那一时期,加拿大东岸小镇也有一位感染小儿麻痹症的小孩,后来成为著名创作女歌手的Joni
Mitchell ,在漫长而孤独的康复期间,她发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静养不是白躺的。这一波感染的,还有一位加拿大东岸的小男孩,日后也成为创作歌手的Neil Young。
同日后对Bernie Leadon共赴加州有点畏惧的那个Felder不同,十来岁时, Felder曾来了一场瞎骑摩托车摔成脑震荡的“壮举”。
家境虽然不甚宽裕,但是Felder的父亲还是斥资买了套音响,正是因此Felder开始翻录磁带得以听了大量的音乐,后来父亲还淘了一把二手吉他,大牌子, Fender ,真是再穷不能穷乐器,也可能那时也不是特别方便能买到什么杂牌子。
Felder最早听的是爵士和乡村音乐,进入50年代,猫王火了起来,Felder跟好多人一样,迷上了猫王,除了偷偷模仿猫王的舞姿,还疯狂练起吉他。
Felder的音乐历程可说是有点唏嘘,对学业没什么兴趣的Felder在自己家乡玩票音乐事业搞得还算风生水起,先后待过Continentals、MQ、Flow等乐队,高高兴兴玩乐队,专心打磨技艺。荒废学业搞音乐这事还和父母闹起了矛盾,一度好几年没说话。
当时种族隔离的情况下Felder还想办法混进黑人社区观看了布鲁斯大师BBKing和爵士大师Miles Davis在当地的巡回演出,并且还和BBKing握了手,后来看Miles
Davis的演出,中场休息时又想去握个手啥的,但是一看Miles的眼睛,就像要吃人似的,马上转向,跑厕所里去了。(吓尿了?)
Continentals乐队的节奏吉他、主唱Stephen
Stills后来曾和David Crosby、Graham Nash一起组了个合唱团,团名直接就取自三人的姓氏,叫Crosby Stills &Nash ,简称CSN , 之后Neil Young 也加入过,团名则依惯例,叫Crosby Stills Nash
&Young , 简称CSN&Y 。
在Continentals时,Felder极为看好这位主唱Stephen Stills ,认为他准能成事,不同于Bernie Leadon的离开, Stills是在一次成功的演出后,大家醉酒狂欢,一觉醒来,Stills已不告而别,再也没有出现。在Flow时,Felder接触了爵士,并且体会到了爵士乐的自由与变幻,尽情享受着长达五六分钟的即兴Solo 。主攻摇滚的Felder在这时去看了爵士大师Miles的演出,并且慑于强大的气场,这一次欲握手未遂。
后来在收音机里Felder意外听到了Stills的歌,这个溜掉的小子果然闯出名堂了。
Felder在离开Flow结束自己业余的音乐生涯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跟家人的关系缓和了,还早早就结了婚,婚后的Felder干了许多兼职,他默许了父亲在婚礼上说的话,他现在得承担责任。Felder经历了一段低落的时期,精湛的吉他技术没有用武之地。
显然,这并不是他适合的生活
。
最终Felder还是去了加州开拓音乐事业,Bernie Leadon把Felder介绍给了“避难所”(Asylum)唱片公司的老板David Geffen ,做起棚虫参与唱片录音工作,以及作为伴奏乐手参与各种乐团巡演(这其中就有Eagles ,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就以临时团员参加现场演出),还有后来主写了一首歌的曲子,并且这首歌之后风靡全球。
1970年David Geffen创建“避难所”时,第一个签的艺人是Jackson
Brown ,Jackson Brown除了是一位优秀的创作歌手,还是一位伯乐,顺便忙活着星探的工作。Jackson Brown也是老鹰乐队的歌曲创作合作者之一,老鹰最早的金曲、代表作《Take It
Easy》最初就是Jackson Brown动笔写的 ,然后写不下去了,后来Glenn Frey把它续写完成了。
Glenn Frey 1948年11月6日出生于美国汽车城市底特律,老爸在工厂工作,老妈在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做糕点。5岁时,望子成龙的妈妈逼着Frey学弹钢琴,在那地方,这一行为比较呃 娘炮,容易成为被霸凌对象。
12岁时Frey不再去学钢琴了,因为感觉太难了,也想学点别的东西,以及吸引点小姑娘啥的(钢琴貌似在这方面有点不给力啊)。
Glenn后来学起了吉他,因为他看了披头士的演出,那四头来自英国利物浦的怪物引起的观众反应,同样震惊了年少的Glenn Frey 。站在他前面椅子上的一个小姑娘摔在了Frey身上("into my arms"),还一直尖叫着“Paul , Paul”(保罗麦卡特尼) 。为了成为讨人喜欢的摇滚乐手, Gleen开始苦练吉他。
除了勾搭小姑娘、挨她们男朋友揍, Glenn Frey的吉他技术也突飞猛进,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待了几个乐队当起主唱。
后来Frey遇到了音乐人Bob Seger ,由此进到了录音棚了解唱片的制作。技术好、要价低的Frey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棚虫,参与了大量的唱片录制,物美价廉。Bob Segar鼓励Frey自己写歌, Frey担心自己写的不好听怎么办, Seger说,那无非只是不好听罢了。
Frey了解了一些加州的乐团,像 the Byrds,Buffalo
Springfield、the Beach Boys , 加州梦由此在Fery脑中扎根。
1968年夏, Frey众多的女朋友之一,一个叫乔尼的女孩突然要离开Frey,跟姐姐去洛杉矶的音乐圈碰碰运气。Frey突然发现这个乔尼很有魄力,中学毕业后被老妈逼着念了一年大学的Frey早已无心学习便追到了洛杉矶,来到加州的Frey看到了从没见过的后来出现在他们唱片封面上的棕榈树, 也见到了唱片封面上的明星,就像美梦成真一样令人激动。
到了洛杉矶Frey才知道乔尼的姐姐在洛杉矶结了婚,丈夫也是个歌手,名叫J.D萨瑟(J.D.Souther) , 比Frey大三岁的萨瑟也出生于底特律,算半个老乡吧,但很小的时候就搬到了德克萨斯州。萨瑟最早喜欢的是源自南方的老摇滚,后来也听起民歌和乡村音乐。两人相谈甚欢组了个二重唱。签了一家德州人开的唱片公司"阿莫斯"(Amosi),并在公司的鼓励下开始写歌。为了找灵感,俩人经常磕了药晕乎乎的才开始动笔,写的奇谈怪想只有自己能听懂。他们的第一张唱片没啥销路被公司晾在一边。俩人百无聊赖之际,开始整晚整晚泡在音乐酒吧。
在当时洛杉矶音乐圈最有名的演出场所“游吟诗人”(Troubadour)俱乐部, Frey遇到了杰克逊布朗(Jackson Brown)。
当时布朗住在离洛杉矶不远的一处贫民窟的公寓楼,Frey和萨瑟也快没钱了,便在布朗的楼下租了间屋子合住。这时萨瑟的妻子因看不惯这位老哥风流成性和他离了婚, Frey的女友乔尼也不愿意和Frey好了,俩人又单身了。
Frey、萨瑟、布朗住在一起经常切磋技艺,Frey和萨瑟从布朗这里学到了很多写歌技巧。也有人说“布朗无意间教会了Frey作曲”,伴随着水烧开时茶壶的啸叫和布朗一遍一遍直到自己满意的重复弹奏, Frey幡然醒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有时间和毅力才能完成(“elbow
grease ,you know , time ,thought ,persistence”)。
Jackson Brown签约“避难所”后,把Frey和萨瑟也推荐给了David
Geffen ,在David Geffen给“阿莫斯”付了一笔数目很小的赎身费后,两人正式成了“避难所”的一员。
刚签约的三人还是经常往“游吟诗人”俱乐部跑,以期寻找可能的合作伙伴,以及女朋友。作为当时的音乐中心,“游吟诗人”汇集着想被挖掘或挖掘人才的各路人马。每个周一都开放舞台,大家轮番献艺,取名为猫头鹰之夜(Hoot Night,或称“呼特日”)。
由此,Linda Ronstadt(琳达龙斯塔特)的经纪人John Boylan注意到了Glenn Frey的演出,觉得吉他弹的不错,歌写的也有水平。后来为Linda筹备伴奏乐队的John
Boylan 找到了Frey说要带琳达去巡演,想找男歌手,问Frey想弹节奏吉他唱歌吗?条件是不能再和萨瑟在一起唱歌了。Frey接了这活,周薪250刀,对当时的Frey来说这是一笔很丰厚的报酬。后来萨瑟作为Frey的密友同样跟老鹰乐队有着紧密联系,同Jackson Brown一样,萨瑟也是老鹰乐队的歌曲创作合作者之一。另外插播一条花边消息,萨瑟后来成了Linda的男朋友,并且因为萨瑟的影响, Linda也签到了“避难所”唱片。
Glenn Frey叫来了很不错的鼓手,新认识的朋友, Don Henry 。
Don Henry 1947年7月22日生于德克萨斯州Linden小镇,小镇人不多两万多人,当地是农业区,有个法院,大概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后来Henry老师出资翻修过家乡的法院,可能就是这个。
古老的德州小镇被Henry称为在照片上才看得到的地方。该地也是音乐殿堂,很多文化在此交集,地理位置处于南方、西方的交会处, Linden小镇也是音乐人Scott Joplin、 T-Bone
Walker的出生地。
Henry的爸妈都很喜欢音乐,家里有好多唱片 , Henry从小就接触了很多音乐:乡村、西部、西部摇摆乐、福音音乐、蓝调,乡村音乐歌手Johnny cash
,Hank Williams等等 。
Henry也通过电台广播吸收了大量音乐。
小时候的Don和爸妈在电视上看到了披头士的演出,同Frey一样,Henry也被披头士深深震撼了。
Henry走上打鼓的不归路是个意外事件,一开始用手指或铅笔敲敲打打弄出一些节奏型,把同学们都折磨的够呛快搞疯了,后来有个叫Richard Bowden的小伙伴说你为啥不去打鼓呢?然后Henry从学校乐队的储藏室找出了一套旧鼓,后来他妈妈带着他驱车去城里乐器店弄了套崭新的鼓组,这套鼓Henry一直留着,即使当年买不起这般昂贵的乐器,爸妈还是给购置了一套支持孩子的兴趣。后来Henry和小伙伴一起组了乐队演奏爵士乐(Dixieland jazz),没有主唱,就只是演奏,玩玩音乐。
Henry的父亲在大萧条时中途辍学和兄弟姐妹一起在田间务农帮忙养家, Henry老爹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可以上大学并且一直注意攒钱,年幼的Henry也是奔波各州打点零工挣的钱存起来一起用作将来的学费。
Henry后来去入读的北德州大学(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有着世界知名的音乐课程,入学时Henry的音乐考核没有及格,成绩是F ,不过Henry并不很在意,他主修的是英文,这么看来, Henry的歌词写作也算是有科班功底的。
高中时 ,Henry和几个同学组个乐队在舞会上给附近居民演奏乡村舞曲。后来哥几个就想去酒吧试试干场子,这要去酒吧,就必须开口唱,主唱这么吸睛的事情,大伙儿居然谁也不想上台现眼,大家决定抽签选歌手。没错, Henry被选上了。于是Henry开始了打着鼓狂吼着布鲁斯舞曲的夜店生涯,不久Henry的嗓子就喊哑了 ,这哑嗓日后反倒成了他的个人标记。
Don Henry后来在德州达拉斯遇到了带着THE
FIRST EDITION乐团到当地巡演的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
Henry主动找罗杰斯先生搭话,请求来看他们的表演,一番劝说, Henry的恒心打动了不轻易去夜店看别人演出的罗杰斯。之后罗杰斯带着这帮小年轻去了洛杉矶,肯尼斯给他们乐队改了名字,叫Shioh ,带他们进棚录音出唱片,同样也签了阿莫斯唱片公司。大伙儿在洛杉矶夜店也算比较吃的开,然后也仅此而已了。也正因为同在阿莫斯旗下, Henry遇到了Frey 。后来同是古董车爱好者的俩人也经常开车兜风,恩,开车。
著名的游吟诗人俱乐部,作为当时的音乐中心,汇集着想被挖掘或挖掘人才的各路人马。每个周一都开放舞台,大家轮番献艺,取名为猫头鹰之夜(Hoot Night)。
在这里,广受欢迎的琳达朗斯黛同样吸引了Henry的注意。
Linda Ronstadt(琳达龙斯塔特)的经纪人John
Boylan 找到了Frey说要带琳达去巡演,想找男歌手,问Frey想弹节奏吉他唱歌吗?Frey接了这活,周薪250元。
Frey把正在寻活的鼓手Henry介绍给了John
Boylan , Henry在一个叫Laurel Canyon(桂冠峡谷)的地方参加了征选 ,Henry对琳达的歌曲听得不下数百遍,早已熟捻于心,也顺利通过了征选。
巡演路上为了省钱大伙们儿都住一起,Frey和Henry成了室友。
接下来就是两人互相倾诉想和对方组团的想法了
。
琳达和约翰非常喜欢Frey和Henry的演奏以及和她一起演唱的方式,琳达和约翰开始有个想法,就是找最棒的乡村摇滚乐手,组一个琳达的乐团,当然 Frey和Henry也在其中。Frey和Don谈起了这事, Don说:其实我更想跟你组一团,
Frey回道:"我也是。
我也想和你组一团。"
琳达和Boylan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他们对此表示支持。并且推荐了优秀的吉他手、班卓琴手Bernie Leadon 。
Frey叫来了有着惊人高音的贝斯手Randy
Meisner 。
自此
, 老鹰最初成员集齐就位 , 准备振翅飞翔 。
(在此之前,四人也曾应征入伍作为琳达的伴奏乐队有过同台合作:有了Henry和Frey,John Boylan找了贝斯手Randy Meisner加盟,Randy Meisner又拉来自己的朋友吉他手Bernie Leadon ,凑够了一个四人伴奏乐队。该阵容唯一一次在公开场合为琳达伴奏是在1971年迪斯尼公园举办的一场演唱会上,四人配合虽不怎么和谐,但相处得很不错。那次演出后Meisiner、Leadon就又回到了各自的乐队。Henry、Frey一直留了下来继续参与琳达的演出并且商量起自己组队的事情来。后来四人又参与了《琳达龙斯塔特》专辑的录制,录音结束后,四人组建了Eagles )。
老鹰乐队的起飞、辉煌和分崩离析
然后大卫格芬见到了这些满怀野心的小伙子们,签下了他们,跟他们说好好规划,多多排练,多写一些歌以出唱片 。
他们被送到了科罗拉多州的亚斯本(Aspen ,Colorado),一个西部很开放的小镇,也不算坏事,那里有着比他们更厉害更成功的人,他们在亚斯本山脚下一个叫艺廊(Gallery)的俱乐部表演。过了一段叫苦连天的清教徒生活,但对于排练磨合非常积极认真对待。
然后,可以录唱片了。
他们希望找最有名的制作人,找了谁呢,Glyn Johns ,曾给Led
Zeppelin , The Who , Rolling Stones制作过唱片的业界大佬,其实镜头前这位老爷子面露笑容也挺和蔼的。
老鹰乐队一开始,就对乐队风格有着一些分歧, Frey希望组一个摇滚乐团(小姑娘就好这口),而Leaden则希望整乡村。
Glyn前来观看了他们的排练认为他们不是摇滚那块料子。
同时, Glyn也发现了他们的特点,强大的和声,完美的和声。
Glyn不喜欢在美国工作,希望去伦敦录制。
然后,小伙子们兴奋地出国了。去披头士的祖国,去led zeppelin曾经录制歌曲的奥林匹克录音室(Olympic Studios)录音。
Glyn有自己的制作方式,通常只给鼓摆一个麦克风, Henry想整点鼓神John
Boham的效果, Glyn说你使点劲,大声敲就是了,Boham就是这么玩的, Henry 发现,敲不出鼓神的效果。鼓神毕竟是鼓神。
Glyn规定,不能嗑药,不能喝酒,也因此,大家工作起来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老鹰乐队通过第一张专辑一炮打响了,名气迅速激起,甚至队员都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了,他们那么多朋友都是玩音乐的一把好手,怎么恰恰他们就这么,出了名了。
这张专辑出了三首热门歌曲:
《Peaceful
Easy Feeling》 (创作者 Jack Tempchin 杰克坦普钦,老鹰的老友及合作伙伴 ) 。
《witchy women》 (Bernie 和Don合写)
《take it easy》(创作者:布朗和Frey ,和《Desperado》一样,这首歌是他们的另一首压轴曲),美国当时经历了1968年的民权运动、肯尼迪遇刺、混乱、越战、尼克松水门事件, 这首歌的出现给了人们一种有点松了口气的感觉,感觉一切还是OK的。
接着就是第二张专辑, Frey和Henry坚持他们来主导创作,谁写歌,谁的歌被录用,这个是很敏感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各成员的收入,歌词创作者当然会拿到更多的报酬。不过的确Henry和Frey写的歌更受欢迎。然而也从此开始,歌曲录用、分赃不均逐渐导致乐队成员之间产生嫌隙。
第二张专辑,做了一张牛仔唱片,《Desperado》, 一张概念专辑 , 像Pink Floyd那样的概念专辑一样,《Desperado》也有一些歌曲相互连接了起来。
这种歌曲之间相互连接,在其他的一些并非概念专辑的唱片里也出现过, 像Led Zeppelin的《Led
Zeppelin 1 》(<your time is gonna come> 、<black
mountain> ) ,
Patti Smith的《Easter》(<babelogue>、<rock N roll nigger>)
以及不怎么明显的Queen的《歌剧院之夜》(<the
prophet's song> 、 <love my life>)。
这张专辑产生了他们另一首压轴歌曲, 钢琴伴奏为主的《Desperado》。
然而1973年这张旋律优美的专辑在当时却并不怎么受欢迎,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负责了该专辑发行,副总裁Jerry
Greenberg看中了专辑同名曲《Desperado》,觉得这首歌会是大热门,但是失算了。 值得一提的是琳达翻唱了这首《Desperado》然后带红了这首歌。 《Desperado》像是一封劝谏书希望着浪子回头,诉说着生命的沧桑,歌词中饱含深情地阐述着青春易逝人生苦短,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同样
, 在伦敦 , 开始了第三张专辑的录制。
老鹰不再是以前初出茅庐那样了,他们开始对制作提更多的意见,想要更摇滚一点,或者说乡村音乐更多一点摇滚风。而摇滚乐谙熟者制作人Glyn则始终坚持,他们根本不是这块料子。
一想到之前《Desperado》不如第一张卖得好,大伙儿就把这怪罪于制作人 Glyn,大伙儿对那张专辑的声音效果不满意,认为回声处理的太多了,希望更能控制自己的专辑,录音的过程也希望能掌控。
接着就换制作人了,后来加入老鹰的吉他手Joe
Walsh当时也同样在大卫格芬的”避难所”旗下,也是Irving在做经纪人, Irving播放了Joe的唱片给大伙儿听,大伙儿觉得这挺对路的,于是, Irving就安排这张唱片的制作人Bill
Szymczyk 和老鹰见面。
Bill Szymczyk之前在海军任职,操作声纳寻找俄国潜艇,退伍后学习了很多电子学知识,然后在纽约进了录音室工作混了音乐圈,曾经为Carole King录过Demo 。经过数年苦修,终成行业一把好手。
见了面,老鹰们甩出了两个很关心的问题:“你对我们对声音的回声该有多大有意见吗?”
“我们希望给每个鼓一支麦克风,让我们能更好地进行混音”
没问题,这都没问题。
找对人了,开干。
即将接手Eagles的专辑制作的BILL绅士地同Glyn通了电话,说明情况,老鹰要请他来当制作人, Glyn则是欣然应允,他认为反正接着下去也是大家都不爽,就此别过,没啥毛病(老爷子真挺不错的)。
这时老鹰的问题也逐步扩大显现了。
负责吉他和班卓琴、擅长乡村音乐的Bernie Leaden觉得自己也许什么时候该考虑离开了,Leaden的想法差不多就只是大家高高兴兴的单纯唱唱歌做个地下乐团,而队员们依旧怀着永无止尽的梦想,希望能成为主流摇滚乐团而不只是个合唱团,但Leaden觉得这会另大伙儿更加艰辛。同样,当Leaden弹着节奏吉他主唱一些乡村风格的歌曲时,作为主音吉他的Frey则并不擅长乡村,他一直都希望组建的是一个摇滚乐队。
第三把吉他进入了他们的考虑范畴。
在第三张专辑《on the
border》的制作过程中,Bernie Leaden的好朋友Don Felder加入了老鹰,至此,老鹰成了五人团体,一起创作、演出。
取得巨大成功的老鹰乐队,队员们也开始了放荡的生活,享受当明星带来的好处,乐队在返场1 ,返场2 ,之后,开始了“第三次返场”,演出结束后的party , 和姑娘们。
逐渐成了气候的老鹰也越发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关心自己的收入。一开始签约时作为乐坛新人,大家不仅没写什么歌,而且生意场上合约的事情也一窍不通,也没有什么靠谱的律师,同样当年鲍勃迪伦唱了十个月咖啡馆签哥伦比亚出道的时候,迪伦接过约翰哈蒙德递来的协约,翻到最后一页,签字。“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来纽约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直到遇到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这位唱片界的生意人慧眼识珠想要把迪伦招致麾下,给迪伦付了违约金,争取了更多的利益,虽然之后格罗斯曼同样也引起了迪伦的不满,认为这位吸血鬼乱花自己钱。
签约的时候,乐团或艺人通常拿不到唱片版税,只能从巡回演出挣钱,行里称赚的是“发行的钱”(publishing
money)。大卫格芬作为一个在唱片界摸爬滚打然后自己开起公司的人,在这方面也做了漂亮的一手 , 格芬成立了乐团发行公司(band
publishing company ) , 掌管所有乐团的发行权,然而格芬有一半的版权,乐团有一半的版权。
大卫格芬一直有去电影圈闯一闯的想法,后来,格芬创建的作为“艺人庇护所“的“避难所”唱片被格芬卖给了华纳通讯 ,格芬想借此打入华纳进入电影业,然而天不遂人愿,华纳把收购的”伊莱克特拉“和”避难所“合并成立了另一个大公司管辖下的唱片部门。大家一看到头来又是要给大公司盘剥饱受剥削, 一系列的变故简直炸了锅了,老鹰乐队很希望拿回自己的发行权。 在这方面,格芬同样有点人情举动,就是要回了布朗的一半版权给了布朗,格芬认为这是有欠于布朗这位伯乐的。
总之,在Irving Azoff同律师的努力下 ,老鹰的发行权被拿回了。
后来一次去巴哈马的旅程,在海关检查时大伙儿身上的违禁药物着实令大家捏了把汗,这玩意儿要被搜查出来那可是要坐牢的呀。Irving Azoff示意先来搜他,顺便露出一叠美刀表示了表示。不料海关人员不为所动,然后Azoff又是一顿倾诉渴求手下留情,乐队正在上升期这对乐队将是毁灭一击,最后,有惊无险,大伙儿赶紧溜了 。
Irving Azoff在巴哈马海关的”勇敢护主“举动更加深得老鹰的信任,大伙儿作为利益共同体联系更紧密了。
天长日久,乐团之间的风格分歧越来越成问题了,最终,擅长乡村的Bernie离开了乐团,乐队之后也没有了班卓琴的声音。
Bernie离开后,表情帝、破坏王Joe Walsh加入了乐队顶替了Bernie的位置,老鹰依然是五人队伍。
Joe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也给了大家那种摇滚巨星的感觉,因为他是个破坏王,这他妈才是摇滚巨星范 。
Joe也是名师出高徒,收这位徒弟的是摇滚圈著名的破坏大师, The Who的鼓手,Keith Moon 。
1974年底,乐队录制了第四张专辑《one of these night》,主打歌《Lying Eyes》最终爬上了排行榜第二的位置,而这张唱片也是老鹰乐队的第一张冠军专辑。
1976年初,乐队出了一张精选《精选集》(the greatest hits 1971-75),这张唱片持续多年一共卖出了2700万张,是美国有史以来卖的最多的唱片。这张《精选集》为乐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可Henry并不满足,他认为歌迷和媒体只是把他们当作一支没有艺术涵养的流行乐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为了回应媒体的蔑视,他决心做一张高水准的专辑。
接着老鹰迎来了全盛期,围绕着歌曲《Hotel
California》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加州音乐圈和他们自己生活状态的歌曲, 1976年12月8日发行了专辑《Hotel California》。 这张专辑差不多也是张概念专辑了,不同于《Desperado》的西部故事,这张专辑讲述的是他们身边的故事。
此时Joe walsh和Don Felder的双吉他成为了乐团的标志。
而如今,乐团已经时常要处于崩溃的状态了,令人疲惫的巡演、创作、合作的压力和日常争吵逐渐把乐队一步步逼向解散。
《take it to
the limite》这首有着Randy 难以置信的超高音的歌曲是当时的返场曲目,而Randy越发地发现,他有点唱不上去了。最终,在一次演出的最后,在Frey的几经劝说之下,Randy 一直不为所动,表示唱不了这歌,今晚不唱了。
一番争吵,Randy 离队了。然后之前去Poco顶替了Randy 离队之后空缺的TimothyB. Schmit 被他们挖了过来,加入了eagles的顶替王Timothy
B. Schmit 也终于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
而这时的老鹰,已经在唱片制作和收入分红上的矛盾更加升级了。
这时的Eagles已经处于”the gods“ Henry和Frey的掌控之下 ,自认为是Eagles的队长,经常和Irving一起偷偷商量着乐队的业务,Timothy B.
Schmit 新来的无欲无争,加入老鹰也好不容易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Joe则深明大义,为乐队大局着想也不过多参合,对”the gods“的创作能力也是深感敬佩。而《加州旅馆》的初创者Don
Felder则对“the gods”和Irving的做法大为不满,对他们三人被排除在外的境况很是不爽。Felder希望有更多的歌曲录入专辑,希望有更公平的分红分配。
乐队经过18个月艰难的录制,于1979年9月24日发行了《the long run》,后来不久积怨重重的乐队在全盛之时突然解散分道扬镳,长时间以来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直到十几年后带有几首新歌的《冰封地狱》,乐队重启,进行巡演。后来在2007年发行了双唱片《远离伊甸园》。
多年之后,面对镜头,想起往事,JOE WALSH深情地说道:
发生了很多事,有一个哲学家说过:当你的生活,一团混乱的时候,一堆不相关的事,通通强碰,导致这种情况,然后...这种事就会发生一发不可收拾 ,你突然会觉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过了之后你再度回首,一切就像小说一样精彩,但当下你完全不会这么觉得,老鹰的很多故事就像这样。
“so much stuff just happend
You know , there's a philosopher who says ,
As you live your life ...
it appears to be anarchy and chaos
and random events ,
non-related events smashing into each other
and causing this situation,
and then --then this happens ,and it's
overwhelming ,
and it just looks like ,"What in the
world is going on ?"
And later , when you look back at it ,
it looks like a finely-crafted novel ,
but at the time ,it don't .
And a lot of the Eagles' story is like tha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