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这样一本书,妈妈我要做自己,书的观点大大震撼,是的,确实我阅读这方面书籍太少,学习太少,所以,新的育儿理念不知道,才出现很多错误,以后多读书,少走弯路
给孩子无分别的爱!就是不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指责指导孩子做的事,而是给予满足
培养孩子吗 把你的急功近利 好为人师 培养意识统统拿掉。
把你的评价标准统统拿掉, 因为不信任 才有标准
人生应该是宁静自在 安详自由的 习惯无所谓
养育孩子就是让他相信她配得上世上所有最好的
答案就是任孩子“予取予求”,即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孩子的欲望,从吃到穿到玩,等等,这是物质的,这是基本。
再到心理层面,充分满足孩子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的欲望。
无分别的爱,是最高层次的富养。富养,跟物质的富足,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真正的富养,跟养育者心灵的本真、自由和宁静,有根本的关系。
精神上、心理上,无限满足,无限地尊重、理解和信任。
物质上、生理上,充分满足,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
如果真要学外界的竞争,那么,就去试着比比,每个家庭,其内在的宁静、幸福、和谐和自在的指数,谁更多,谁更好吧。试着比比,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给予的无分别的爱、百依百顺的爱,谁更多,谁更好吧。
如果真要学优胜劣汰的竞争,那么,就朝着把我们的孩子养成纯真、自由、宁静、和谐的“天使”的方向努力
家,到底是什么呢?
家,只能是天堂,只能是生产和提供最卓越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地方。
家,只能是仙境,只能是生产和提供最优质的宁静、快乐、自在和幸福的基地。
家,只能是乐土,只能是生产和提供最真实的热爱、梦想、天赋和性格的所在。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不爱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看不起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批评责怪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更加重要的是: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爱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爱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欣赏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欣赏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对别人的孩子好,但是,一定要对你自己的孩子更加好。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
不管怎样,生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只有一个字,叫作家。
我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挫折,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挫折,在家里面,就不要给挫折了。在家里面,只能给爱,给无分别的爱,给百依百顺的爱。这样,生命才能有力量、有能力,去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
上面的四个故事,对应地讲了四个方法。第一个,是“转移注意力”;第二个,是“提供选择”;第三个,是“幻想式满足”;第四个,是“自然而合理的后果”。这些都是很常见也很有效的育儿小方法、小技巧。
我们很少严肃地、高高在上地拒绝孩子,相反,我们选择开心地拒绝,平等地拒绝,幽默地拒绝,不搭理地拒绝,哭诉地拒绝,央求地拒绝,可怜地拒绝……
首先,拒绝的形式很重要,要学会圆融平衡,温柔而坚定。
其次,即使在涉及健康和安全的领域,也可以选择不拒绝,拒绝是少数的少数,例外的例外,相反,即时满足,是普遍的普遍,主流的主流。
最后,拒绝的是行为,而不是情绪情感(请结合故事细细体会)
拒绝可以,但是拒绝的形式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形式远比内容重要。
关于拒绝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可以直截了当、硬邦邦、霸道、毫无回旋余地似的拒绝。
你的孩子本身,才是唯一的标准。这句话,是无分别的爱的精魂之所在。
精神上的、内在的、心理的,百依百顺,一概尊重、理解、信任。
物质上的、外在的、行为的,八依八顺,80%顺应,20%帮助和引领。
所谓的百依百顺,就是对孩子内在的情绪、情感、思想、动机等,全然了知、全然尊重、全然理解……不夹杂任何成人自以为是的成见和情绪。
这里摘录了文章中的原句 ,这些都引起我的重视,我的震撼,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恰当灵活使用,发现天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