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谈诗歌的“有我”与“无我”

再谈诗歌的“有我”与“无我”

作者: 逆行的水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22:03 被阅读78次

先来首绝句:

星落东篱后,
纤虹弄小狸。
微微风霁雨,
水沐几寒枝。

咋看可能不明觉厉,因为作者置身事外,所表达的感情是模糊的,虽然诗中每个景物有其具象,但串联后句子语义不明。这就造成了读者各自不同的理解,千人千面。然对我而言,此诗是失败的产物。

于是我将其稍作改动,如下:

星落东篱后,
纤虹弄小狸。
纷纷枫坠露,
水沐几相思。

作者本人介入诗歌本体,将自己的感情彰显。诗歌的主题也一下子明了,甚至有些过于直露、毫无留白。然而,读者的联想被封闭、被禁锢在有限的范围内。就美学角度看,此诗并不高明。

那么我们再做修改:

星落东篱后,
纤虹弄小狸。
纷纷丹夜雨,
水沐几寒枝。

这里最巧妙的处理是第三联,“丹夜”谐音“丹叶”(枫叶),利用文字的音响形象,达到能指与所指的巧妙统一。在绝大多数古代作品中,“夜”总是带给人一种沉静、忧思,而隐去第四联“相思”两字,能制造出朦胧的效果。相比第一首漫无边际的发散,缩小了读者的想象范围,又留有足够余地,因为诗歌的整体情绪基调已经奠定。

相关文章

  • 再谈诗歌的“有我”与“无我”

    先来首绝句: 星落东篱后,纤虹弄小狸。微微风霁雨,水沐几寒枝。 咋看可能不明觉厉,因为作者置身事外,所表达的感情是...

  • 课堂教学要有“我”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中同等重要。借...

  • 无我与有我

    读完先生的《乡土中国》,一时很难消化其中的知识与架构。却在闲暇间想到个有趣的问题,书中的“无我”和“有我”。 所谓...

  • 有我与无我

    先说“有我” 每个人都首先活在“有我”之中。从自我生命的孕育开始,本能性的与个性化的“我”便逐渐形成。生命的种子里...

  • 有我与无我

    我过年的时候,讲了四句话,我说:“时时自觉,念念自知……”—— 不要忘了自己。有人说“忘了我,是最高的人”,那是w...

  • 无我与有我

    把一颗糖放进水里,糖不见了,水里却处处有糖,“无我”就是处处有我,与万物同在、融为“一”。如果把糖包起来放进水里,...

  • 无我与有我之我见

    今日,在熊逸佛学50讲学习中,熊老师说佛陀的“无我”、“缘起性空”的理论,必然引起宿命论,也就意味着人没有选择性。...

  • 【原创】古文版译鲁米诗两首

    【英译汉】鲁米诗两首 (诗歌一) 无我勿行。 在天,在地,此界与彼界, 无我则万物不生。 无我若有生, 则视不能见...

  • 有我?无我?

    初读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时,对例句心存疑虑。"悠然见南山"不是我看到的吗?以我观物不是应该归到有我之境吗? ...

  • 有我,无我

    养精蓄锐,待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谈诗歌的“有我”与“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y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