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在《示弟立志说》中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可见,“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是成圣成贤的方法与路径。
什么是“正诸先觉”?向圣贤学习,关键要在“信、专、疑、敬”上下功夫。
一要“信”。对古圣先贤以及他们留下来的经典,一定要“信”,学做圣人,先要相信圣人,相信他们教我们的方法,以及他们证悟到的境界,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彻底“放空”自己,放下自己那些并不系统,不完善的“我执”、“我以为”。
二要“专”。我们要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要按照圣贤教诲,简单、听话、照做,要专注与专心,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与成就。
三要“疑”。这里指的“疑”,不是对经典的怀疑,而是对自己的理解、习惯性思维要有怀疑,对与自己理解不合,无法印证的地方不能轻易放过,要精进,并从此处入手去学习,即所谓“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四要“敬”。明师难求,既然有缘与圣贤接触,心存一个“敬”字,才能让我们更加精进,才能让自己悟得进,学得深,懂得多。对圣人与经典,怎样做才是“敬”呢?一是学习态度上要“尊崇、笃信”,二是学习方法上要“详审、慎思”。
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四要”,就不会轻率、疏忽、怠慢、轻视圣贤与经典,就能真正从圣贤中获得营养与智慧,悟得真经,就开始踏上了成圣成贤之道了。
什么叫考诸古训?考诸古训就是读圣贤书,如《四书》、《五经》等经典,听圣贤垂训。
学习经典的态度,要如“饥者之于食、病者之于药、暗者之于灯、跛者之于杖”。如果我们能做到,那才真叫考诸古训。
而实现中,我们学习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警觉:
一是心急。认为古文难理解,不是一下子能学好;
二是心傲。认为那都是过时的东西,现在都信息化时代了,那些东西不适用;
三是我执。认为古圣先贤们的话不对,用自己的经历佐证其误。这就是用小我的坐标系,来求证大我的坐标!
四是未行。大多数人只求理上明,不用学到的东西去践行。
五是降维。本来可以修成圣人,自己畏难而退,往贤人道上去修;修为一些时间后,感觉自己贤人也做不了,甘居落后,就往君子道上走。一退再退,结果终于改变不了凡人本色。
古圣先贤们用心良苦,一而再,再而三给我们明示成圣成贤的大道,我们有缘份接触与学习,而且每个人心中原本来就住着一个圣人,为何不好好修行,去除自己的小我,让久住心中的圣人走出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