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统工艺振兴探索与实践非遗田野行
以传统手工艺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村为例

以传统手工艺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村为例

作者: 赵g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9:01 被阅读628次

以传统手工艺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村为例

赵罡  王婉菲

摘要: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的舟山村以橄榄核雕而闻名,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已形成核雕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本文将详细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的政策扶持下,舟山村为了做大做强核雕产业而采取的具体举措,探索其以传统手工艺发展带动当地的乡村振兴的方法与道路。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乡村振兴;舟山核雕村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并提出,下一步应“努力为农民创造第三就业空间”,而乡村的产业主要就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如何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发掘和建设来为乡村人民创造第三就业,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便成了重中之重。

从农耕、游牧文明到工业文明,手工技艺和传统文化的衰落,是全 人类面临的共同命运。19 世纪上半叶在德国兴起的浪漫主义,19 世纪 下半叶在英国兴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都是怀乡、思乡的一种体现。【1】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的舟山村因传统手工艺——“橄榄核雕”而闻名全国,被称为“核雕村”。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香山街道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以“传承吴地文化精髓,打造文化香山品牌”为发展思路,以做大做强舟山村的核雕产业为切入点和有力支撑,积极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和传统文化工艺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以此带动舟山村的乡村振兴。

一、舟山核雕,吴地传统文化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香山街道地处苏州太湖之滨,因春秋时期吴王采香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工艺而著名。据清末徐翥先《香山小志》记载:“香山梓人圬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核桃、橄榄雕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物,雅俗共赏。”至今香山传统工艺产业已发展为传统建筑营造工艺、雕塑工艺、编织工艺、刻绘、刺绣挑花工艺、装裱工艺等六大工艺门类。其中,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自古享誉大江南北,从汉魏时代的江南佛寺到有宋一朝的皇家苑圃,从金碧辉煌的宫廷楼宇到精致秀美的私家园林,无不凝结着香山匠人的智慧。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香山匠人工种划分越来越细致,形成了木、瓦、石、扎材、土、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并催生了核雕、石雕、砖雕、木雕、象牙雕等工艺门类。现今,在众多的香山工艺门类中,橄榄核雕发展最快,也最为著名。【2】

橄榄核雕主要集中在香山街道的舟山村一带,由此通常叫舟山核雕。历经百年发展,舟山核雕,已成为吴地传统文化工艺的一支奇葩,被誉为“苏工”巧美精细的代表作之一。综观舟山的核雕发展史,经历了勃兴、衰弱和复兴三个阶段。

明清之际,核雕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达富商雅士,都对核雕青睐有加。一时间,佩戴把玩成风。一批吴地艺人因此被召入宫,专事雕刻,推动了核雕技艺的发展。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王叔远及其核雕作品《苏东坡夜游赤壁》。清朝晚期是舟山橄榄核雕最早的起源时间,其中最为有名的核雕大师为“殷派”的创始人殷福根。民国时期,殷根福在上海城隍庙开办“永兴斋”艺铺,其创作的橄榄核雕“十八罗汉头”风靡沪上,因其独特的技艺,舟山核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殷福根也开始从舟山招收徒弟,这也是很多核雕艺匠出自舟山的主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殷福根奠定了舟山橄榄核雕发展的基础【3】。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初期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舟山核雕经历了一个衰弱期。直到九十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舟山核雕才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期。据舟山村书记高峰介绍,目前整个舟山村18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从事雕刻生产制作,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加入舟山核雕行业。全村拥有核雕工作室500多户,从业人员3200多,年销售达3亿元,占据着国内核雕市场80%的份额,形成了一条从橄榄核原料采购、到核加工、雕刻、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的完整产业链。

二、在弘扬传承中做大核雕特色产业

舟山核雕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更得益于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支持。2012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振兴苏州工艺美术产业进行了明确部署【4】。近年来,香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着眼于打造富民产业,在尊重传统工艺品生产制作规律的同时,多措并举,引导艺人和村民做大做强核雕特色文化产业。

1.保护非遗,宣传核雕传统文化工艺。

舟山核雕造型灵活、风格细腻、构思奇巧、以小见大,为玩赏和收藏的珍品,极富价值。其十八罗汉头、核舟等题材的作品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工艺精品。2008年,以舟山核雕为代表的光福核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核雕文化的艺术价值,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推介。2009年央视十套《百科探秘》栏目制作并播放了纪录片《核雕乾坤》,介绍舟山核雕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以及核雕的保养。在江苏卫视、《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媒体上也开设了专题专栏,宣传舟山核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核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舟山核雕村内建造有核雕艺术馆,展示和陈列舟山核雕的历史、大师的创作经历、核雕艺术精品等。

2.培育大师,引领核雕技艺传承创新。

2009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官摘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标志着舟山核雕技艺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引领核雕技艺不断传承创新,提高核雕技艺创作水平,香山街道为核雕艺人提供了优良的工作环境,并鼓励创作创新。这期间,一大批核雕大师脱颖而出。舟山核雕村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4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3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5名,苏州市级非遗传承人6名,吴中区级非遗传承人6名,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4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融合的核雕高水平人才队伍,使得当代舟山核雕新题材、新作品不断涌现。

此外,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很支持和重视传承人群的强基础、拖眼界、增学养工作。2015年,恰逢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试点工作。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展的第一个试点培训班就是核雕班,60名中青年传承人群参加了为时一个月的培训工作,培训期间,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亲临课堂,调研学习情况。2016年6月,项兆伦副部长和相关部门领导又来到核雕村回访研培学员,了解学员的发展情况及继续深造的需求。2016年11月,文化部又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核雕传统技艺研修班,进一步提升核雕传承人群的设计创新能力。通过培训学习,传承人加强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课程和美术、美工等的学习和认识,扩大了知识广度,拓宽了眼界,得到了自我进阶与提升,对今后丰富核雕创作的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拓展核雕技艺发展空间有极大的帮助。

3.提升素质,奠定核雕产业人才基础。

培养接班人是传统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香山街道采取多种措施,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一是开门收徒育良才。街道秉承“大师培养大师”的理念,鼓励核雕大师培养大师级接班人,传承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和周建明分别培养徒弟170多人。二是请来大师拓思路。聘请北京、山东、广东等地核雕大师、专家和文玩名家来舟山交流,讲授国内外雕刻理念和工艺发展方向等知识。三是接受培训提技能。挑选年轻的优秀核雕技师参加全国、全省研习班和培训班,开阔眼界,提升技能,大力培养行业高精尖艺术人才,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后劲。四是走进校园育新人。在中小学校开设核雕课堂,组织核雕大师定期走进校园传授核雕知识,为舟山核雕技艺后继有人打下坚实基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2013年即开设了3年制雕刻专业,每年核雕方向的学生达到15人左右,还开办了2.5年制传承人学历班,目前大约有30余位核雕传承人群进入到学历教育中,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技能新传人充实到核雕队伍之中,带来了核雕行业发展的新变化。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指出“非 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 创造的文化遗产”。“持有非遗的社区、群体或个人,既是传承者,也是 实践者,更是创造者,他们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最为重要的力量”。“努 力实现传承非遗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遗重 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非遗传承活力与后劲,不断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遗工作的重要目标”。【5】

  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设法留住年轻人。由于乡村的衰落,人们才跑去城市。故而,在城乡开放互通的氛围下给农村青年以本土发展创业的更多机会,正是破解这一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6】因此,要让青年人意识到从事传统手工技艺行业有发展前途,动员和吸引他们来学习和继承传统手工艺,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青年人参与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艺的热情【7】。现在舟山村里已经有不少“90后”雕刻师,他们给这个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另辟蹊径创作的产品吸引了更多年轻买家。

4.打造精品,塑造核雕文化品牌。

这几年,香山街道每年都会组织核雕大师和艺人参加全国及各省、市展览会、展示会等展销活动,参加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工艺美术学会等艺术团体活动,提升舟山核雕在工艺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舟山核雕艺人在全国各级各类展会和工艺品比赛中屡获大奖,还创造了舟山核雕“山花奖”三连冠的佳绩。据初步统计,五年来,舟山核雕艺人获奖数超过了500人次,获奖作品700多件。周建明大师的作品《浮雕十八罗汉》、《苏州园林》、《北京胜迹》、《十八大罗汉》、《核舟》、《后继有人》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华艺术品收藏博览会、江苏省“艺博杯”等重大活动中荣获“金奖”。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误导,香山街道引导核雕艺人抱团经营,在当地成立了舟山核雕行业协会,注册“舟山核雕”集体商标,发放工商营业执照[2],制订行业标准,组织基础培训,开展材料、设计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从而使舟山核雕步入了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5.改造提升,做大做优核雕产业。

为了更好地传承核雕技艺,做大核雕产业,2012年起,苏州市及吴中区投入了1亿多元对舟山村实施全面改造提升工程。一是优化核雕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在保留原村落风貌的基础上,先后对舟山村的道路、河道、景观、房屋立面进行整体的改造和提升;二是着眼于核雕文化内涵与人文环境提升,侧重于人文景观的美化与塑造。如今,整个建设改造工程已基本结束,舟山核雕村的改造,融入了“香山帮”传统建筑风格,呈现出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情,实现了传统的“香山帮”建筑艺术与核雕这一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的完美融合。

三、集聚资源要素,打造香山特色文化产业园

舟山核雕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舟山核雕村的改造提升工程,得到了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工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尝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舟山核雕村相继荣获了中国特色旅游文化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作基地、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村、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苏州市美丽乡村和苏州市特色商业街区等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来到舟山核雕村调研,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香山街道未来两年的重要工作,就是认真总结、借鉴舟山核雕产业与核雕村建设经验,以核雕产业为主导、为中心,有机整合香山街道内的传统文化工艺,有步骤地打造香山特色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香山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塑造“文化香山”品牌。

一是继续围绕“原生态、有文化、有特色、有品位”的要求,按照苏州市人民政府【2014】22号关于苏州太湖核雕文化旅游区及舟山村特色村庄的批复要求,进一步提升舟山核雕村的文化品味、非遗内涵、服务功能,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家5A级太湖旅游风景区中的靓丽名片,打造成“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舟山核雕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二是在现有的核雕村(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依托香山街道的地域、历史、人文、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核雕为主导,有机整合砖雕、木雕、藤编、刺绣、书画等传统文化工艺资源,规划建设香山文化产业园(基地),规划中的香山文化产业基地位于舟山村以南,北靠孙武路,南临蒯祥大道,地理位置优越,现已开工建设。

在此基础上,分批建设郁舍书画村、香山藤编村、梅舍渔帆村、蒋墩刺绣村、香山艺术展示馆、文化休闲廊等场馆、村落,并逐步把相关产业引入基地内,将香山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打造成为艺术品交易中心、艺术品展览中心和传统艺术培训中心,使之成为一个更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园区和商旅文融合发展高地,以此推动整个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更高层面上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从而辐射长三角,影响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四、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舟山村已经通过发展当地的特色传统手工艺——核雕产业,初步实现了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核雕产业”作为舟山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与核心,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村落环境改造提升工程,舟山村初步达到了“生态宜居”的目标。再者,核雕文化内涵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也有助于形成“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最后,在以上的基础上,舟山村有望在未来逐步实现“治理有效”。

参考文献

【1】陈岸瑛.时代转折中的非遗传承与传统复兴 /装饰 总第284期 / 2016 / 12

【2】廖明华.苏州舟山橄榄核雕及其艺术特色分析[J].艺术科技,2017(5):147

【3】高峻岭.舟山橄榄核雕业的发展现状对衡阳民间竹雕的借鉴探析[J].大众文艺,2017(6):34.

【4】邢伟中,郭凯,沈稼溢.苏州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5):12-16.

【5】项兆伦 :“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文化部官网,

【6】王丽丽 .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年/11 月/23 日/第 001 版

【7】郭荣茂.从文化自觉谈农村传统手工艺保护网络的构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68-371.

作者姓名:赵罡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职务:副教授

电话:18626155987

邮箱:53631535@qq.com

作者姓名:王婉菲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职务:硕士研究生

电话:13236550728

邮箱:842093807@qq.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传统手工艺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村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z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