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理想的世界
14年的春天,我参加微辣青年第一期乡村教育营,从此打开我的乡村教育成长之路。在营中,我开始接触乡村教育、孩子成长等议题。这对我即将走上教育一线留下较多的问题思考。
飞向理想的世界15年的秋天,我离开大学,走上实习岗位。实习中,我害怕同化,害怕没有自我……课堂上,我像一个机器人,喋喋不休讲述每天固定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听得疲惫。难道我以后真的像这样教学吗?我在课堂上可以改变些什么呢?直到,我遇到儿童文学阅读。每天早上,我利用课前5分钟,给孩子们朗读梅子涵老师的《绿光芒》。孩子们疲惫的眼神慢慢变成期待,期待听到每天的故事……
16年春天,我从朋友口中认识一套书,《日有所诵》。听朋友讲,实践这套书不难,一个单元通读,15分钟便可讲完。于是,我上网搜索这套书内容,阅读完前言,心中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也可以在课堂实践这套书该多好啊!我和朋友说了这个想法,他便送了一套《日有所诵》,叫我先看完是否有把握实践。我阅读完后,心没底气,因为没有观摩过课堂的实践,没有经验。16年4月,朋友让我进一步了解这套书相关信息,推荐我参加亲近母语的儿童阅读论坛。但很遗憾,单位没有批假,去不成。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深入关注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信息。
飞向理想的世界18年7月7日,学校开完学期最后的会议,我风风火火坐大巴来到了广州。广州不是我的目的地,我的目的地——南京。7月8日早上,家人送我到车站,嘱咐我一路上要注意安全,到了南京,一定要报安全到达信息。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来到一个城市来追寻自己两年前定的一个约定,所以,我来了。
飞向理想的世界研习营上,我认识了孔晓燕老师。她的“儿童诵读教学”,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诵读可以那样教,但诵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下功夫,坚持做,才会有成效。另外,三位老师在实践中给我们展现三个低中高年级诵读的案例,真是一场激光闪电的头脑风暴,闭塞的大脑射进一缕温暖的阳光,驱走曾经在路上的寒冷。
飞向理想的世界 飞向理想的世界18年9月,亲近母语继续给爱好儿童文学阅读的老师提供一个线上免费学习的平台,亲读会。报名链接一出来,我马上提交报名表。亲读会上,我再次聆听孔老师的《日有所诵》的课程分享。这次,我复习巩固在南京研习营上孔老师讲的方法,结合亲读会的案例,我认真学习一遍。这时,心中有一个声音响起:行动吧!于是,我找到以前参加公益活动朋友,寻求买书资金的帮助。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找到一个愿意资助给班上孩子买书的组织,顺利买到25本书(当时计划两个孩子共用一本书)。后来,偶然和大学老师闲聊起诵读话题,老师毫不犹豫说,最好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本书诵读。剩下的26本《日有所诵》,终于齐聚五(2)班和51个孩子相见了。谢谢朋友和我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帮助。
飞向理想的世界上诵读课,不是简单的事情。备课时的绞尽脑汁的样子,总是那么胶着。这时,我记得南京研习营白霞玲老师分享的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下去,就不简单了。我用思维导图备课,搜索有关文本的资料,反复翻看孔老师课程笔记……就这样,《日有所诵》课程在五(2)班慢慢开展起来。
飞向理想的世界班上一个孩子写的日记,给我一个惊喜。
飞向理想的世界孩子们一边认真听老师朗诵,一边做笔记。
飞向理想的世界 飞向理想的世界孩子们模仿美国狄金森《篱笆那边》创作小诗,小诗人是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孩子。
飞向理想的世界18年9月开学,班上有一个家长诉说孩子在二年级的学习经历,我听了不禁陷入沉思。这孩子开朗活泼、爱阅读、心理较敏感。他数学成绩很好,但因为从小养成做事慢的习惯,语文作业很多按时交不了。有一次,他妈妈来学校接他(生病)。一到教室门口,语文老师便咄咄逼人投诉孩子的不是。当时,孩子也听见这对话。从此以后,他对语文学习有恐惧感,特别是作文。
我听他妈妈说,孩子爱阅读,不是一般的喜欢。睡觉时也藏着书看,即使已经看完一本书,他也不厌其烦再阅读。爱阅读的孩子,作文也不差。但我想得太简单。上语文课,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经常有他举手回答问题的影子。我有一些不知道的知识,他全知道。我喜欢这样的孩子,可是每次有关写作的作业,他经常不交或者寥寥几行就完成作业。
18年10月,我带了51本《日有所诵》到班级,学习诵读美国诗人狄金森诗歌《篱笆那边》。学习诵读后,请孩子们仿写小诗。这个孩子是第一个完成的,而且当时写的时候,他表现很好,没有拖拉。写完后,他高兴扬起来给我看。从这次以后,我发现他对写作有一点点的变化,没有那么抵触了。而且,我在学习中经常鼓励他,和他聊《日有所诵》,他能说出很多趣闻,这是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飞向理想的世界19年2月,新的学期如期而来,琅琅书声洋溢着整个五(2)班。亲读会第二期,我依然报名参加。但这次,课程的实践方便许多。每天通过手机连接蓝牙音响,蓝牙音响通过小蜜蜂声音传播,宁风良老师缓缓的开头传送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日有所诵,日有所得。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感谢亲近母语老师们的默默奉献,孩子们成长,有诵读,真好!
飞向理想的世界 飞向理想的世界胡适先生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做点有意义的事。
儿童文学阅读的追梦路上,《日有所诵》不是我的终点,我想尝试做整本书的阅读、绘本阅读。3月底,我申请加入星星点灯计划,实现了我这个小愿望。愿和更多同路人,给孩子带来阅读光芒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