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决定学校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我相信深圳地区的学校在资源、老师水平方面是不相上下的,但为什么学校之间会有好坏之分呢?关键在于学生群体,中高考的成绩将会作为学校间的对比。
学生群体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排名,排名靠前的学校对好学生的招生率明显高于低排名的学校,结果是优者更优。虽然差者未必更差,毕竟学生整体素质依然是提高的。
在学生群体里面,拿母校新安中学的重点班与普通班作为对比,这些班级我都待过。同一个老师,重点班每天布置的作业强度就比普通班高出不少,要求更加的严格。普通班则不同,老师虽然教学态度一致,但要求明显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显得低许多,直接反应在分数上就是不作高要求。
学生自己怎么想呢,重点班的同学很少会嫌老师给的要求太严格,而是努力达成,并且超越。普通班的同学,对于老师的低要求仍然怨气连连,巴不得一点要求都没有。少数普通班的同学能够顶住周围同学的闲话,像重点班的要求靠拢,甚至直接跳入重点班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大多数学生从众,好了大家好,差了一起差。从班级放大到学校之间,不正是如此吗?
第二问:开车在高速与公路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此问题源于我开车时对速度的相关错觉引发。开车在高速路上时,如果车辆稀疏,视野开阔,有望山跑马的感觉,哪怕车速达到120km/h,也不觉得多快。一旦车辆变多,再用相同的速度驾驶,便会觉得速度变快,不知不觉车速降了下来。公路上开车时,尽管只开到60km/h,或者40km/h,便会觉得车速异常快,在经过深深的隧道的时,感觉更加明显。
将原因简单分析一下,从环境看,参照物多的公路,反复刺激视觉,身体本能的进行测速,这就是感觉速度变快的原因。而处于广阔地带的高速路上,景色变化相对较小,对于速度的敏感性便会下降。
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在高速上开,尽管速度快,但由于车辆较少,也不怕有人横穿马路,心里放松,开车也放松。公路上开车则不同,不仅要时刻注意行人,更要频繁观察红绿灯。开车的专注度高,其结果便是对速度的敏感性大幅提高。
第三问:别人的不幸跟自己有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是有,而且关系非常的紧密。人类的社会是相联系的,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朋友圈,没有谁单独生存在孤岛上。
我们常常会参与慈善行动,捐个款帮助一下不认识的不幸的人,这个好处是什么,是给人希望,也给自己希望,当自己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也会有其他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围绕这一点心理,轻松筹水滴筹等平台崛起了,一人有难众人支援。
也有人认为做慈善是好心办坏事,慈善事业助长了穷人懒惰的习气,这是偏见,没有事情是绝对的。
《我们的孩子》认为我们要有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与我们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可能成为我们的老板、员工,未来的消费者,未来的合作者,未来的支持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