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场尾的端午行,有远山和迷雾,有海之辽阔的沉沉浮浮和小巷的夜歌飞舞,有大鹏所城之韵,有东山古寺青灯掌明、颂经声声入耳……若干年后会否想起,这样的时光是一首静谧的歌,响在心里,终入大海,与海浪在潮起潮落里讲述亲情和爱情的故事。
踏浪而行,客栈夜歌
龙舟水抵挡不住一颗颗踏浪之心。撑伞慢行,看赶海的人群即使只是捡到一只小贝壳,也是脸带喜色,一派有收成的样子。
海水微凉,有着见底的清澈和干净。很多年前便爱上海,面朝大海,静坐放空,看潮涨看潮落。海水不容分说地侵入光阴,过往的云烟深处,被咸水冲刷和占领,一个拥海入怀的世界,从此徐徐展开。
海沙记忆,家人在一起。我们下榻的民宿叫“半山半岛”,独栋两层小楼房,双房四床,有客厅、餐厅,有卡拉OK。这是我们出来游玩离海最近的一次,步行不到一分钟看到海,两分钟就能到海边。环境有时幽静有时闹,坐在一楼客厅,当门口行人路过,脚步声和聊天声像是窃窃私语的人群经过,喧闹后又转瞬的安静,令人有种是否真的有人来过的不真实感。
黄昏来临,旁边客栈的驻唱歌手开始浅吟低唱,从董小姐到蓝莲花,从朴树到五月天,从慢歌到摇滚,从我熟悉的到第一次听的……
这边星火闪烁的烧烤世界,那边歌声缭绕的诗意境界;我们与那陌生歌者 ,此时多像平行世界里的人,遥相张望,不交集,歌声听来入心,滋养这个湿润的端午。
听了两晚的歌,被歌声抚慰。游在山海之间,是你最好看的样子
山海相伴,游起来。 从宁静海边客栈出发,与山海来一场畅快淋漓的碰撞。游海,在游山和游雾之间;在雨滴打落在脸上和心间之际;在海水涌动在发肤之中。
记不清上一次游在海中央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只知道每一次入海,不只戏水,是认真是敬仰是爱在心头想大声喊出来。一天夜里在小径湾仰泳,被头顶的星空震撼,虽只是斑斑点点稀疏洒落,闪耀在眼里,驻扎到心里。被那份寂静的空灵震慑,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的空旷,是充盈之海……
爱上游海,即使天气清凉如月,海水浸透发热的全身;即使暴雨注入海里,发出悲情的哭喊;即使海底迷糊不清,也愿意穿梭在丛林般复杂的迷宫里。
山和雾的注视下,一头扎进海水,沉沉浮浮,闪闪烁烁,迷迷蒙蒙,我游故我在。
奔赴山海的每一段时光,倾听洪流之源的呐喊。
巍峨与辽阔,山海相望,在俯视与仰视之间。苍山易梦,海滚滚,红尘易逝。
游在青花瓷般的天空下,韶华白首,越喧嚣,越朴素。
夜了,较场尾的上空开始绽放烟花。虽烟花易冷,在能在同一片绚烂的天空下,就何其幸运。
傍晚,国画山海。大鹏所城之韵,东山古寺之深
东山寺,面朝大鹏湾。许多年前,跟随单位的拓展活动到大鹏行走。那是一个午后,在古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当地老人和小孩在自家门口晒太阳,影子在古城的阳光下被拉得长长的。现在想来,当初的小屁孩们已经是青年人了吧,可能已成为这个景点的工作人员之一了吧。
大鹏所城跟南头古城有些相似,一派岭南建筑风格,老家的客家风情,甚是熟悉亲切。
城墙苔藓丛生,丝毫不影响其威武之霸气,浓重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
城墙拐角处,遇见青色烟雨。 古玩店充满文艺气息。 小院,雨后青青,千姿百态惹人喜。一家人在几个00后的带领下,且说且笑,且拍且摆,往东边的东山寺前进。
没想到行进中,一位中年妇女只顾看手机没看脚下的路,一个趔趄,直接跪倒在我们脚下,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不知上前扶还是不扶好,在犹豫瞬间,她朋友赶紧回头转身,一边扶她一边责怪她不应该走路看手机。女士许是摔得可疼了,一脸痛苦状……
这样的一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们赶紧互相提醒,走路别看手机哈。
走到东山寺时,已是傍晚,但还不是天色暗淡时分。天气时雨时热,有些闷,大家的衣服走得湿透了。
许多年前得知朋友在东山寺的客房里住夜,当时极为羡慕,古寺青灯之下,该是多么清静与平和。
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面朝大鹏湾的古寺,不支持香客秉烛烧香,但有心的话,二维码表示爱心很方便。寺内威武的大雄宝殿旁,两位男女年青人在虔诚念经,吐字清晰,一脸虔诚,令听者萧然起敬。
抄经房,宽敞明亮,这令我想起在自家抄经的心情和场景。古寺之韵在于历史的沉淀,在于香火的延绵不断,更在于万众香客的良善之心……
古寺的两旁分别有两道气势恢宏的大拱门,通向深山老林之路。驻足凝望,并未向前踏步一探老林真相,留待日后有缘,再品身在老林之感。
人与人,与万事万物,都是一场场缘起缘灭的际遇。
山海相遇,唱一首《听海》,浪涛澎湃间,暂时忘却疼痛,记录这悠然小惬意的端午时光。
与山海相伴,踏歌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