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太极拳不行,而是你不行
文/趋贤
很不想写这样的文章,就像给大学生上加减乘除的数学课一样,其实没什么必要。但没办法,如今的武林更“乱”,江湖更加的“险恶”了?!为何如此?源于多数武术人对武术的不自信,源于多数武术人对武术的质疑,源于不同拳种之间的相互较劲与相轻,自古文人相轻,如今武人更加表现得显著,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所以,有必要以此一文,尽自己绵薄之力为武术说说话。
“说说三观”
从三个比较严重的观念说起,不明白这三个观念,后文无须再看:
1.个人习练的拳种并不代表该拳术的水平高低,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功夫境界。
2.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
3.我们都需要一双慧眼,一颗明心去辨别武林中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杨无敌”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龢和大学士观其精妙的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皇帝的老师对谁称赞?就是任旗营武术教头的杨露禅,江湖外号“杨无敌”。旗营是个什么地方?简单说就是大内高手聚集地,要想在这有一席之位,没点真功夫恐怕不行吧?能有“杨无敌”如此霸气的称号,其功夫应该不是那么简单吧?
“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天津的《大公报》评价先生道"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术者皆望风倾倒。……为人重然诺,有古风粹然之气见于面背。"北平的《京报》评价孙禄堂先生是"我国太极拳界惟一名手。"
《世界日报》评价孙禄堂先生:"其艺已臻绝顶。"北平国术馆副馆长、太极拳名家许禹生评价曰:"孙君禄堂气质超迈、功力弥深,以禹生所躬遇而目睹者,南北拳家固未见其匹也。"
山东国术馆教务长、形意拳家田振峰,一向以反孙闻名,亦曾感叹道:"孙禄堂先生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谛都带走了,从此已没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是形意拳了。"
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八卦掌名家姜容樵评价曰:"孙禄堂的八卦掌早已入了化境,为同辈人所望尘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极尽其妙。所以,无形中也就推他为斌字辈之魁首。孙禄堂的技艺无一不精,刀枪剑戟都比别人来得高妙,所以南北驰名,差不多要压倒那些老前辈。人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做万能手,也真称得起是盖世英豪。"
武当剑名家黄元秀亦曾曰:"近世之拳术,以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最为精妙,习者众,通者寡,穷一生之力能精其一者,已属难得。孙禄堂先生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独能皆臻化境,除勤学善悟外,实有天赋异质、上根利器耳。"
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副处长、甘凤池第四代嫡传金一明在其编写的《国术史》中评价孙先生曰:"禄堂先生之为人,其技击因已炉火纯青,其道德之高尚,术与道通。若先生者,可谓合道、术二字而一炉共冶者,世有挟技凌人者,应以先生为千秋金鉴。"
形意、八卦名家张兆东晚年曾对友人曰:"以余一生所识,武功能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独孙禄堂一人耳。"国术名家李景林于民二十年出任山东国术馆馆长时,曾谓:"环顾宇内能集拳术之大成而独造其极者,唯孙禄堂先生一人。"
“影像传世太极实战真功”——黄性贤
传说的确有言过其实之处,特别是越久远越神化,因为无从考证,还好,有这么一位高手,在擂台上比武,留有视频传世的,就不是文字可以吹捧出来的了:
1970年曾与世界摔跤冠军廖广成作“中西拳擂台赛”,以26比0,获绝对优胜,名震环宇。网上还流传比赛的视频,大家可以一睹太极风采。话不多说,赛事比分26比0,这是个什么水平较量,也难怪当年的武术界为此赛事炸开了锅,各地报纸争相报道。1989年,黄性贤还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武术比赛,又荣获太极拳散打、推手总冠军,并获“武学博士”称号。
如今的真功夫何在?
如今的太极真功夫何在?答案回到杨无敌时代:“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得太极真传,此三人即凌山、万春、全佑,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则善柔化。”
是的,人,万物之灵,各人禀性不同,传人传承自己所擅长的技术,太极真功夫是怎么样的??要窥其全貌,需时间倒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样“万物归三,三合二,二容一,一返于道”,太极真功夫,需从全体太极人所擅长的功夫水平和境界中去思考,研究及看待。
莫把光阴虚度过
网络资讯如此发达,如今太极传人也各怀绝技真功夫,与其脸红耳赤争长短,不如花点时间汲取彼此的优秀技术传承下去更来得实在、靠谱。
今天,聊的是太极拳,推而广之,放在其他武术拳种当中,也当如此,望自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