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道德经》
第一章 你且修身
择善而从
一个人生活久了,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之间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怀疑,会开始回忆起以前曾经发生的林林总总。
又是一年的冬天,南方的冬天,天气终究是不会很冷。没有北方的大雪纷飞,有的只是人们在南方的艳阳里喃喃细语。最近上海降温了,冷风吹落了好看的银杏叶子,大片大片的银杏叶铺在地上,给人一种还是秋天的错觉。
来到这座城市已经快四年了,四年时间很长,长到足够改变一个人。大三那年,怀揣着梦想的他毅然决定考研,填志愿时他报了个北方的城市,因为北方的那所学校他喜欢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但是那年考研他失败了,在面临调剂的时候,他选择了这个南方的大都市。
那年夏天,他拖着已经撕了个大口子的蛇皮袋,里面装着老家带来的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宿舍楼是一栋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他的宿舍在三楼最靠边的一间,每间宿舍需要住4个人,宿舍面积很小,伸手就能完全摸到两边床的扶手。他是第二个到宿舍的,床位是自己挑选的,他选了个靠窗的床位,从床上往下看,可以看到有一个很大的桂花树,每到深秋,都可以闻到浓浓的桂花香味。他的三个室友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很善良。和他睡同一边床位的室友来至安徽,是个有点小胖的男生,做事很独立,对面的室友来自江苏,曾经和他关系最好,他们曾一起打篮球一起聊各种话题,现在却连最基本的联系方式都没有了,斜对面的室友来自北方,是个说话很直爽,内心很善良的男生。他们曾经一起外出吃火锅,一起相约去体育馆,一起彻夜畅聊理想和喜欢的姑娘,但如今却再也找不到一个说”在吗“的理由。每个人都是一个无法取代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每个个体之间也都始终无法一直保持某种良好的相处的关系。总是会在某个时间,你们会因为一些没有说出口的矛盾,心有芥蒂的慢慢疏远了彼此,甚至在某个时刻决定不再跟对方联系,以至于在某个冲动的瞬间把对方好友删除了。 或许在某个时间你回忆起曾经有那些人的快乐,转眼却是一阵落寞。就像《千与千寻》中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会就人上,有人下,谁能和你同行,就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要感激所有同行的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终点,每件事情也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去理解,去接受,去理性地看待发生的一切。然而在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开始慢慢发现上车的人的数量要远远小于下车人的数量,以至于在不经意之间我们慢慢的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或许偶尔也会有人走入孤岛,却始终无法走进孤岛上那唯一的城堡。(遇到一些善良的人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了联系)
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留在这个繁华的都市,自己在偏远的郊区租了一个单间,找了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他身上始终残留着些象牙塔里面的学生气。尽管在学校的时候他曾很幸运的在一家很不错的企业连续实习了快两年的时间,在那接近两年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些行业里的朋友,对于所在的行业,所需的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时候的他身边有愿意指导他的上司和有工作经验的同事,他也很乐意学习。虽然每天都很累,经常一个人听着林肯公园的歌坐着末班地铁赶回学校改论文,但却是打心底里庆幸有那么一段累并快乐着时光,感激在上一家公司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毕业的时候,他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离开,或许每个人在年轻气盛的年纪都是会做出一些让自己有些后悔的决定,但他是幸运的,不仅仅是因为他还年轻,更因为他感激曾遇到的那些帮助过他成长的人。但毕业后换了工作的他却并没有更加成熟,相反在新的环境里,他身上的学生气息似乎让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还有些不适应一个人在职场里应该饰演不同的角色,他不知道当同事在他面前抱怨时该如何反馈,不知道当有同事怀疑自己能力时该如何应付,不知道当上级找他谈心时该如何沟通,不知道同事在他面前吹嘘曾经的荣耀时该如何附和,更不知道当得知一些人做着违反自己底线的事情时该如何再跟对方说话......他所知道的仅仅是努力的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同时不停的与自己较劲。他开始变得不快乐,而这种不快乐,已经开始影响他的工作激情了。他经常思考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群体,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都接受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放下曾经的那些坚持。但其实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都只有一个,那都是因为他把自己想象得过于重要了,他始终觉得自己有很多的目光,小心翼翼的做的每一件事,小心翼翼的与每个人沟通,然而其实都只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其实对于整个环境而言,有他没他真的没那么重要,当同事抱怨时,他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倾听者,当同事对他工作能力提出怀疑时仅仅只是对当时的状况提出怀疑并没有在针对他,当上司跟他谈心时只是想要关心在下属的工作状态。于是在某一天,他开始慢慢的放下误以为别人对自己的目光,跟着自己的内心,每天早上给自己一个灿烂的笑容,为自己加油。或许许多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容易误以为自己身上有很多的关注,但其实对于其他人而言,自己真的没自己想的那么重要。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跟随自己的内心,不过于阿谀奉承,也不自视清高,做真实的自己,择善而从。
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下午17:45,下班了。他收拾好桌面的东西,保存好资料,电脑关机。跟同事说声明天见。
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他脑子里空空的,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象和步履匆匆的行人,不知道自己的脚下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回顾日常生活,每天正常上下班,忙的时候偶尔会加个班,周末要么在住的地方宅一天,要么下楼一个人打打篮球,偶尔会自己学着做个饭。在繁忙的都市里,生活过的不紧不慢,一切似乎都很合理,但是总感觉生活缺少了点什么。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不那么的单调乏味,他甚至在出租屋里养了一棵发财树和一只乌龟。但最后却发现,不论怎么改变,始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生活似乎不应该只是这个样子,却始终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他不断的尝试,他开始试着去学习外语、去健身、甚至学一门乐器,把自己的生活排的满满的,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看起来充实起来。但却始终无法向自己妥协。他开始失眠,工作的事情已经让他有些疲惫,工作之余的生活却让他更加的心力交瘁。生活的焦虑感完全不亚于研究生毕业答辩前的那个晚上。但更要命的事,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焦虑些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于现在的生活哪个地方感到不满。他努力的想要把睡眠找回来,强迫自己闭上眼睛时,却总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侵袭了所有的睡意,彷佛一个垂死的病人,在充满福尔马林气味的病房里无力的挣扎着。最后,他躺在床上拿起手机,打开一些的常用的手机娱乐应用,这些娱乐应用仿佛镇定剂一般,安逸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他的生活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的。
在一个星期五的早上,他像往常一样早起,在洗手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很陌生,胡乱生长的胡子,浓重的黑眼圈以及布满血丝的双眼,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许久,他甚至有些恍惚了,他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他自己还是镜子里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人,他们互相注视着彼此,画面显得有一丝诡异。突然他意识到自己好久没有这样看看自己了,他拿出手机,请了一天假。站在镜子前,他剃掉了胡须,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雾气充满了整个洗手间,模糊了整面镜子。洗完澡,坐在窗台旁的书桌前,打开笔记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打出自己相对自己的说的话。他告诉自己今天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简单的坐下来和自己聊一会。从孩童时的梦想到毕业后的选择,从自己的现状到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或许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每个人都曾像他一样有过这样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光。自己始终无法接受现状的自己,有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始终无法跟自己妥协,我们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安逸了,想象着是不是自己对安逸的欲望扼杀了我们灵魂的激情,漫无目的的不停的让自己忙碌起来,让自己的生活为了忙碌而忙碌,却从未想过去好好的认清一下现在的自己,去和自己好好的沟通一次。有上进心,不安于现状的确是前进的驱动力,但我们在不断前进的路上,有时候也需要适当的踩下刹车,放下所有的焦虑,看看我们脚下的路方向是不是正确,好好的看看自己,静下来跟自己进行一次沟通,看看自己的现状,从心底里去接纳现在的自己,给自己一个的拥抱。安抚好自己的情绪之后,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好好做个规划,而不是看着网上的心灵鸡汤,人云亦云的过着看似奋斗的人生。或许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之前很多让你焦虑的事情,其实都可以潇洒的放下。认清自己,接受自己,之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