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用力学习
围观007班训营闭学典礼

围观007班训营闭学典礼

作者: Limi微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13:39 被阅读46次

周末有幸围观了007班训营闭学典礼,这次的分享可以算得上史上最强分享,分享人员级别够重,分享人数够广,让围观的我,心中激情洋溢,热血沸腾。

因为这次的分享人数之多,让我有幸聆听到了很多十分难得的声音,像是娜些年华,山海先生,因为自己的职业毛病,忍不住碎碎念几句。

之前写过一篇《获取属于自己的好声音》,这篇就来碎碎念几句 高质量的发言所需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情感

情感是所有表达顺利实现的基石,打动人心的必是真挚的情感。007er们闭学典礼的分享中,每个人都具足着真挚的情感,所以认真聆听每段发言后,都是很有感触的。关于情感的话题能聊的太多,我觉得只要用心,每个人都本自具足,所以不多说。

二、口语化表达和书面语使用

007er们每周一篇文章,书面语的使用基本上都炉火纯青,但是在口语表达时如何将书面语转换为口语,就需要多加练习。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里面有一句描写作者的的心里感受时,用“我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这一句画面感极强,把哭的状态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来。但是,同样一句话如果用到现实生活的交流中,你试想一下,会是什么样的:——

“能说说你爸爸吗?”
“我想到我爸爸就会禁不住簌簌流下眼泪.......”

现实生活中,跟这样说话的人交流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我们转化一下呢?

“能说说你爸爸吗?”
“想到我爸为我做的事,都有一种忍不住想哭的感觉。”

后一种表达明显在情感上显得更加朴实,真切一些。虽然有时候情感的基调是一样的,但如何表达,会直接影响到打动人心的程度。

文字写作时,书面语使用的越是细致入微,情感的流露越能打动人心。
但是,口语表达时,过多使用书面语就会减弱交流的语境,有一种在背诵稿件的感觉,而口语化的表达在这个时候恰恰更显真切。其实,语言表达时,对象感特别重要,要让观众有一种你在跟他说话的感觉,他才会真正被你感染,被你打动。

如果还不能理解对象感,想想我们在听一段感人的故事时,为什么有些故事总能让人落泪呢?其实,人们哭泣的是别人,真正怜悯的还是我们自己啊!

再浅一点来说,我们表达时并非为了打动人心,我们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们的故事。那么你想一下这个例子:前几年《甄嬛传》热播时,流行一种甄嬛体,你想想一个人看起来确实很有品,但是老是用甄嬛体给你说话;一个人就是大白话说话,你更愿意跟谁说话呢?答案很浅显吧,至少说大白话的这个人让你觉得沟通无压力吧!

淡然,大白话也不是没有美感的大白话,来透漏一些小技巧,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1、口语表达时多用开口韵
比如:
暖洋洋:ABB式词语,说起来朗朗上口
团圆:双音节词,音节结构整齐,韵母的韵头韵腹韵尾俱全,两个音节的声调相同,符合国人审美
叮咚、玲珑:都是双声词,音发起来很舒服,也很容易
娃娃:双音节词,叠音词说的时候显得可爱,并且发音开口度大,显得朗朗上口

2、口语表达注意平仄和谐

汉语口语中音节与音节之间界限清晰,非常有利于表现节奏。

比如老舍曾说,“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其实就是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

3、拟声词带来的惊喜

口语表达中可以使用一些主管色彩很浓的音节去模拟声音或状态,不仅可以绘声绘色,而且可以表达不同的喜好。如

她们凑在一起就叽里呱啦的,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她老是在电话里叽里呱啦,其实没几句有用的话。

三、“播”、“讲”、“说”

既然说到说故事,那我们就应该聊一下表达的几种方式。

首先说下“播”的状态吧。
《新闻联播》就是最典型的播稿状态。播音员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达到我们听到的那种播音腔的状态,这种声音和状态是一种很专业的状态。“播”的状态有一种单方面的读诵感觉,基本上对象感是最弱的,像是颁布一项指令,对方只需要认真听,不需要参与。如果日常生活中,一直用“播”的状态,容易更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口语表达中我们一般不使用“播”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烦听到用浓重的播音腔给对方说话的原因。

“讲”

“讲”的对象感要好太多了,现在过100万人都使用过“得到”,我们用《得到》的例子来说一下。《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是薛老师自己录制的,薛老师本身就是一名老师,他在专栏中的音频就是一种讲的状态。《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后期赠送的音频版,就是专业人员的读诵,这个时候这种音频版的感觉就是一种讲的成分比较弱,播的成分比较大的状态。没有印象的话可以放出来这两种声音来试一下。

“讲”的状态中,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述来达到一种共同参与,比如思考,认同,反对等。所以,“讲”的语速要比“播”的语速慢,语调也不同,重音和停连相对更加明显,必要时候,还需要反复强调。有时候,为了引起注意,还会加入一些语气词。这其实都是为了加大对象感的表达,吸引听的人的注意力。

最后说一下——“说”

“说新闻”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一种传播技巧,是用讲话的语体对新闻节目进行传播的口语化表述。那“说”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说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整理和加工,一般可以按这样的步骤来思考:需不需要设置悬念?需不需要做铺垫?怎样把词串联起来?

1、说要体现出最大意义信息

说的前提是要明确说的主题,说的意义,所以要学会快速提炼主要内容

2、说要“抓西瓜丢芝麻”

我们采用说的方式叙述一件事件时,不要把事件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都原原本本地转述出来,我们其实只要把最主要的部分说清,再加上自己的某些感悟想法就可以了,不需要详细转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3、说的时候要多用语气词、短语和单句

大量使用短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增加语气词是采用“说”的方式表达的主要特征。这样的表达利于被说对象的参与,加大对象感,增大传播效果。

就简单念叨几句吧。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微步”,里面有是一些播音和编导方面的小技巧。


围观007班训营闭学典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观007班训营闭学典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ir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