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的首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创始人。他是一个贵州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贵州的一个知府。他从小就接受了很良好的封建式教育。
张之洞又考中了探花,开始步入官场。他先后担任了浙江的副考官,学官。在他所任的地方,倡导兴建书院,培育人才。这十年的学官生涯也让他和教育留下了不解之缘。
清朝政府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当时的法国正在侵略越南,并且想要进攻中国的西南边疆,终于在当年就爆发了中法战争。战争期间,张之洞积极筹备广西边境的军备,同时支持福建,云南省以及台湾省的抵抗法国的战争。同时又启用老将冯子材前线抗敌。冯子材率领军队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从而扭转了中法战争的被动局面,可是,由于清政府不敢于法国抗争到底,仍坚持和谈,这就使得人民们浴血奋战所取得的胜利。被一张纸给断送。
张之洞又奏请修建一条铁路,于是就被清政府任命湖广总督,这之后,张之洞经营湖北近20年兴办洋务,迅速成为了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首领,也使得武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工业中心之一。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为了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制造枪炮,制造战舰,大量的从西方国家进口钢铁,并且进口的吨数越来越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摆脱列强对中国钢铁的封锁和控制,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之后就开始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一个铁矿等一些近代企业。张之洞在武昌设立的铁证局负责统筹铁厂的建设以及开采矿产等问题。
汉阳铁厂在同年11月动工兴建。一共建成了将近十个分厂,第二年的六月投产。共有工人几千人,外国技师几十人。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炭,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派德国技师在湖北附近勘察,发现那里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的露天铁矿。接着他又开发了江西等地方的煤矿,这样以炼铁厂为中心。中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钢铁联合企业建成,这也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汉阳铁厂的建成固然声势很大,可是,由于专制官办制度的腐朽无能,铁厂从一产开始就一波三折,首先是由于湖北附近的铁矿石有特殊的问题,用第一种方法炼出的钢太脆,容易折断,直到改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才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再加上传统官办的各种弊端难以消除。汉阳铁厂从筹办开始就财政亏损,张之洞为此心力交困。此后,汉阳铁厂又和其他的一些铁矿煤矿形成系列,在一段时间内颇有生机。
汉阳铁厂虽然没有达到盈利的目的,但是随着他的兴起,在武汉周边地区形成了一系列近代的工业企业。为日后武汉以及长江中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感受:“虽然汉阳铁厂的运营有着很大的亏损,可是它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这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