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2025年、2035年的中国新气象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擎画未来中国发展新蓝图,“八个首次”明确发展目标。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八个首次”明确了中国未来5至10年的清晰发展目标。
一、共同富裕。
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了出来。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标志。
“十四五”时期将按照《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还将全面促进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涉及车辆使用的商业模式将出现较大转变,现行的购买管理其实强调的是车辆的归属权,而使用管理则泛指车辆的使用权。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将会有更多促进民生改善的实招硬招。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二、科技创新。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在编制五年规划建议的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接下来的“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要强化硬投入,优化软环境,走自主创新之路,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创建以幸福航母(企业公社、邻里联盟、中华大众哲学城)等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群众创富、人民创投新平台,进行文旅创新、哲学创新、社会管理和财富分配形式创新,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最新实现形式:人民经济学。
三、文化强国。
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文旅思政大课堂、中华大众哲学城等文旅创新项目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党的建设和人民建设,实现全民共同觉悟和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使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绿色发展。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新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城乡一体化的邻里联盟是实现绿色发展、共同健康的平台和载体。
五、新发展格局。
首次提出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国内循环越顺畅,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
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首次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公报的一个亮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十四五”乃至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期间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崔士忠2020年10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