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讲诗词,就不能只讲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讲诗词,就不能只讲诗词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4-04-16 20:05 被阅读0次

    这一期的主题是先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教师。这是一种古代的尊称,目前香港地区还在用。

    看得出诗词大会一直是在求新求变,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不断地突破以往,常看常新。

    从一开始的九宫格没有了,变成了线索题。对选手们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不仅仅要能背诗词,还需要有足够广泛的阅读量,文史经哲都要有所涉猎。

    不能围绕着诗词来说诗词,那样的话思维就会太局限,视野就会太狭窄了。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讲诗词,就不能只讲诗词。要用诗词以外的内容来解读它诠释它。

    这期的两位嘉宾也很给力,不论讲评哪首诗词,讲到其中的历史人物,都会往先生这个主题上靠。不论是孔子还是朱熹还是梁思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先生。

    古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人皆可为吾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到这一期内容里,穿插了很多诗词之外其它方面的内容。比如讲到了应县木塔,讲到了古书籍的修复。它们都通过诗词,跟诗词大会联系起来,共同组成了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母体,就像大海一样渊远流长,汪洋恣肆,深不可测。诗词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

    诗词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通过这个很小的部分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各类别都能够有机地串联起来。

    让这些知识都火起来传播起来,为大家所共知,这恐怕也是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

    说白了,就是让更多的人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发现更多诗词背后的故事,背后的传统文化。

    因而学诗词不能只是简单的背记,还还要去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时代背景,作者个人际遇以及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

    一首诗词也就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却包含了海量的信息,等着我们去发掘。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将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运用。

    床前明月光。这个床到底是我们现在睡的床,还是类似我们坐的那种小马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对这句诗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诗词大会》:讲诗词,就不能只讲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mf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