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了个微信群,里面年轻人比较多。
可能是我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我是宝妈,就有一位群友来问我:
“阿姨,请问你对现在年轻人不想谈恋爱有何看法?我们该如何找到合适的人?”
我回答:与其说去找合适的人,不如看看自己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吧?“扑倒”别人比较难,还是让别人来“扑你”吧。
接着他们就问有什么方法?是吸引力法则吗?
我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唯有改变自己。
他们说:为了别人改变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吗?
不管是恋爱关系还是别的关系,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成就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变自己绝对不是为了别人而改变。
目的论
其实不是不想谈恋爱,是需要“不想谈恋爱”来避免告白被拒绝的尴尬;失恋带来的伤痛或者谈婚论嫁时的压力等等。
是预料到可能会出现这些结果且害怕去承受其对自身的影响,从而需要一个理由来让自己跟这些事情隔离开,“不想谈恋爱”便是很合适的理由。
在心理学上,这叫“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其中一个理论。
这一理论给我的冲刺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因果论”。
以自己为例:当妈妈之前,如果听到一些吵闹打架的声音,我会出现手抖或者流泪的反应。当妈妈之后,这种现象就减弱了很少。
遇见“目的论”之前,我还懊恼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当妈妈前后会有差别,深刻去思考之后才明白,这种差别不是外在因素造成的,而是我自己做的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手抖或流泪的现象呢?
以前的我,会怪罪童年的经历,小时候经常体验家里不和谐事件以至于我长期以来有心理阴影。
现在的我,尤其是当了妈妈之后,已经不觉得这是心理阴影了。
反之,我把它当作一种警醒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让那种抗拒和恐惧的感受重现在儿子身上。
那这跟“目的论”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人听到“心理阴影”这个词,立即就会产生同情心理。认为受过创伤的人很可怜,很需要他人关心和帮助。
而我就是认定了这一点,想要别人关注我,可怜我而成为特别的存在。因此才会一直出现“手抖或流泪”的现象。
并不是过去的创伤致使我有心理阴影,而是我需要“表现”它来取得关注。
但事实是,我赋予了过去另一种意义之后,所谓的心理阴影几乎消失了,变成了只关注自己会不会给儿子带去对一些事物抗拒、恐惧之类的感受。
另外,这样的转变对我先生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他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处理我这些小情绪,可以一起交流讨论心理学上的认知,促使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那段过去,突然就从博取关注的“戏份”转成我变得更好的养分。
而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自我改变的一次经历。
回到那个年轻人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勇敢迈出第一步,盯着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变成最喜欢的样子。
如果不走出那一步,永远都不知道等着自己的是怎样的结果;变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课题分离
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之后,剩下的可能就是处理随之而来的“结果”了,即人际关系的处理。https://mp.weixin.qq.com/s/-TCZTnCGCxDg3__f6P4lpg
举告白为例,决定勇敢告白之前,先想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坦诚的看待他人和自己。
因为告白是自己的事情,而接受与不接受是别人的事情,这就是课题分离。
如果告白成功,那就需要好好学习如何处理“爱的课题”。
如果告白失败,绝不因此怀疑自己,也绝不因此看低对方。
爱情有触电般的一见钟情,也有细水长流后的一拍即合。两者都没有,那就应该祝福彼此早日登上爱的彼岸。
除了“爱的课题”,在《被讨厌的勇气》里还提出了“工作的课题”和“交友的课题”,合并为“人生的三大课题”。
书中倡导,想要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得学会做好这三大课题的分离。内容上也像“目的论”一般反常识,有冲击感并且能拓展自身认知。
此书除了“目的论”和“人生三大课题”还有其他很多有意思的理论,对习惯于“因果论”的我来说着实吓了一跳。
通过深刻研读并关联自身之后,很庆幸读到这本书,因为它引领我逐渐看清自己。
接下来打算继续阅读这一系列的另一本书《幸福的勇气》,敬请期待!
强烈推荐你阅读此书,在成长的路上,大家结个伴吧!
关下方注,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蓝色车厘子
读书/写作/健身,认真读书,认真推书的小菇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