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篆书?其实篆书有两种说法:第一指“籀文”,就是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一部有字的书《史籀篇》里面的文字,此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替时期;第二指“隶书”,清代学者们多数都这么认为。
篆书还有这么多类别,你都知道吗?古籀
“古文”、“籀文”的合称。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
金文
殷、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旧称“钟鼎文”、“吉金文”、“款识文”。属大篆系统,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较为完备,收可识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录约一千二百余字。
钟鼎文
篆书还有这么多类别,你都知道吗?即“金文”。上古青铜器一般可分为礼器和乐器两大类,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多,故以“钟鼎”为青铜器之代称。“钟”,经典多作“锺”。青铜器上的铭文,统称为“钟鼎文”。《文选》卷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书玉牒而刻钟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于钟鼎,传于后世。”
款识文
即“金文”。“款识”者,青铜器上所铭之文字也。《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注:“韦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师古曰:‘识,记也。音式志反。’”通雅》引《卮言》谓:“款”为阴文,凹入;“识”为阳文,凸出。
《博古录》谓:“款,在外;识,在内。”凡石、砖、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称为款识,而狭义专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元·吾邱衍《学古编》八《字源七辩》以之为六国古文:“七曰款识。款识文者,诸侯本国之文也。古者诸侯书不同文,故形体各异,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篆书还有这么多类别,你都知道吗?古篆
有两义:(1)泛指“古代篆书”如清桂馥《续三十五举》:“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2)指上古文字,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论“九体书”:“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目见(左目右见)于金石款识。”
古文(古文篆)
有三义:(1)广义,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泛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为“古文”系统,与秦、汉后以隶、楷为主的“今文”系统相对称。(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3)专指晚周、六国所用文字。
小篆
篆书之一,与“大篆”对称。亦称“秦篆”,意指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大篆与小篆的区别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
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准确地说,小篆的出现,才是书法真正的开始。
玉筋篆
笔划丰腴如玉筋的篆书,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
铁线篆
笔划纤细如线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如唐·李阳冰《谦卦碑》。“铁线”之名,一说取象于“铁线草”。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
周篆
周代的篆书,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统文字。因小篆又称'秦篆',故大篆对称'周篆'。
篆书还有这么多类别,你都知道吗?秦篆
即“小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皆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 以李斯所书为代表。”
汉篆
汉代的篆书。多为小篆,而体格近方,笔法近隶。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篆
唐代书家所写之篆书。有大、小篆多种,以李阳冰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等人皆是篆书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