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月《潜意识》读书笔记(无疾而终)

2月《潜意识》读书笔记(无疾而终)

作者: 蘋菓2012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4:27 被阅读0次

列纳德 蒙洛迪诺著作

这本书对我有点难度,对于一个平时只看小说的人来说,已经很久没有读这么深奥的书了~

但是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平时的懒散,让我觉得不需要动脑子,在自己的舒适区。

现在应该或者试着去看看这样的书,让自己有向前一步的动力。

然而,我高估了自己,实在是这本事太深奥了,只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

如果有人要读这本事,可以考虑先看看别人的读后感。

根据书上说先区分下什么叫意识,什么叫潜意识

将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和习惯性的自发的行为区分开,前者可以说判断行为,后者可以说潜意识。

例如一个母亲年轻的时候一夜之间从一个富裕的家庭备受宠爱的千金,变成一个充满怨恨,忍受饥饿折磨的孤儿,一个奴隶般的童工。在最终获得自由后,她移民去了美国,在芝加哥结婚并定居;在习惯每天女儿从大学宿舍打给她电话后,突然有一天没有打,1小时的时间,母亲甚至想过报警,一晚上时间母亲有威胁同寝室同学的过程。她的潜意识里并非有意歪曲,在她的理解这个世界信息时,并没有意识到,早年的经历已经永久地改变她对事物的看法。

我可以这么认为潜意识或许是习惯和经验对人意识的影响吗?傻傻的分不清

书上又指出潜意识≠通俗心理学

书上对于本文的潜意识定义为“新潜意识”,新潜意识的里面则是“”更友善温和,于生活更息息相关……在新潜意识理念里,心理历程被认为是在潜意识中运作的,因为大脑的构造使他们无法被意识所触及,并不能出现像压抑之类所谓的动力。新潜意识离得不可接近性并不是一种不健康的防卫机制,而被认为是正常的。

我区分下:有意识的思考在设计汽车,解释表达自然规律的数学公式等活动中是一大助力;在躲避危险比如毒蛇的利牙和拓然冲向你的汽车,或者对你心存不善的小人,只有潜意识速度和敏捷才足以挽救你。

书上多次举例,那些未知的力量也在做决定或在你的行为里扮演着重大角色时,我们才发现根本不了解自己—“我选择这份工作,因为我想迎接新的挑战”;“我喜欢那个家伙,因为他很有幽默感”;“我相信我的肠胃科医生,因为她工作非常敬业”。每一天我们都对关于自我感受和选择的问题自回自答,我们的回答常常都是有理可循的,但其实它们和真相南辕北辙。

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对更高的名望感兴趣;你可能发誓说喜欢一个男人是因为他的幽默感,而实际上你真正喜欢的是他的笑容,因为这个笑容让你想起了你的母亲;你说你相信肠胃病医生,因为她是一个优秀的专家,但有可能你真正喜欢她的原因是,她是善于倾听的人。我们都有一套关于自己的理论,并坚信这套理论是正确无误的,虽然很少被证实。科学家们现在已有能力在实验室里验证这套理论,结果证明,它们是如此惊人的不靠谱。

还举例给测试者回答问题,赠送不同口味不同分量的爆米花,测试对爆米花吃掉的量进行对比,结果此类的研究给广告商们长久以来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有效的证据——他们早就猜到产品的“环境因素”,比如设计、包装或是分量大小,以及产品介绍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消费者。更让人惊异的是人们坚决否认被这些因素所操纵,我们常常认为这些因素能影响到别人,却错误地认为自已不会轻易被影响到。

那潜意识算是心理学的一种?还是不算心理学的一种?独立出来的?

书上有一个例子罗杰经济学家,在节食了一早上盯着糖果犹豫的时候,就被他拖进了实验室里。在最近一个实验里,罗杰尔和他的同事证明,在购买垃圾食品时,如果展示的是真正的食品,而不只是文字和图片的话,人们愿意多花40%-6%的钱。如果展示的食品是放在玻璃后面,而不是在眼前随时可以拿取,那么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又滑落到仅仅展示文字和图片的水平了。我可以这么认为,在生活中面包店,超市里喜欢用自助选取的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多余自己需求的量。

对于一个产品的喜好,多数人都认为是这个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其实实际上对于这个产品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市场营销。人们总期待价格高的葡萄酒喝起来更美味,就好比“可乐悖论”。掌管这一片新的大脑区域的叫做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简称VMPC(真心绕口)负责那些温暖柔软的感觉。

我们都会做出个人、财务和工作方面的决定,我们在做出这些决定的时候都自信已经权衡了所有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因素,而且深知是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的。但是我们只能控制有意识的思考,所以信息是不全面的。我们对于自己、目标、社会的看法,都像是一个遗失了大半的拼图,我们用猜测来填补这些空白,但是真相远比我们所理解的更为复杂,也比我们用有意识的、理智的思维所计算出的结果更为精妙。我们感知周围环境,回忆过往的经历,做出判断,对事件做出回应—在所有这些尝试里,我们都被不自知的因素所影响着。

好比我们会选择更容易读的股票(流畅度效应)或者会在阳光充沛的日子里格外的奋发或进行股权交易。这些都对人们有影响。

来理解下又一个名词,“强迫选择”就是指在两个选项中,对方一定会选择你想要让他选的那个选项。我理解的为问卷调查很多题目,很多就有倾向性选择,让测试者不自觉的选择需要选择的,这算引诱选择?

“心理活动的两列火车”实际上更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铁路系统。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意识和潜意识的铁路各自由无数庞杂的线路组成,而且这两个铁路也在不同的地方多次相连。

在这个双轨的系统里,潜意识是更为基础的——它从人类进化早期就开始不断发展,以满足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感知和安全需求,从而更好地对外界做出反应。潜意识是所有脊椎动物大脑中的标配,而意识更像是产品的附加功能。实际上,大部分非人类物种都可以不靠显意识的思考能力来生存繁衍,但是没有一种动物可以脱离潜意识而生存。我可以这么认为潜意识=本能这种说法?!

在潜意识的工作中,处理眼睛所传递来的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事务之一。这是因为,无论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狩猎营生或者耕田聚居能更好地观察四周的动物就可以吃到更好的食物并更有效地避开危险,从而更加长寿。所以,进化选中了这项能力,并分配大脑的三分之去处理视觉信息—从波长中解译颜色,察觉边缘和运动,感知深度

和距离,判定所见物的身份,辨认脸庞,等等。当大脑的三分之一正忙着做以上这些事情时,你却对这个过程几乎没什么感觉。这些复杂的工作都在你的意识之外,然后,当数据被完整消化和翻译后,处理结果被组织成整洁的报告递交给你的意识。

TN这种毫无视觉感知,却能够对眼睛所接收的视觉信号作出反应的行为称盲视。

有意识的视觉系统失去功能时,眼睛和潜意识系统却完好无损的,那么就会出现所谓盲视现象。盲视是一个古怪的病症-但是它再一次戏剧化诠释了大脑中“意识”和“潜意识”这两列火车独立运行的系统。

可能等过几个月,再拾起这本书的时候,或许就不再那么干涩的读下去……

相关文章

  • 2月《潜意识》读书笔记(无疾而终)

    列纳德 蒙洛迪诺著作 这本书对我有点难度,对于一个平时只看小说的人来说,已经很久没有读这么深奥的书了~ 但是我觉得...

  • 词汇量与科技大爆炸——《社会动物》读后感

    2017.2.9读书笔记 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结合众多研究,探索潜意识世界,带领我们认识潜意识系统并发掘其力量。 ...

  • 1.“关雎 ”究竟是什么鸟?

    《诗经点醒》读书笔记 最初买《诗经》,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几次翻阅,却都无疾而终。 一是因为难懂。时代久远,很...

  • 无疾而终

    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无疾而终的事情。今天我又放弃了前几天暗自立下的flag。这幅拼图太难了,我暂时放弃了。找出新的...

  • 无疾而终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有关于如何写好文章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主要讲的就是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写作的方向。而我从中受...

  • 无疾而终

    尹悠在进入大学后,成功地拥有了自己第一部智能手机。更让她欣喜若狂的是她从小学死党刘汲沐那里找到了小学班群的Q...

  • 无疾而终

    致那些差点陷入爱河的过往 昨天早上出门前特地化了点妆,在镜子前仔细看看搭配如何,可是他一整天都没有给我信息...

  • 无疾而终

    爱情中最让人不甘心的是什么? 是找不到恨的人。 一段感情结束了,若对方是坏人,你可以深深地恨他,狠狠地骂他,逐渐就...

  • 无疾而终ζ

    你只记得你逗我笑时有多么的不遗余力,却没想过我爱而不得的样子有多狼狈,那些我为之动容的东西,一次次的辜负我。我曾有...

  • 无疾而终

    现在是23点28分,距离禁止游戏时间还有两分钟。 领个东西就下线吧,江南言心想。突然,游戏右侧界面弹出“薛牧邀请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月《潜意识》读书笔记(无疾而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t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