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妹妹发过来一条抖音,惊喜地说居然刷到了咱爸的身影,也不知道是谁拍的。
接连几天,我都会将这条抖音打开看看,后来又将它放在了朋友圈里。因为,我怕遗忘,也怕这些片断最终经不住岁月的沧桑而随风而逝……
抖音里的爸爸正在认真地“工作”。他在菜市场给每位卖鱼的摊主称重,算帐,提醒收费………这个叫那个喊的,有时还真忙得不可开交。经年累月,朴实善良的老爸不仅收获了父老乡亲的无限信任和好感,而且还练就了大伙儿眼里的独门特技:他的称,总是恰到好处正好合适;他的帐,总是算得又快又准;他的活儿,总是干得麻利顺溜到位。
春去冬来,花开雪落,不知不觉中老爸的这份收入微薄的“工作”,已坚持了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从不曾睡过懒觉,头发早就熬得花白……
老爸已经快七十岁了,眼睛老花愈来愈严重,耳朵也有些不灵便,无论做什么都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我们曾经屡次劝他年纪大了别这样早出晚归费力了,就在家多多休息,调养好身体就行。可一向温和的爸爸在这件事上竟然执拗倔强得很,听不进去半个字儿。
仔细回望,我突然就很心酸地理解了老爸对这份差事的认真和偏执。年轻时,走投无路的爸爸要靠这份工作来养家糊口,那些零碎的分分角角支撑着他走过人生中最为灰暗和艰难的日子;年老时,力竭身衰的爸爸要靠这份工作来自食其力,不愿意给任何子女增加一丁点多余的经济负担,那些三块五块的面币慰藉着他曾经的骄傲和自尊。
每每想到这些,心里不免五味杂陈,但我从此不再阻拦爸爸去上班。
小时候,家里的确穷。穷得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至今,很早缀学补贴家用的大妹对那些上学没钱交早餐费而饿着肚子上半天课,买支铅笔找爸妈要上一两毛钱都拿不到的日子刻骨铭心,偶尔也无法释怀。爸爸的这份工作所换取的辛苦费,还有农田的收入,费劲地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温饱,经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有时候,爸爸会带一些看相不好,摊主卖不完的鱼回来,得以改善一下伙食。
家里穷得几乎要揭不开锅,可我却格外挑食,排斥青菜,吃不到肉就独爱吃鱼,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和爸爸的这份工作有关。记得在镇上读高中时,每两周或一个月回家一次,老爸总会拿了姑父帮忙织的鱼网到附近的一些池塘里去捕鱼,其实在鱼行“上班”的老爸根本不会撒网,鱼网总是抡不开。但花上大半天,运气好时终归还是能收获大半碗小鱼儿,拿回家细细地洗干净,再裹上些面粉用油炸好,我带学校去能享受好长时间。
在那些清贫的日子里,能吃上鱼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是人间美味,令我一辈子难以忘怀。而为了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吃到鱼,老爸一直没放弃这份别人不屑一顾的工作。
终于熬到我们长大,不再伸手找父母要钱,父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愁眉苦脸。而我,想要吃鱼了,附近的超市和菜场随时都可以买得到。可爸爸仍然惦记着我爱吃鱼,每每节假日,爸爸总是提前打听好我回家的时间,然后就在老家囤上鱼,有的养着,有的腌好晒着,有的冻着……离家时,再打包一些带回城里。
爸爸老了,岁月随时都有可能放弃他,可他仍然放不下鱼行的事。我们早就不像儿时那样依赖他,但他爱我们的方式从始至终,不曾改变。
如今,我再也不劝他休息。只愿往后余生,时光慢点走,能给我更多的机会去守护他,爱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