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断断续续翻看了一下《欢乐颂》,因为听过熊老师的课程里有提到,所以稍微留意了一下。因为是电视剧,所以含有夸张部分就不纠结了。
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就像曲筱绡说的:什么是固定思维?就是砍柴的以为皇帝用的是金扁担。细思极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整个过程基本没有任何意识。多维意识,并不能说有就有,所以需要刻意去练习。
另一个比较极端的是魏渭,心机深,遇事总是先自保,甚至在金融危机时,能抛弃合伙人。虽然他遇到对的人能拿出看的见的最大诚意,但还是过不了自己的潜意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所以就这来说,无所谓好坏了。
这部剧里,从主角到配角,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但是那种追求让自己活的更舒服的态度,还是很让人心动的。这部剧也很现实的体现了:经济基础。樊胜美,命运给过她机会,但最终没能跟王柏川走到一起,是必然的。如果按照弗洛伊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逆改的一部分,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多少都有一部分,但是,如果按照《被讨厌的勇气》,是可以逆改的。一生太短,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一辈子就这样了。那估计很多人会崩溃。
不完美是常态,追求完美也是常态。同理,既然意识到人可以让自己活的更舒服,那为何要不断去向现实妥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同时,也需要负起全部的责任。
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