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笔记?
在学生时代,笔记的概念是狭义的,通常指代的是课堂笔记,老师在课堂讲解内容,我们用笔记去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尤其是在网络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记笔记的这个环节就显得格外地关键。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就是课堂笔记的杰出代表。这本书并非木心所写,它是由木心的学生陈丹青通过木心讲课时候的笔记做出的整理。这是我对课堂笔记认知的巅峰,自叹弗如。
可见,学习如何高效地记笔记,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非常的重要。
正是在这种惯性思维的引导下,我们对于笔记的认识还总是停留在最浅层。
实际上当一个人成年之后,他依然是可以通过做笔记的形式,来引领自己走向更好的生活的。
比如说用来做复盘的日记,比如说用来规划时间的日程管理,比如说当下特别流行的思维导图,其实它们都可以被称之为笔记。
有人甚至不夸张地说,通过对于笔记的管理,我们重新地认识了自己,进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摆脱了人生的困境。
在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只身一人流落荒岛,他在困境中没有选择自暴自弃,他拿起仅有的笔和纸,来记录自己当下面临的现状。也正是因为他的理性分析,因为他的一直记录,哪怕是最后一滴油墨用完,他也尽量选择其他的方式做笔记。与其说,鲁滨逊能够幸运地返回大陆,不如说,正是他的笔记,让他实现了灵魂的救赎。如果没有记笔记,相信他不会那么笃行,思想混乱下,他可能早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笔记的用处非常大,但联想到鲁滨逊,却并非偶然。我是在看了黄钟毅的《笔记思考术》这本书之后,才对笔记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2.《笔记思考术》
《笔记思考术》的核心观点,就是颠覆常规的记笔记的方法。作者黄钟毅明确地指出,记笔记并不是单纯地记录过去,而是要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我们唯有真正做到思考,才能不断地通过笔记让大脑扩容,进而实现爆炸式的成长。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不要只记那些固定的知识,尤其是那些网上可查的信息,记录它们,没有太多的价值。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因为有的时候思考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我们不记录下来,下次可能就忘记了。正是这些宝贵的思考,指引我们去搜集更多的扩展资料,而这些扩展资料和原始内容的碰撞,所形成的新的东西,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宝贵的内容。
这种笔记方式也适用于学生时代,尽管学生时代还是要记录很多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但是一定要给自己的笔记本留出一定的空间,写下自己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疑问。这让我们有机会在课下,对这些疑问和思考进行更加深入的处理,最后,再把这些思考凝结成可执行的行动,以达到改变自我现状的目标。
用作者的话来说,“笔记思考术”的核心有三个步骤,分别是:
为什么会这样?
我是怎样想的?
我想要变成什么样?
单纯地记录知识,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尤其在这个网络时代,知识唾手可得。我们更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按照自己的逻辑结构去把知识进行简单的封存。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构思层面的思考。最后,这些思考都指向的是具体的行动,而唯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让现状变得更加美好。
这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复盘”是非常类似的。
什么是复盘呢?最初它是一个围棋的术语。指的是棋局结束之后复,对棋盘上的记录进行检查,了解自己在整个棋局对弈的过程中的得失,进而达到自学与提升的目标。
现在的“复盘”,广义上指的是记录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得失,推导出更有益的下一步行动,这样一个整体的过程。
我通常会用在线笔记来进行复盘。每一个月我有一个专门的文件,来书写我的成长日记,我会记下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并附带自己的思考。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变化。
在之后的实践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进程。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复盘,我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得以改善,而我对自己的认知也更加地深刻。当我再次面临选择和困惑的时候,我能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最无悔的选择。
从总体上来说,《笔记思考术》是非常具有实践价值的。
不仅仅是从总体的理念上,我对作者非常的认同,在很多分支细节上,他也带给我很多新鲜的思考。
3.认清自己与时间管理
在我看来,实践《笔记思考术》这本书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通过大量的笔记练习,来实现认清自己的目的。
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应该以认清自己为基础,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我们的行动很可能无法导向正确的结果。当然,认清自己的过程,少不了独立思考和个人的梳理,不仅仅是个人知识框架的梳理,还有很多情绪的问题,我们也需要自我梳理。
在时间管理这一块,我们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笔记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规划。
这种管理应该是以充分地认知自我为前提,以让自我身心愉悦为目标,而不是自我折磨为目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在假期的时候,会给自己列出非常详细的、固定的时间安排,其实这样子对自我发展是无益的。
没有灵活性的日程安排,是无效的。真正可执行的时间管理,应该是能够分清目标的轻重缓急的。
四象限管理法是很好的方法。《笔记思考术》的作者黄钟毅参考了四象限管理法,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更有执行力的“子弹笔记法”。
恰好我现在用的日程规划也是子弹笔记的方式,通过列出一天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来清空自己的头脑。不安排固定的执行时间,但能做到心中有数。
每次完成这个事件的时候,就在整个事件前面打个勾,这会给执行者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暗示,同时当不能完成一个事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事项往下移,变成第2天的事情。总之这个事情从来没有被遗忘,它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解决掉。
当然,我们不能奢望自己一天完成很多很多特别有难度的事情,在日程难度的分配上,我们也可以遵循一三五的原则。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个重要任务,三个中等重要的任务,以及五个小型的任务。
这些任务没有必要都安排得非常严肃,我们完全可以安排一些娱乐活动以及一些轻松的任务来调剂自己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自己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达到自我的平衡,而不是自我的崩溃。
4.好的笔记方法,让你更幸福
我通过多年的笔记记录,实现了自我和解。这本《笔记思考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实用的策略,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觉察自己,这种元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只有在行动中看见自己,我们才有纠正自己的可能。
不管多么好的方法,不去实践,它也只是一纸空谈。不管多好的策略,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也无济于事。
先认清自己,再积极实践,通过复盘总结具体的行动步骤,通过反思行动再进一步改善自己的计划。
整个过程只需要通过笔记的形式就能够运转,但却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从凌乱走向和谐与幸福。
很推荐这本《笔记思考术》。还有很多内容我还没有吃透,我需要再重新看一遍,挑选自己适合的内容去实践一下。
所有当下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都可以来看看这本书,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能量。
</artic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