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9回 资治通鉴:人可以忠厚善良,但不要被自己的善良所害

第29回 资治通鉴:人可以忠厚善良,但不要被自己的善良所害

作者: 鉴史悟道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23:35 被阅读0次

    《资治通鉴》第二卷 周纪二

      【原文】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

      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

      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译文】

      齐威王派田忌率领军队营救赵国。

      当初,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当上了将军,觉得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把孙膑请到魏国;孙膑到来后,庞涓就设计加罪于他,剔掉他的膝盖骨,又在他脸上刺字,想让他一生都被嫌弃而得不到重用。

      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私下里以受刑者的身份与齐国使者约见,说服了齐国使者,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带回齐国。

      田忌待孙膑以贵客之礼,又把他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之后就任命他做军师。这个时候,齐威王打算出兵营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将军,孙膑因为自己是残疾之人而推辞,于是齐威王改任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坐在运送辎重的车里,谋划作战大计。

      【材料解析】

      齐国人孙膑和魏国人庞涓一同跟鬼谷子学习兵法战策,同窗期间,二者结为兄弟。庞涓学习兵法三年多,自认为已经学成,于是便想下山去魏国寻求富贵。

      庞涓临行前,孙膑送他下山,庞涓说:“我与孙兄有八拜之交,此番 若能得到重用,一定会将孙兄举荐给魏君。”孙膑说:“贤弟说得可是真话?” 庞涓发誓道:“我若言而无信,就让我死在万箭之下!”孙膑说:“多谢厚意,贤弟何必发此重誓!”两人洒泪告别。

      庞涓辞别了孙膑,一路来到魏国,投在了相国王错门下。后来在王错推荐下,再加上自己的真才实学,果真在魏国当上了大将军。

      鬼谷子的朋友墨翟来到魏国,本想让庞涓推荐孙膑来魏国做事,但是后来就听说庞涓自恃有功,大言不惭,知道他不会举荐孙宾,于是便亲自求见惠王。魏王要求庞涓去邀请自己的同学庞涓过来。

      庞涓暗暗想道:“如今魏国的兵权,都操在我一人手中,孙膑一来,必会得到魏王的宠幸,削夺我的兵权。现在魏王下令,我不能不听, 且等他来了,我再设计害他就是了。”就这样庞涓在魏王压力下,迫不得已邀请孙膑来魏国做事。

      庞涓见到孙膑来魏国后,很是得到魏王重用,心中很是担忧,想到:孙膑的才干远胜于我,若不将他尽快除掉,将来他必会将我压倒。”寻思 半晌,终于想出一计。于是假意怂恿孙膑回齐国寻亲,然后另外一边跟魏王说孙膑要逃跑,就这样孙膑无缘无故被庞涓陷害,割掉膝盖骨,落得终生残废。

      孙膑和庞涓本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两者皆出寒门,同窗三年情同手足,为何庞涓出去做事后,便想害死自己的好兄弟,最后二者开始反目成仇呢?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孙膑被别人无缘无故陷害主要犯了哪些低级错误:

      1、人很单纯,没有一点心计

      庞涓和孙膑两个人在鬼谷子那里学习的时候,孙膑对庞涓并没有潜在的利益威胁,所以才情同手足。当初孙膑送庞涓下山的时候,庞涓说等自己下山寻求到富贵后,再邀请孙膑来,这也是他的真心。人远离红尘在深山老林里读书,大家都相互切磋学业,内心很单纯,二者自然关系好。庞涓本是利欲熏心的人,来到红尘后,有了荣华富贵,他那自私自利的心开始作祟,生怕别人夺走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地位。所以庞涓邀请孙膑就显得极不情愿,迫于魏王的压力,迫不得已写邀请函,可孙膑还一直活在单纯的世界里,以为师弟开始信守承诺,最后就这样傻白甜似的被骗去。

      这主要涉及人的本性:见不得别人的好,尤其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生怕别人抢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便想方设法除掉对方。

      2、忠厚老实,又无半点城府

      魏王被庞涓一顿忽悠后,将孙膑打入死牢,接着庞涓又使诈将其膝盖骨挖掉,使其终生残废,可孙膑全然不知这都是庞涓在背后搞鬼。孙膑成了废人后,终日受庞涓三餐供养,心中很是过意不去。庞涓于是便请求他将鬼谷子注解过的孙子兵法传给自己,孙膑居然慨然答应。

      庞涓让孙膑将兵法誉写出来,孙膑誉写不到十分之一,庞涓便将服侍孙膑的家仆诚儿叫去,问他孙膑何日能写完,诚儿答道:“孙先生两腿不便,每日只能誉写两三段。”庞涓怒道:“如此拖拉,何时才能写完?你给我多催催他。”

      诚儿对孙膑无辜受害十分同情, 于是便将此事告诉了孙膑。孙膑大惊,心想:“庞涓如此无情无义,我怎能将兵书传给他。”转念又想:“我若不传,他必大怒将我处死。”左思右想,忽然想起鬼谷先生在自己下山前赠给自己一枚锦囊,并曾一再叮嘱自己,到大难临头之时才可拆开。

      孙膑于是便将锦囊拆开,只见黄绢上写着:“装颠狂”三字,孙膑一下心领神会。最后孙膑通过装疯卖傻才逃过庞涓的追杀。

      孙膑这人,情商低,没有一点城府,什么事情都告诉别人,当别人知道自己所有秘密后,等于脱光了让别人看,这就让庞涓对其有了可乘之机。结果孙膑从到魏国开始再到装疯卖傻之前,一直被庞涓蒙在鼓里都不知道,要不是仆人提醒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庞涓也因为嫉贤妒能,无辜陷害自己的同门师兄弟最后被乱箭射死。本身他是可以避免被报复的,但是他也犯了很多低级错误。

      第一、看错了孙膑的为人

      孙膑与自己同窗三年,他什么性格,为人怎么样,应该比谁都清楚。一个本性敦厚,心地善良,醉心于学术的人怎么可能跟他争权夺利。还是田忌有格局,明明知道孙膑是一个人才,还想方设法弄到齐国,难道他不怕将来孙膑在齐国夺了他的地位吗?这就是格局问题,自己最亲的兄弟(孙膑从小孤儿把庞涓当成最亲的人)都不如一个外人强。结果事实如此,齐王见孙膑很有才学,于是决定让其做大将军,孙膑果断拒绝,而是辅助田忌。田忌在兵神孙膑的加持下,地位一路高歌猛进,而庞涓虽然有才能,结果还是被孙膑牵着鼻子走。

      第二、没有对孙膑斩草除根

      庞涓生怕孙膑在魏国夺了他的地位,于是想办法让其终生残废,永远待在魏国没办法出去。可见他有这点上多么幼稚,一个人只要智力正常,哪怕断手断脚都能报复,何况他无缘无故陷害比自己能力还强的军事牛人。这样的牛人只要脑袋清醒,他就有利用的价值,其他国家会想办法弄走。没有弄死孙膑,只是把对方弄残疾,这无形中给自己的未来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一单对方将来有机会,庞涓必死无疑。

      第三、疏忽大意,放走了孙膑

      庞涓通过子虚乌有的罪名 ,利用魏王的名义,将孙膑膝盖骨除掉,但是又不让对方立马死掉,其一是存有恻隐之心,毕竟同学一场,又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直接置孙膑于死地。其二孙膑是孙武的子孙,有一本祖传的《孙子兵法》。对庞涓来说是极为想得到的诱惑,兵书没有到手,孙膑还有利用的价值。但是人都疯了,按道理是没有利用价值了,可偏偏不这么想,反而属于防御,让齐国使者偷偷给带走了,这等于为自己埋下隐患。

      说白了,庞涓是心该狠的时候,不够狠,想得到的东西又不愿意明面要,而是采用阴谋诡计逼迫别人。该毒的时候又不够毒,弄废别人,但又保留对方的性命。这无形中跟商鞅一个个性,做事情不斩草除根,把希望一直寄托在一个人,一件事情上,让敌对势力找到机会反扑,最后导致自己身首异处。

      【启发】

      1、通常来说,在世上,除了父母,其他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过得比他好,这是人的本性,所以要学会在熟人面前装穷,装傻,这样才不会引起他的嫉妒心,更不会想办法害一个比自己还差劲的人。庞涓知道自己的师弟孙膑能力比自己突出,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其取代,所以才陷害对方,以此来守护自己的利益。

      2、人只会伤害一个对自己利益构成威胁的人,这个威胁也许是明处的,也许是潜在的。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么彻底跟对方划清界限,要么形成利益共同体。不要心存侥幸,否则被害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3、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尽量把感情和利益划清界限。庞涓不想被孙膑取代,又想获得《孙子兵法》这本书,就应该想办法获得,而不是把对方害而不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9回 资治通鉴:人可以忠厚善良,但不要被自己的善良所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vk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