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0天写出新人生
做青少年心理工作三年,我对心理健康简单粗暴的想法

做青少年心理工作三年,我对心理健康简单粗暴的想法

作者: 遥远如星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10:54 被阅读0次

    2020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围绕着高考,最近两天发生了两件很让人心痛的事件。一件是贵州的公交车坠湖,包括公交车在内的21人死亡,这里面也有刚刚参加完第一场高考考试的考生;再一件是,高考考场上,一名女生情绪激动,撕毁旁边和后面两位考生的答题卡。后续报道,都从当事司机和女考生的心理失常、情绪失控角度来解释异常状况的发生。在这个神奇的年份,“心理健康”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


    在学校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整整三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前来找我做个咨询的孩子和家长也已经近百人了。面对一个个案例,我常常想:这些心里出现问题的孩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是因为他的内在一定有纠结或者冲突存在,这个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自己的内在想法和外界的想法观点冲突,可以是自己的和老师的家长的同学的社会的观点冲突,在行为表现上可能引起自身的情绪或者行为的异常;

    另一种,主要是内在的两种观点冲突,看起来与外人无关。仔细分析起来,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内在本质是一回事,内在的观点是怎么产生的?还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包括人类的整个意识、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学校老师同学的影响等等。

    所以,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那么就要考虑他背后的家庭是否出现了问题,当大量的家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是社会出现了问题,社会的价值观舆论导向等等潜移默化给我们每一个个体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心理问题,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应该“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入手:

    一、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二、看这个问题的视角是什么。

    当把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的时候,人生就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了。那么怎么用在学生的身上呢?当我们把碰到的问题,一个个想明白的时候,思想理顺了,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做起事情来就心无旁贷,投入专注,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当将这一个大的框架用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时,很多的问题迎刃而解。

    怎么做?

    只要你在做心理疏导的时候,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

    1、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赋予意义,这是思考的内容。

    2、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是用什么样的切入点去思考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

    一个学生前来咨询学习压力的问题。

    学生自己的思维是不清晰的,在老师的层层提问下,表面的问题是最近学习压力大、情绪失控、失眠等问题,但是问题的核心竟然是与母亲的关系问题。那么认清问题的所在,就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学生一提到母亲,联想到的就是烦、叨叨、打击、没有妈妈就好了。让学生回忆妈妈让自己最不舒服的一件事情:自己进步了50多个名次在级部,本来是高高兴兴向父母报喜,希望得到肯定和鼓励。可是妈妈却是这样说:嗯,有进步。就算有进步还没有进级部前五十名,你看看人家你李阿姨家的谁谁每次考试都是级部前二十名,你这个成绩能考进一中实验班吗?学生说,当我听到妈妈这样说时,我恨不得没有这个妈妈。


    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事件,用第三者讲故事的方法来讲。


    首先,以自己为主角。学生说,有一个小女孩,今年十三岁了,学习非常努力,她有一个非常疼爱她的父亲,相信她,鼓励她,传授她学习的方法,很和蔼很可亲。女孩有一阶段突然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成绩下滑很厉害,但是后来又很努力,在年级里提高很大,但是她的妈妈仍然不满意还是不断的打击他,常常说,你必须考试一中的实验班,要高标准严要求。可是我知道,我的成绩仅仅勉强可以考上一中。

    接着,以妈妈为主角讲故事。学生说:这是一个43岁的妈妈。小时候,这个女孩学习非常好,特别是体育成绩很优秀,在全县比赛中都能拿到第一,无论是论学习成绩还是体育专长,都是有非常大的机会上大学的。可是因为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她在高二就辍学了,然后就出去打工挣钱,帮助家里,过得非常非常的辛苦。后来,这个女孩一直在商场卖东西,再后来结婚生子,她把她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要求女儿考上名牌大学,可能这也是她自己的梦想。

    然后,又让学生以第三者角度讲述这一对母女的故事。学生说:一个从小因为家庭贫困的导致辍学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妈妈,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对自己的女儿语言上、行为上进行打击,希望女儿做的更好,但是女儿适得其反,妈妈越是这样,女儿反而越是厌烦,想逃离妈妈,而且精力不能集中,胡思乱想,学习反而受到很大影响。

    最后,我让学生站在时间的纵轴上,以二十年后的她的角度,回头看现在的自己。学生想了想说:二十年后的自己已经是一个妈妈了,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是白领,是一个领导,工作很好,家里有一个孩子。自己是一个耐心细致,会鼓励孩子做自己的妈妈。二十年后的她想对现在的自己说,不要太介意妈妈的做法,做自己,你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够考上大学,过上你想要的生活的。
    咨询到这一步,学生的情绪变得平稳了很多。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而这个答案就在学生的心里,咨询师只不过是帮助来访者将答案清晰化而已。

    如何将“不太介意妈妈的做法”真正想通透,知道怎么去做,是下一步的关键。

    问学生:面对妈妈对你的唠叨和自责,你可以怎么去赋予这件事积极的意义?
    学生沉思很久:

    1、妈妈的态度,如果一直象爸爸一样温和,我可能也会在学习上懈怠。妈妈的态度在提醒我,我是妈妈的骄傲,我可以做的更好。

    2、我的目标和妈妈的目标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想考上好的大学,我讨厌的是妈妈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但是妈妈的要求是对的。

    3、可能还有很多人也会用我不喜欢的方式和我谈话,妈妈就是第一个,我要学会怎么和这些人沟通,改变的是自己。妈妈可能是永远改变不了了,但是我还小,我可以学习着改变。我可以学着用妈妈能接受的方式和她对话,不惹她生气,也许她也不会对我有太大的打击了。例如,以后她再这样说的时候,我会很和颜悦色的对她说:“老妈,你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了,我要学习了,你喝杯水歇歇好不好?”,然后我就躲到我的房间里学习;或者,我让老爸出面和妈妈交涉,改变一下她的想法,她比较听爸爸的。这样矛头就不会直接对准我了。


    学生的想法,真的是出人意料之外,一切一切的答案,皆由学生自己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自发的说出,这些想法当它清晰化、条理化浮现在意识层面,由内而外的改变就会发生。内在自我的对话说服,让内心的一些思想的冲突得到化解,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现在,再回到题目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让自己看待问题的视野足够宽、足够远,从多角度来让内心的冲突得到化解,思想与行为统一。这就是我的答案。

    心理健康带来的必然后果是什么?

    一是表现在行动方面的正确,学习有动力,行动自律、人际关系和谐等等。

    二是身体方面的健康。

    现代人们研究发现,什么样的心情的什么样的疾病,有效的思想改变甚至可以使某些疾病得到治愈。健康不是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心理健康一定带来身体的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青少年心理工作三年,我对心理健康简单粗暴的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w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