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起作用有个前提:博弈结果关系双方切身利益。因为对于没有厉害关系的博弈,人们是不感冒的,这就是为什么打牌娱乐的时候要以金钱或物品作为筹码。如果输了不会损失利益,赢了也得不到额外收益,那输赢就无所谓,博弈也就失效。
如果一方知道另一方的策略,相当于斗地主游戏中A知道B的底牌。虽然对于B来说还是完全博弈,因为他不知道对方知道他的底牌,但对于A来说则是不完全博弈。他只需针对B的策略制定对策就能稳赢,这种情况就是不完全博弈。
如果双方都知道彼此的策略,相当于A、B都偷看了对方的底牌。在这种情况下,博弈双方进入混合博弈模式。
混合博弈在现实中最常见的运用是挤公交车。大家都知道上下班高峰期间挤公交车的人特别多,有时可能等好几趟都挤不上,只能在那干耗着,既影响心情又浪费时间。既然这样,人们为什么不错峰出行呢?比如说比别人早半个小时出门,晚半个小时回家,这样就错开了上下班高峰了,也就不用浪费时间干等。
最初用这个策略的人,他们成功地避开了上下班高峰,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堵得糟心。在这个时候,他们是博弈的收益者,所以他们有持续实施这个博弈策略的动力。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些人的策略,也开始错峰出行。当错峰出行的人超过出行总人数的50%,错峰出行的策略就不但不能为人们提供收益,反而变成了损失。因为那些不错峰出行的人反而比错峰出行的人更不堵,而且还不用早出晚归。慢慢的,这种策略就失效了。由于人们节约出行时间的需求还在,于是人们进入到混合博弈的状态。
在混合博弈里,博弈者不仅要考虑只有自己时候的最优解,还要根据对手的最优解来修正自己的最优解。比如说A猜测B的策略是早半小时出门,于是他就选择正常时间出门;B猜测A以为B要早半小时出门,于是B就选择不提前出门。于是A、B同一时间出门,结果自然是又挤又堵。在这种情况下,A、B都觉得自己的策略不再有效,但又无法有效地修正自己的策略,于是不再使用这种策略。所以,公交车又回复到A、B使用策略之前的状态。
如果A或者B想要在混合博弈中赢面更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完全随机,让别人猜不出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