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我们接触瑜伽的目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无论是因为哪一种动机,一旦涉足瑜伽圈,恭喜你,这表明你可能前世积了德,行了善,才会有今天的“福报”。
瑜伽的大智慧告诉我们,总有两种宇宙能量世人无法逃脱:Karma,也就是业力,即一个人正在做的和已经做过的事情,简单说就是行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行动中,走路、吃饭、做梦、思考。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说的也是这个理。
另一种是Dhama,也就是达摩,即目的、命运、终极的意义。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在业力和达摩的对接过程中上下漂浮,有时候我们似乎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应该做什么;但总有很多时候我们迷迷糊糊、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不知因果。
无论目标是什么,有多微不足道,有多宏伟壮观,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朝向那样一种标的,插着小红旗的山头,就是我们要攻陷的地方。
最可怕也是最常态的是,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做什么?或者,这个我也想去尝试,那个我也想去学学,到头来,发现哪也没去,还在原地神往。
木老师说,最困扰我们的常常是想做而没去做的,所以,想要不被更多的事情困扰,唯一的办法是:想到,就去做好了。
做,如何去做,是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也最简单,带着觉知去做。
我们都知道驴拉磨的故事。驴子被主人蒙上了眼睛,不分昼夜,不分方向,转啊转啊转啊,没有目标,不知道何时开始,何时停止,最终被主人杀了吃了,结束劳苦悲哀的一生。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头驴子。没日没夜的奔波、忙碌、工作、应酬、学习,却从来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自己的身体,想想自己的感受。
大道至简,练瑜伽也一样。我们现在的瑜伽课程,以体式课为主。拉伸,伸展,用力拉伸,伸展,使劲拉伸,伸展,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除了被拉成一个软妹子,我们的心是否能够专注和平静,是否能够祛除一点点无名,升起一点点的智慧来呢?
李华老师说:瑜伽是流动着的冥想,是内观的艺术。所以,他在课堂上反复引导大家把专注力放在呼吸上。在下犬式时,把呼吸放在两条腿上,用腿部来呼吸,然后把呼吸放在髋上,用髋呼吸几次,把呼吸放在肩膀的位置,用双肩来呼吸。最终,用整个身体来呼吸,将呼吸、头脑和心意结合到一起。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开宗明义,瑜伽的目的就是:控制心意的波动。
截流纷飞妄想,念念在当下。
瑜伽势必会从此开启我们的灵性之门,而在这样一条探索生命的道路上,也注定不会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常常以为:出家、修行,是一件多么奢华美妙的事情,在九零后都出家的话题热议之后,我们是否该考虑物质的满足之后,精神食粮该丛哪里获取,该如何获取?才能平衡和牵制人心的动荡和不安。
瑜伽体式在《瑜伽经》的八分支理论体系中位列第三,前两支分别是制戒和内制,体式之后是呼吸控制法,制感,后三支属于内在,分别是专注、冥想和三摩地。
瑜伽八分支,指出习练瑜伽的八个步骤,不分伯仲,只有次第,为我们习练瑜伽的过程画出了清晰明确的攻略图。
在我所接触和学习的老师中,她(他)们已经在一步步引导我们从体式中,去逐渐升级到呼吸控制法,到瑜伽哲学,到阿育吠陀瑜伽,到冥想的各种方法。
没有目标的行动,辛苦而悲哀,无法守住“初心”的行动,同样散乱不安。瑜伽亦如此!
文/花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