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曾说过:
如果有人严厉地嘲笑你,你会立即痛苦地回报他。有人无缘无故地看不起你,你立刻鄙视他。如果有人在你面前炫耀,你会立即加倍证明你更强大。如果有人对你漠不关心,忽视你,你会立即对他漠不关心。看,你讨厌的人很容易把你变成你最讨厌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慢慢会很在意别人的对自己的感受。也许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从妈妈说你,不如别人家的小孩听话;从老师说你,不如其他同学用心;从同事说你没有其他人️有人情味;从领导说你没有某某更️有能力。这些生活中的点滴时刻,曾经总会让我们不断的焦虑自卑甚至反击。
哈哈,不过最近的这一段时间里,突然会把很多原本想说出去的话,放在心里。就比如之前如果听到一段跟自己的三观很相悖的,就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跟人家回过去。
现在回头想想,这些你来我往的问题,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宇宙尽头真能用言语就能弄得明白的,好像没有几件,倒是会扰乱了当时的心境,于人于己都不是好的回忆,那又何必要争辩呢?
可是能这样想来,也的的确确是需要用时间来改变的。
现在的心态是不求能改变自己之外的事情,但求可以让自己接受这样的存在。
年轻的时候,多是由一些愤青的时光构成,像一只乳臭未干的刺猬,在哪都会用身上的铠甲磕碰一番才算舒服。
进入不惑之年后,回想起那时的遭遇,就几乎都是酸涩与不安的。
可以改变的而且能够改变的,就只有自己。至于那些别人的,周遭的,在没有能力改变的时候就应该接受。如果一味地钻牛角尖,结果自然是痛苦的。
这样的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等到真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确实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在研修自己内心认知的能力上下些心思。
大多数早熟的人都是自卑跟脆弱的。只是当时全然不知。
那些很小的时候就给别人起外号的讨狗嫌的孩子;因为回头一眼就拳脚相向别人的顽劣少年,他们都成熟很早,早早就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观。
而现在想来,晚熟的人活的很单纯清澈,对己对人都是无害的。
我们每个人其实对未来都是有期盼的。
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能够把握。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现在,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而未来其实是由这许许多多的现在堆积而成。
让每一天都成为有美好印记的一天,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明日歌,“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道理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但知其然,就是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才把好多过去,都变成了不太愿意回忆的记忆。
还好,我们迟早都会领悟到,只是或早或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