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哥思考:每个人因为能力有限,所以他应该习惯只背负与他能力相匹配的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里说:只有当一个人虽然不乐意,但迫于责任,不得不去帮助另一个(群)人时,那才叫做善。
冰哥总结:
只有一个从内心深处厌恶但因怜悯与同情又不得不为善的人,才会真心祈祷世界和平且美好。因为如果这个还需要你去为善,就证明这个世界还有苦难。
只有一个人深刻认识到每个生命都会死一次,懂得世上有许多悲惨和无奈的事,是能力有限的他无法阻止的,他才能珍惜每一次选择,才懂珍惜此刻的人与事。
教小孩施舍的例子:
卢梭在《爱弥儿》里谈了一个例子:一位贵妇人为了培养孩子具有爱心。当她想施舍钱给乞丐时,特意让她的孩子把钱递给乞丐。卢梭认为贵妇人的这样的做法不可取。让孩子把钱递给乞丐,可能会产生两种误区:1、帮助他们会不会是一件不够体面的事情,所以大人们不愿意亲自去干。2、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真真切切的举手之劳而已。那么贵妇人就问“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呢?”
卢梭说,要等孩子的同情心自动萌发。当孩子主动跟你说:“妈妈,我们施舍一些钱给他们吧。他们太可怜了!”
“可以啊。把你自己的钱给他们吧!”
“但是我没有钱。”,孩子会说。
“那等你会赚钱了,才帮助他们。这次就由我!”
“让我帮您送钱过去吧。”孩子可能会请求
“不行!这是我的钱。”你要果断地拒绝。然后告诉孩子,帮助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想帮助别人,必须先让自己足够强大。
流浪狗的例子:
我们遇到了一只流浪狗。它看起来挺干净,但是似乎饿得走路都没有力气了。
我们拿干粮喂它。不知不觉,它把我们带的饺子全吃光了。
夕阳西下,我们不得不回家了。
我们走,它也跟着走……
“爸爸,我们把它带回家吧!它看起来太可怜了……”
“在外面流浪的猫狗,都带有未知的细菌和病毒。更何况现在是疫情期,我们带它回去,风险太大。”
“但是它太可怜了,说不定会被饿死。”
“有这种可能。但每个生命都会死一次。”
我们回家的路上都带了些许的伤感。
我的收获、马屁、反思、补充
收获1
对话的呈现,这个写法,我学到了。
施舍乞丐,几乎是每个父母与孩子都会遇到的事。冰哥的这个方案是最优解。
捐赠,对需要帮助的人(群体)施以援手,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行善,主宰支配,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理性而善良地行善,这是多么重要的智慧!有人说,不带智商的善良就是愚蠢。做父母为小孩的行事作风,真是考虑的又深又远。我们唯恐小孩在社会上吃亏没有安放好他们的善良,又唯恐小孩没有善良,对人对世界没有爱心。教小孩行善施舍冰哥给我一个很好的示范。
感受2
天气好时,一家人出门骑单车——这是一个很美的画面,健康、温馨、甜美、阳光!
生活中很多时候,这样的场景中总会少一个爸爸或妈妈,这真是很遗憾的事。
所以生活中全家参与的每一个个活动都记得拍照留念,给小孩和家庭留下成长的痕迹。过几年后来翻看相册,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如果没有照片留下的影像,好多有意义的事和人都淡忘了,有些人和事变化很大…
感受3
今天早餐共桌的几分钟里,我将冰哥文章里的捐款和流浪狗的事与理讲给了我在家上网课的初三儿子听了。这也是我非常珍贵的对小孩施加影响的契机。
冰哥,我将与你同行!疫情之下在家上班兼陪初三孩子,遇见冰哥是最美好的遇见~
兴之所致,夸人有点过于热情。
发现生活的美,那是散落在现实角落被遗忘或淡漠的珍珠,希望我有能力将它拾起、鉴赏、打磨、收集、串起、搭配。这是一个完美而奇妙的过程~
马屁4
带全家出门骑车或集体活动的爸爸是一个育儿有心的父亲~一个妻子的得力助手~一个有爱力的亲密爱人~一个智慧魅力的成年男纸~哈哈哈
总之我非常欣赏这样的居家男人!
补充5
最后补充一点,等小孩长大一点会需要。
怜悯心是慈悲心的起点,生活中我们切忌“生硬的施舍”,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好评,做了好没有好。
当我们将慈悲与谅解心放在一起(慈),同时对悲有理解和尊重,我们的施舍就会非常的柔软。蹲下来将钱递给坐在地上的乞丐,摘掉金银首饰穿件旧点的衣去灾区或农村做善事。措辞能否入乡随俗或见人下菜也很重要。
鲜衣怒马,居高临下,文绉绉,姿态、衣着、言辞都显示着极致的优越,你的善行很难得到感谢只会得到愤恨。因为太生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