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最近的泳池游泳,起来一看,太阳给咱穿了个免费的套装,而且是量身定制的。发现这紫外线实在是强烈,这是最快变色的方式了吧。
最近读书少了,脑子就容易懈怠。发现得要随时搞搞冥想什么的,给大脑放空,然后能专心想一个事情。还得提醒自己,有些话必须要想清楚再说,如果随自己的口随性就说,很容易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愈发感受到,道理非得自己有切身体会之后,才会懂得这些道理。然后要把道理和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用到的时候才能想得起来。
比如能延长寿命的几个事情。
读书。
间歇性断食。
走路(快走,出汗的那种)。
尝试新东西。
这些事情,我们可能到了那个年纪,才会体会到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下要和我们说这些,估计也就是说过就完了,能长期坚持下去估计很难。就拿读书来说,不是看电子书或者专栏文章那种,而是真正拿本书读上半个小时,每天能保证的人占比估计不会大。
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不读书,就懒得思考。懒得思考,接触新信息的机会就少了,大脑之间的交流就不可能发生。行动一定要先于语言,语言对行动有诸多限制,许多我们做过的事无法用语言来清楚地表达。我们每说一句话,一定是先把概念定义清楚才能让沟通顺畅发生,有概念认识上的差异,就会使沟通变得艰难,可能到最后才会发现原来说的不是同一个事。但是我们人类对于许多事情毕竟达成了大的共识,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标准产品,全球都是一个样的。因为物理概念的限制,我们必须一样。
不同的地方是我们的行动会因为语言输入带来的认识上的不同。这样的胡言乱语,尽量多些会比较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