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多了,反而话少了。不是没话聊,是我们的位置不一样了
三观不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举个例子吧:当我和你说小湖很美时,你却扭头告诉我:里面死过几个人。
然后我为了缓解尴尬,强行找话题:开春了,天气不错,改天咱们去踏青吧。
你说:“最近流感特别多,还是窝在屋子里比较好。”
话不投机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很多余。
以前我觉得人好就可以交朋友,听从长辈“朋友越多,路越好走”的理论,满世界认识人,然后想当然认为自己朋友遍天下。
但真正开始相处,生活渐渐有了交集之后,莫名的疲惫感,油然而生。
有一次和朋友聊旅行,当我说起一个人走在路上那种思绪连篇的充实感时,他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旅行就是乱花钱,闲的没事找罪受。”
原本我还想给他分享几张自己拍的很满意的照片,但话题就这样终止了,很尴尬,也有些难受,寒暄几句,结束了聊天。
当然,三观一致并不是强求完全一样,真正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欣赏和支持。
我们不一样,但都有各自的精彩,你的风景我可能没看过,但通过你的笑,我能完全理解你发自内心的欣喜。
三观不合的人,就像两条平行线,一个走阳关道,一个踩独木桥,有各自的风景,但永远get不到对方感兴趣的点
越长大,我开始学会了做减法,拒绝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一些没法玩到一起的朋友,生活简单,轻松舒适。
说不到一块可以不说,没法相处那就不处。
交朋友就像谈恋爱,三观不合,在一起真的很累。
一路走来,遇见了很多朋友,也丢失了很多朋友,能够一直陪在身边,已然不多,但却最懂。
见面时可以开怀大笑,不会尴尬,也不缺话题聊,风光无限时,在人后为你鼓掌,别人羡慕你的运气好,只他知道你多努力才看起来轻轻松松,落魄时,一锤砸在你胸口,扯着你的衣领,让你看清现实重新振作。
在他的面前你不必多说,他能读懂你的欲言又止,也能让你放心的把后背交给他,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兄弟二字足以够份量。
正如孟子所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这样的朋友,始终跟你三观相合,不必多,却可相交一生。
朋友贵在真,惜在懂,所以三观不合,实在不要尬聊,做朋友这件事也不必强求,日久见人心总会有一些人留下,陪你一起努力见证更多的对手,这样的人请务必珍惜。
网友评论